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贡……”我确认记忆中根本不存在这个人名之后,又继续问道:“这三人才智如何?”
“呵呵,文若少时就是公认的王佐之才,郭奉孝却无大名,但我以为,这个年轻人也绝非池中之物。”戏君笑着评价,“至于他的那位兄弟,也就是一位郡国之才。”
“帮我个忙,把他们都拉过来。”我一脸严肃地对他说。
“呃,我和文若也只是一般的友人关系,可没那么大面子。”戏君推辞道,“何况……文若他此时深得汉廷重用,也未必肯来。”
“你帮不帮?”我扬眉问道。
“帮!”他见我快要变脸,急忙点头,“等将军接受李旻的归附之后,我就亲自去张罗这件事情!”
24 寒门子弟的悲哀
因为没钱交网费,所以电信局心狠手辣地停了两天网……
-
收下李旻的降书、将使者戏君送走之后,贾诩笑着问我:“我在洛阳时间也不短,从未听说颍川戏君这个人,不知公子是如何得知此人的?”
“以前听荀彧提起过。”我耸了耸肩,很容易就编了个谎话,“你们感觉这个人怎么样?”
“失之轻浮。”王烈给了他一个差评。
“节操一般。”程昱也没好话。
“我看此人有胆有识,若能为主公所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杜畿则与两位老前辈唱了反调。
他的资深同事韩暨附和道:“人都有缺点,不能因为一点缺点就否定整个人吧。”
程昱摇了摇头,却不再表态。
“我也不喜欢他。”贾诩最后发言。
三比二,而且最重量级的两位大叔都投了否定票。
我不得不重视这个结果:“为什么?”以我的眼光来看,这戏君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啊!
“心思太多。”王烈道,“明明是为了投降,却从一开始就想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他自称是乡野村夫,看起来以寒门出身为耻,但与此同时,却相当的恃才傲物,我能清楚地感觉到一身的傲气。”贾诩也道,“虽然一直在笑,但就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刃,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不过……”程昱沉吟了几秒,也道,“他所说的‘重视人才、不论出身’,正是他归附主公的最大理由,他既然有才,不妨用之。”
“你说可以用?”我确认道。
他点了点头:“虽然老夫非常不习惯他的那副腔调和性格,简直就和……和主公有三分相似。”
我揉了揉鼻子:“你是在骂我吗?”
“老夫只是实话实说。”程昱耸了耸肩,“第一次看到主公时,还真是这种感觉,不过……主公没他这么奸猾老练。”
“好吧,我就当你在夸我吧……”我咳嗽了一声,将话题转向了正轨,“我已经接受了李旻的归顺,这颍川郡有没有必要换个太守?”
韩暨小心答道:“属下建议将李旻更换,毕竟是四战要地,更是中原大郡,应当派遣心腹镇守。”
王烈颔首道:“老夫也是此意。”
贾诩、程昱、杜畿三人也均无异议。
“那李旻如何处置?”毕竟是第一个主动归顺我的郡守级别的大员,我要特别注意影响。
“左冯翊、右扶风的郡守尚未确定,可让他治理后方。”贾诩敛须道。
“也好,”我点了点头,“那么……让哪个营级将领去颍川?”
现如今,我手下的将领,褚燕在弘农,徐晃在河东,李典、拓拔野在河内,身边的还有秦阵、太史慈、甘宁、杨奉、张辽、高顺六名营级将领,而其中,秦阵显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说起来,我记得几天前在会议上,我曾经兴冲冲地下令,派遣太史慈和秦阵发兵轘辕关,同时让拓拔野去支援河东,但是,结果是……拓拔野很快动身并与李典汇合,而秦阵与太史慈则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未曾拔营——说实话,我已经忘了这件事情了。
“如果从几位营级将领中挑选,我建议用太史慈。”贾诩首先提出意见。
“太史慈文武出众,确实是第一人选。”程昱表示同意。
“呵呵,”王烈也道,“如果是太史营长的话,老夫也没有意见。”
我继续问道:“公至、伯侯,你们觉得呢?”
“是个合适的人选。”韩暨与杜畿异口同声。
“嗯……”我想了想,却又临时改变了主意,“我的意思是……现在河北的威胁已经无法忽视,而东面却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所以……伯侯,你去颍川吧。”
忽然被我叫到名字,杜畿满脸惊异之色溢于言表:“主公……”
“你应该没有问题吧?”我笑着看他,“只是一个稍微大一些的郡而已,你也曾做过郡丞,治理百姓的工作也是轻车熟路吧?”
“那……主公派哪一位将军统领颍川军事?”他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