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731)

  徐晃反对道:“但是……敌军远比我军熟知地理,必然会对桥路严加戒备,我们未必有机会渡河。”

  程昱并不否认:“对方以逸待劳,我军当然要冒风险,要有伤亡。”

  一听到“伤亡”两个字,我的脸都抽搐了起来:“夜袭伤亡必然不小,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使用此计。另议另议。”

  “马将军,”公孙瓒凑了上来,“敌军主帅新亡精锐尽丧,正是军心低迷群贼无首之际,公孙康又年幼无知,即使聚集了数万人马也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我军势头正盛,正该一鼓作气将其击溃,将军若同意,在下愿为先锋,自北面石桥渡河,待我将敌军势头稍退之时,将军再率众而渡,彻底击溃敌军……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我乌桓子弟也愿做先锋!”苏叶达倒是不推让,直接向我嚷道。

  我摆了摆手,制止了他们这条最为愚蠢的建议:“还不如夜袭,再议。”

  “那便夜袭最好。”张辽沉声道,“可选拔精锐死士,如主公不弃,属下……”

  “不必。”我打断了他的毛遂自荐,“不要再提这话了。”

  “主公?”张辽先是一怔,而后不甘心地问道,“此计有何不可?”

  “伤亡过重。”

  “打仗并非儿戏,岂有不损兵卒之理?”他几乎是叫了起来。

  我看着他,正色道:“正因为打仗并非儿戏,我才格外珍惜手下每一名士卒的性命。若是能找到一条更好的计策能使弟兄们少死一人,那我绝不会去选择多死一人的计策。你,你们都要记住。”

  “主公仁德,属下感佩于心。”拓拔野率先躬身应道。

  “是。”其他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程昱又道:“方才听了公孙将军与张营长之言,老夫又想到一计,主公及诸位可否一听?”

  “请直言。”

  “此计并无高明之处,”他先是自谦了一下,而后解释道,“只不过是声东击西之计罢了。”

  一群人洗耳恭听。

  程昱指了指大辽水:“我们便在此处伐木为舟,作势渡河,同时派数千精锐另觅渡河之地,趁夜渡水。待我军大举渡河之时,必然会吸引敌军的主力围攻,伏兵即可奏效。”

  由于极度缺乏渡河作战的经验,我甚至无法判断这条计策的优劣,只能向各位下属征求意见:“大家说说,先生此计可行性如何?”

  军事会议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打破沉寂的是……秦阵,他撇了撇嘴:“麻烦!”

  除了苏叶达,所有人都用不屑的眼光扫了他一眼。

  “值得一试。”褚燕表示赞同。

  “属下愿为渡河先驱!”拓拔野自荐道。

  “实施起来恐怕有些难度。”高顺提出意见,“大辽水本就不窄,再有小水于东,连渡两条河而不被敌军发觉,这实在不容易。”

  “的确。”徐晃附和道。

  程昱摇头,再次指了指大辽水:“敌军只能把守东岸小水桥口,我军完全可以先过大水,在小水西岸摆下阵势。”

  “先生说的是,我太过于在意这两条水的问题了……”我有些惭愧地点头。当我看到两条河流并列南流的时候,脑子里全是如何连续渡水的问题……就算我们从容不迫地渡过大辽水,对面的公孙康也只能干瞪眼啊!

  考虑到此,我立刻派遣斥候查探大辽水上的桥梁状况。

  一个时辰之后,向北侦查的斥候们率先带回来满意的结果:“沿河向北约三十五六里,靠近辽阳县处,有石桥一座,可容双骑并行。”

  “很好。”这正是我希望的结果。

  又半个时辰之后,红日逐渐西沉,另一队斥候也带着消息返回主军:“沿河向南约五十里,靠近辽队县处,有石桥一座,可容双骑并行。”

  我点了点头,就要在南北方向上做出选择,却看到斥候们依然没有退下:“还有什么情况?”

  斥候班长喘了口气:“过辽队县往南再三里地,大小辽水汇合于一处。”

  我一怔,问道:“水势如何?”

  他略微平息了些:“水势稍大……恐怕渡河会稍有困难,对岸似乎也偶有敌军往来巡视。”

  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如果只知道将部队堵在桥口坐等敌军送到嘴边,这公孙康也只能算是蠢货一个了。

  在对比收集到的情报之后,我率军向北开进,自辽阳西南的石桥度过大辽水。

  如何明目张胆的过桥行为,自然瞒不住对方的眼睛,东岸的大部队也随着我们的动作开始移动。

  只是……他们移动的速度要慢得多。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主公何以发笑?”身侧的程昱奇道。

  “你看,公孙康的部队基本上都是步卒啊。”我扬起左手,遥遥指着东面。

  他眯眼打量了片刻:“辽东的骑兵都折损在北平,此时确实难以集结大队骑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