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是个老好人,可能会帮忙;蔡邕有点人缘,朋友弟子也不少;但是给老爹写信有什么用处?我向贾诩提出疑惑。
“令尊远居凉州,在朝中也没有任何可靠的支撑,但以他名义写信给朝中大臣们,他们也不能置之不理,而且赵戬的叔父不就在令尊部下么?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他呀。”贾诩显然已经彻底地掌握了老爹的势力情况。
“唔,也好,那劳烦先生帮我写封信吧。”我实在想不出我们可以利用的其他关系,便同意了这一条,书信一来一去的,半个月就过去了。
贾诩笑了笑:“难道一封家书,也需要贾诩代劳么?”
“不止是家书,你可以写一写羽儿和我的婚事嘛。”我找了个他无法推脱的理由。
他哈哈一笑,在我肩头用力一击。
我丝毫没有动摇:文人的力气,还真是小的可怜。
-
信件很快就发向了凉州,但二十一日的朝会上,颍川、南阳、汝南等郡的太守相继被任命,我最理想的三个目标同时破灭。
我又不能毛遂自荐,只能干坐着苦等朝会的结束。
贾诩也暗自叹气。
结束了本年度最后一场朝会之后,满怀心事的我拉着他前往卫尉寺召开年终总结会议。
会议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无非是赞美了新一届卫尉寺在我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起上一任张温,毫不逊色——他们当然不能通过损太尉来抬高我。
我左耳朵进右耳多出,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有卫觊和贾诩帮衬,整个会议也还算圆满。
“今年大家都辛苦了,能够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完成各项任务,实属不易,”我睁眼说瞎话,并适当发放补贴,“这样吧,每个人加两个月的俸禄,算是额外的奖励……伯儒,你看是否可以?”
卫觊连连点头:“多谢大人体谅属下辛劳。”
手下三十多名掾吏异口同声:“多谢大人。”
我摆了摆手,示意这无聊的会议可以结束了,而后我率先离开。
身后有人快步跟上,凭我的耳力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这不是贾诩或者卫觊,一般的中年人可不会有这么轻快的步伐。
“大人请慢行。”他低声唤道。
“德祖?”我立刻认出了此人。
杨修典型的世家子弟模样,身子偏向于文弱,但还算健康:“大人,是否为公事忧虑?”
这句话问得这么客套,我觉得他话中有话:“私事而已。”
“不知属下是否能够为大人解忧?”他十分直接的说道。
我心中一动:杨家也算大族,或许……
“兄弟我想外出求个郡守之职……”不知不觉,我连称谓都变了。
他有些奇怪:“大人身居九卿,手握一军精锐,何必再求郡守?”
“洛阳太闷,不自在。”我随口答道,这也是事实。
“属下愿请家父,为大人表荐。”他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八十八章 东汉的过年
“祖德盛情,我实在感激,只是……”我迟疑了一下,“眼下各郡并无空缺呀。”
杨修微微笑道:“大人请放心,家父或许可以想些办法。”
他并不肯说清楚,我也不便细问,只好点头:“如此,则有劳令尊了。”
杨修敛起袖子施施然离去。
贾诩缓缓从厅内走出:“杨家是否有意相助?”
“似乎是这样,”我与他并肩向外走去,“你看如何?”
“杨家虽然也是公卿世家,但人丁不强,势力远不如以前的袁家和荀家——当然,现在袁家已经没落了,而荀家长者唯有荀爽,壮年者在朝堂之上也几乎听不到声音,年轻一辈英才倒是颇多,想来今后不致衰败,”他顿了一顿,“杨氏能守家风,不张富贵,风评也比袁氏、荀氏为好,或可考虑。”
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荀爽难道没有子嗣么?”
贾诩一怔,蹙眉道:“确实没有,只听说很久之前有一名女儿,因不满父亲指派的婚事,自杀了。”
我忍不住愕然:“荀氏名声显赫,对自己的宝贝女儿也会这样刻薄?”难怪老荀看起来似乎总有一些伤感。
“荀氏名儒之家,若真有此事,也不是不可能,至于过程,因为年代久远,不可细察了。”他摇了摇头,“或许是上苍对荀爽的报复吧。”
咦,贾大叔竟然还相信“善恶循环报应不爽”这一说?
-
年末这十天,原本以为可以休息一阵子了,没想到忽然蹦出来这么多事情。
首先是皇帝号召大家都去跟着他祭祀,除了沿袭惯例之外,还要感谢苍天保佑,使得大汉终于得以复兴,然后又挨个去拜祭洛阳周围的祖陵,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不肖子孙刘协没有败家——幸亏时间不够,否则恐怕他会赶着大家跑去长安祭拜刘邦、文、景、武帝……
期间杨修也通知了我,他爹会找个时机在朝廷中上表建议,最好是能让我去弘农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