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二话不说,偷偷从一名士兵处借来弓箭,藏在马鞍之下,准备大展身手。
-
离城已有五六十里了。
不远处缓缓驶来几百来人,全部都是骑兵。西凉其它的东西没有,骏马肥羊那是人均数量最多的了,凉州铁骑一直号称天下无敌,步战却非其所长,因此玩过三国无双的兄弟都知道,马超哥哥为什么叫马超呢?马上超人也……骑上马后所向披靡只要不掉下马来那叫一个神威凛凛;步战呢?也就中流水平。
我有意放缓了速度,与前队拉开了几十步距离。
北宫伯玉显然是一路在围追堵截中狼狈逃窜而来,二三百人都是披头散发疲惫不堪,满头满脸都是尘土,看起来根本分辨不出他们的相貌。
“是马腾吗?”隔着百多步距离,有人大声喊道。
“正是马腾。在下闻知兄长路经武威,特意取了一点酒食衣甲,希望兄长能够收下。”老爹为什么如此毕恭毕敬?
逃兵们听到有酒食,都是两眼放光,死命地催马来与我们会和。
“有劳马大人了。”说话这人就应该是北宫伯玉了,他毫不客气地接过一袋清水,仰头便是一通猛灌,然后满意的舔了舔依然干涸的嘴唇。
“吃的都带上,动作快一些!”他大喝着吩咐手下,自己撕下一块腌好的熏肉狠狠大嚼了两口,又猛灌了一口清水,倒是把老爹撇到一边去了。
羌胡之人都是饿死鬼投胎,一边将吃的喝的往马背上搬一边往嘴中不停塞着,风卷残云地接受了我们所带来的物资。
“还有这些衣甲……”庞翼请示北宫伯玉。
他十分不耐烦地摆摆手:“都是累赘,你自己留着穿吧!”
庞翼扭头看了看马腾,老爹微微皱了皱双眉,只是挥手示意庞翼不要在意。
又听得北宫伯玉口中大喝着勒转马头,招呼部下们快速离开。
这么快就想走?
我原以为他还要吃上一会,说不定还要进姑臧城或者附近小县城里歇息一会儿,不料他这么紧张竟然不停丝毫就要继续逃蹿,倒是将我以逸待劳的“妙计”破坏掉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痛下决心的我一踢马腹,小马驹撒开蹄子向北宫伯玉方向奔去。
左手向鞍下一摸,长弓在手。
我忽然觉得丹田处有一道暖流在激荡。
传说中的真气么?
我信心倍增,一股豪气涌上心头。
马蹄不停中。
搭箭。
北宫伯玉已经开始离去。
射!
食指微微一松,短箭已划破了天。
第十章 杀人者不是我
北宫伯玉。
他是何人?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是一名胡人。
换言之,北宫伯玉是属于生活在西北草原上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啊。
在前世的和谐社会中,少数民族给广大汉族人民的印象是什么呢?
其一,能歌善舞,基本上每个少数民族都具备了,汉人反而大部分都不具备此项技能;
其二,服装饮食异于汉人,因此才有前世的中华美食之邦;
其三,各项政策有特殊优惠。譬如子女高考降低几十分,可以无视计划生育,考研报名不需排队,录取也会大幅降低分数线,各行政工作单位予以照顾等等。
第四,还有喜欢搞分裂的,内患虽小,猛于虎也。
这是和平时期我们对他们的认识。
却往往忽视了异族的剽悍。(此异族指的是针对汉末而言)
凶暴而且野蛮,残忍极其嗜血。
这大概是中原地区对他们的描述。
羌胡鲜卑,在中原人民的心目中无不五大三粗,各个如同恶煞下凡,袒胸露乳披头散发,生吃人肉大碗喝血,所到之处如蝗群过境寸草不留,远比黄巾贼凶猛的多。
西北贫瘠,除关中平原算得上肥沃,其余都是茫茫草原,不宜耕作,仅能放牧,因而骏马牛羊极多,不论胡汉,大多以此为生。
西北的民族,完全可以称作马背上的民族。
弓马娴熟?笑话。
臂开千石百步穿杨?虎背熊腰力能扛鼎?嗯,勉强可以形容这个民族。
北宫伯玉便是这民族的领袖之一。
我呢?
不足十岁的少年。
一米二三的个头,一身细皮嫩肉。
文采……那叫一个出众啊!诗经勉强学过六首,离骚记过一段,论语学过20则,还能记得大半;秦汉貌似只会那几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和“使我妇女无颜色”,魏晋南北朝,曹孟德诗词中学时必备三篇《龟虽寿》、《观沧海》、《XXX(突然给忘了)》,还有他儿子曹植著名的七步诗;然后唐诗三百我足足能背下二三十篇,宋词一千我也能吟出十七八首,元曲未知我也能哼哼几句窦娥冤和铜豌豆,明清小说勉勉强强也能默出三四本的大纲,近代文人虽然不多,鲁迅朱自清总能念出两篇必备科目,毛爷爷著作浩瀚至少我也背过四五篇诗词和纪念XXX等,这叫一个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啊,旷世之才被淹没了。
武艺……刚刚涉猎,正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最精的就是骑骑小马拉拉短弓射射小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