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944)

  “什么?”荀攸没能听明白。

  我摆了摆手:“我是说孙坚这个长子几乎就和年轻时的老吕一样勇武。”

  那边吕布微微一怔,却又毫不在乎地仰脖将酒灌下。

  “另外……”荀攸将手中的一卷铜管递给了我,“白发的信。”

  我拧下密封完好的塞盖,将信纸抖开。

  “此地有帝王之气,甚浓烈,恐成主公之大敌。”

  我将这张纸搓成一团,然后发力震成碎渣。

  青州有孙坚、孙策、孙权……还有刘备,当然帝王之气浓烈异常了。

  但我已有吕布在手,随便打吧。

  51 中原郡国逆与降

  在收服了吕布之后,我做出了班师回洛的决定。

  吕布父女和李肃也在同行之列,而且我同意吕布带上自己近三千人的亲卫骑兵。

  至于魏郡的治理,我则交给了原任太守张杨。

  他对于能够“官复原职”并没有太大的欣喜,主要还是吃惊。他甚至还主动向我请辞,表示自己只要能“安度晚年”就足够了。

  对此,我温言劝了一声:“稚叔治理郡国多年,我正缺此类干才。现在就谈养老,实在太过浪费。”

  然后,张杨再不坚持。

  在经过简单的考虑之后,杨奉和他的近四千骑兵被我留在了魏郡,随时对张郃与张杨进行支援。

  做完了这个安排之后,我率领着超过两万名士兵掉头向南行进。

  “凉公如何用我?”在返回洛阳的途中,吕布在闲谈时主动提出了这个问题。

  “你先养好伤吧。”我没有正面回答他——因为我也没想好。

  -

  六月的最后一天,我带领着疲惫之师返回了洛阳。

  王烈、贾诩、程昱率领着高顺、张辽等主干力量出城三里前来迎接。

  沿途甚至还有不少热心群众——不过他们没有箪食壶浆欢迎皇军,他们只是来看热闹的……

  “恭贺主公大胜袁绍!”以王烈老先生为首,这批臣属们齐齐躬身。

  我在马背上挥了挥手,而后跳下马背,将王烈扶起:“此次大胜袁绍,非我一人之功,乃三军用命,更离不开诸位在后方的辛劳,这军功章,也有诸位的一半!”

  “主公在河北大胜袁绍,已令我军声威大震,隐隐为天下诸侯之首,”王烈一张老脸满是笑意,“主公曾令白发少尉遍访山东州郡,至今已有三郡愿意投奔主公!”

  我一惊,而后一喜:“哪三郡?”

  “济阴、鲁国、东平,此三郡国均已派了使者,正在洛阳等待主公接见。”

  “哦?”身边的戏君首先发出了惊疑的声音。

  我瞥了他一眼,笑着点头:“这真是又一个好消息!”

  贾诩笑道:“公子征伐日久,还是先入城歇息为佳。”

  我看了他一眼,感觉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

  他也看着我,长眉的末梢依然笔挺高扬。

  -

  果然,刚刚在自己家中坐下,程昱就先向我汇报了坏消息。

  “虽然有四郡国投向我方,但其他州郡我们已经很难靠言辞拉拢过来了。”

  “一辉,”我朝近侍梁聪抬了抬下巴,“你给我在地图上比划一下。”

  他连忙小跑着从墙角提起教鞭,来到悬挂在侧墙的大地图下。

  程昱抬头看着地图:“泰山郡太守应劭,早年曾是袁绍的参谋,在主公与袁绍交战前,他公开表示支持袁绍。”

  泰山郡位于兖州的东侧,往北是青州,东面是徐州,南面是兖州,辖管十二个县城,是个幅员辽阔的大郡,太守应劭早期也经常听说此人的事迹,似乎文武双全,算得上半号人物。

  “兖州刺史周忠,是个顽固死忠之人,白发没有劝动,但说此人命不久矣。”程昱道。

  梁聪手中的教鞭落在了山阳郡的昌邑城上。

  我皱了皱眉:“兖州的治所……是在昌邑?”

  王烈道:“真是。”

  我点头,顺口问道:“那山阳郡呢?”

  程昱又道:“山阳郡守袁遗,是袁绍的从兄……”他顿了一下,侧头看我。

  我耸了耸肩:“好吧,这个肯定是袁绍的人,不过……”我很认真地问道,“袁遗这个人才能如何?”

  贾诩答道:“此人博学有雅量,朱儁、张超等人对其皆有佳评。”

  “哦……”我微微颔首,又问,“他既然是袁绍的从兄,那为什么要听袁绍的?”

  贾诩短暂地一怔:“袁绍在同辈之中锋芒最盛,袁遗虽然年岁略长,但显然缺乏领袖的气质、野心和魄力。”

  我一笑,示意继续。

  “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素来与袁曹二人交好,很难为我们所用。”程昱道。

  “嗯,我知道。”对这两位,我从一开始就没报希望,张邈和鲍信与曹操相交莫逆,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背叛,想争取他们过来难度太大——尽管当年他们对待我的态度都相当友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