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293)

  贾老夫子更是叹气:“我贾家世代儒门,虽然寒微,但也不能……唉!”

  你个臭老头,又看不起我们武将了,但是也不用这么明目张胆呀,本将军还在这里呢!

  贾诩咳嗽了一声:“父亲,文武道虽不同,只要用心专一,又有什么分别?何况,木儿他自小也不喜诗书,若是能凭勇武建功立业,我们也不用担心他了。”

  贾老夫子点了点头,但依然不能接受自己的孙子走上了武将这条不归路。

  我暗自叹息:这帮文人,总是从心底轻视我们。不过还好,这里是大汉,不是大宋,否则我们的命运恐怕要悲惨十倍。

  “大家都辛苦了,今晚便小小地聚一下吧。”蔡琰显然是早有准备。

  贾家的几口人当然不会拒绝。

  众人簇拥着进入府中规格最为宏伟、承载量最大的大厅之中。

  七八张案席列在正中,我当仁不让坐在主位,蔡琰与我同坐;右侧依次是蔡邕及蔡夫人、小岱,而后是小昭诸女;左侧则是贾老夫子及老太太、贾诩及其妻儿。

  蔡府特意添置了几名大厨,上菜速度出奇的快。

  看来蔡邕平日的生活水平相当不低啊……我想不出他如何能够赚到这些额外收入。

  他也就能弹弹琴,读读书,写写字……难道就靠着三门手艺谋生?

  关于东郡之行,蔡邕并没有多问什么,整个晚宴过程中,他都是红光满面,颇为兴奋。

  而之后,私下里我将大致过程与全部细节,都告诉了贾诩。

  当我万分可惜的说道刘岱身死,袁氏家眷被人转移时,他摇头道:“这要最好。”

  “怎么说?”

  “已经有一个袁术雄踞南阳了,不能再给朝廷立敌了。”贾诩双眉蹙起。

  我并不赞同:“南阳袁术,洛阳的兵马足以应对,而渤海袁绍,更应该趁其尚未壮大前予以铲除,朱儁不是已经去冀州了嘛,以他久经战阵的经验、能力与威望,对付袁绍足够了吧?”

  贾诩低声解释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袁氏四世三公,的确有许多门生故吏,一旦袁绍袁术能够将这些人组织起来,至少豫州、冀州、青州这三个州会有许多麻烦——虽然这三个州大部分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控制了。”

  “门生故吏?”我一听到这个词就忍不住发笑,我一直认为所谓的这种“师生之情”是毫无羁绊、毫无价值的,没有几个人会为了没见过几次面的“老师”而献出性命的,何况这些“老师”也早已经丧生在董卓的屠刀之下,光凭他们的子孙的个人魅力,又能如何?

  贾诩看到了我满脸的不屑,摇头不语。

  第八章 又要看大门

  二十一日,朝议。

  我趾高气扬地上殿。

  有韩融做汇报,我倒是十分轻松。

  “臣韩融奉旨东往兖州,故兖州刺史刘岱,肆意妄为,竟以私情围濮阳,困东郡太守桥瑁及臣融,形势危殆。幸太尉张温令卫尉马超引兵破敌,濮阳与臣得以幸免。刘岱畏罪,当场自戕而亡。陛下明鉴。”

  半个月不见,刘协的模样丝毫没有变化:“王司徒,你以为该如何?”

  王允毫不客气:“刘岱罪重难恕,然既已自戕,陛下以宽仁治国,其妻子儿女,不宜坐罪。”

  “准了。”刘协点头,“该怎么奖赏几位爱卿呢?”

  “太尉张公,调遣得当,可赏赐金银锦帛;卫尉马超,破敌制胜,亦可同赏。”王允低头道。

  “韩公辛苦一趟,难道无赏?”刘协皱眉。

  王允看了看韩融,摇头。

  韩融平静地说道:“陛下明察,臣领命调停,却未有寸功,陛下不降罪于臣,臣已感激涕零,岂敢厚颜求赏?”这倒也不错,你虽然受了惊吓,但毕竟没有完成本职任务,不该发钱。

  “嗯,那就这样吧。”见韩融本人都这样说了,刘协便不再在这个问题上讨论,“刘岱既已身死,这空缺出来的兖州刺史,谁人能够担当?”

  王允早已料到:“光禄大夫周忠,清正有令名,明礼且知兵,可堪兖州。”

  周忠?那是谁?

  刘协抬了抬手臂,唤道:“周忠?”

  杨彪身后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小步趋到殿中:“臣光禄大夫周忠。”

  “杨公身为光禄勋,以为周卿如何?”刘协向周忠的上司询问。

  “周忠通晓兵法,或可为陛下镇兖州。”杨彪低头道。

  “荀公意下如何?”因为张温不在,刘协转向司空。

  “老臣无异议。”荀爽保持了自己的一贯风格。

  “令周忠为兖州刺史,即刻赴任。”刘协同意了这次官吏的任命。

  之后又不咸不淡地议论了一个时辰。

  其中包括派人接替张温继续领军驻守阳武,令张温返回洛阳。

  这一下,就分走了张温两万五千兵马,而洛阳城太尉名下,只剩下三四万兵卒,比起河南尹与司隶校尉新招的人马,三方势力虽然仍不平衡,但已经可以互相制衡了。

  朝议完毕之后,我以为荀攸会来与我交谈,但刚一散会,他便已跟随着百官离开大殿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