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638)

  “令尊虽然远离朝堂,但马太保一言九鼎,解决此事并不困难。”贾诩解释。

  “哦。”二爷也出手的话,确实不困难。

  贾羽忽然轻“哼”了一声:“我贾家好歹也曾世代官宦,当个洛阳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世代官宦?”我笑道,“我从没听过这件事情啊!”

  贾诩瞪了女儿一眼,贾羽却没有理会,自顾自说道:“哼,爹爹往上九代之内,每一代都有人担任两千石之官,连爷爷都是从刺史和轻车将军之职告老还乡的。”

  我猛吃一惊,扭头去看岳父:“这……是真的?”

  “自先祖贾长沙之后,贾家确实世代都有郡守之官,枝叶虽算不上繁茂,也散布中原六州,不过比起弘农杨氏、扶风马氏和颍川荀氏,少有登堂入室官拜公卿,只能算得上小门小族。”贾诩颜色如常,“何况家父刺史之职,其实不过是虚职,不曾就任一日便已返归故里。至少在我少年时,家中的确不算富裕。”

  “我记得……”庞德忽然发出声音,“先生早就有孝廉在身?”

  “是的,”他点头承认,“二十三岁,当时的阎郡守举荐我为孝廉,入朝为郎官。”

  “郎官是什么?跟新郎官有什么区别吗?”双儿举手提问。

  我伸手按在她的脑门上,叱道:“胡说八道,郎官就是去皇宫给皇帝当跑腿的和看门的。”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讲?”小岱忍不住纠正我的无礼观念,“郎官是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职责,更随时备皇帝顾问咨询。”

  双儿“嗤”的笑了一声:“这不就是跑腿看门的活嘛!”

  小岱的一脸正气顿时凝成一块。

  “岱公子务须较真,所谓郎官,的确只是低等官吏而已,是朝廷选拔良家少年子弟为皇帝看门护院,我为郎一年,从春到冬整整一年……竟然没有一日休息。”贾诩的嘴角稍稍向上翘起,“我持戟看门三百六十日,而那些富家子弟,却只需在年初大朝时装模作样站两个时辰。当时我实在忍耐不住,便托病辞去了这个毫无前途的郎官。”

  “郎官……能升职吗?”我对于大汉升官系统真是不太了解,趁此机会急忙询问。

  “按例,每年都有年评,成绩出色者可以外放为县令,也能升任有具体职务的郎官,或者被公卿州郡征辟为槽吏属官。然而……”他露出了冷笑,“每天只是持戟守门的我,想要在两三千郎官中获得佳评,那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么?”

  我吞下一口炒面,吹了个口哨:“两三千人?”

  他点头解释道:“郎官并无定额,家财五百万之上的家庭子弟便可以担任,而公卿、诸侯、州郡都可以举荐,这样一来,人数便越来越多,直到董卓乱政,郎官各自逃命,几乎为之一空。近两年,又开始征召良家子弟,目前人数大约只有四五百人。”

  “大致明白了,想必也不会有多少俸禄吧?”我推开碗筷,擦着嘴问道。

  “也就是最基本的温饱,月俸斗食而已。”贾诩拎起茶壶自斟了一碗茶,“当时我刚刚娶妻,这点小米哪里够一家人吃喝?还不如回家种地自给自足。”

  “先生你……种过地?”小岱吃惊不小。

  “种了八年,”他嘿然道,“不过是雇人来种……”

  我仰天打了个饱嗝:“我早听说,贾老夫子凭一腹学识一张利嘴就能岁入十万钱,你怎么可能去种地?之后呢?”

  “之后被董卓征召为掾吏,在牛辅属下为都尉,还加封了个讨虏校尉。”

  我瞪着双眼:“讨虏校尉?校尉究竟算什么等级的官职?”

  “校尉……”贾诩捋着胡须,“算是中级武官吧,地位次于将军。”

  “将军的种类有几十种,层级也有三六九等啊。”我皱眉道,“还是不懂。”

  他摇头道:“校尉也是如此,三六九等,当时的八校尉也是两千石的重职啊,虽然手中都不过千余人而已。”

  “两千石啊,原来校尉也辉煌过……”我似懂非懂地点头。

  “你们……是不是该论一论正题了?”庞德闷声建议。

  “正题?”贾诩一呆,“正题是什么?”

  我也一脸茫然:“不知道啊……我们不就是在随意聊天嘛!哪有什么正题!”

  “你们……”庞德道,“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辽东事宜?”

  “好好,”我喝了口酒,“你就希望我老老实实地去辽东,一路不要惹事是不是?”

  他重重点头:“这样当然最好。伯父也不会担心了。”

  “……”我无奈地看着他,然后继续喝酒。

  “对了,在辽东你一定要多找向导,行军必须谨慎,可不能像在中原时一天奔驰二三百里。”贾诩终于给出意见。

  “拜托啊,”我哼了一声,“辽东一共才几百里地?哪里够我奔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