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长眉高高扬起:“不得不说,这不是个坏主意。”
我咧了咧嘴:“既然你要夸奖我,就不能让我舒服一点吗?”
三人都是一笑。
“不如来试一试?”王烈老头子竟然是最积极建议的人。
我摇了摇头:“我们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备战,何况根据还不太稳,恐怕不太适合在全境开展统一的考试吧……”
“其实我方对辖境的控制已经很得力了,”贾诩笑道,“不妨来这么一次考试,可以招揽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心。”
“尤其是主公根基深厚的凉州地区,更可以先行一步。”程昱进一步给出了建议,“或者……可以分凉州、司隶两个区,分别开展考试,减少西北子弟长途跋涉之不便。”
你还真是超前,接下来是不是还要划定各自的分数线?然后因为凉州分数线低导致司隶子弟纷纷迁入凉州造成凉州人口爆棚?
不过,他说的“长途跋涉”确实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客观问题,凉州最西北端的敦煌距离洛阳超过五千里,在这个时代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样的距离。
“这样吧,”我最后决定先试试,“彦方先生,就劳烦你先出一份试卷底稿吧。”
王烈虽然兴致勃勃,但却在这里为了难:“主公……说实话,老夫虽然读了些书,但有些无从下手啊?没出过什么试卷啊……”
我想了想,又道:“我先出几道例题给你们做个示范吧。”
“最好不过。”王烈长出了口气。
“一辉,备墨。”我侧头朝门口的梁聪吩咐了一声,他急忙从侧室里端出了整套文具。
我捻起细毫,轻轻在砚池里一蘸,就往白纸上落去。
“题类一:填空
注:将经典原文填入空白处,共二十分。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二、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在我挥毫出题的时候,三位老先生都饶有兴趣地来到我的身后,大气不喘地看我写字。
当然,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们很少再说我字体太烂——反正我进步甚微。
我顿了一下:“这就是一个类别,挑选经典书籍的经典名句,让考生填写原文。”
王烈连连点头:“这是考校学识底蕴。”
“以先生之博学,这题肯定没问题。”我笑着蘸了蘸墨汁,继续写了下去。
“题类二:溯源
注:写出题目所引名句的出处,共十分。
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类题目适当少一些,意义不是特别重大。”写完之后,我自己都觉得这题就是凑数的。
“唔。”老王在我背后应了一声。
“题类三:释义
注:以白话为名句作解释,共十五分。
一、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这类题目,可以适当挑选深奥一些的。”我是学问太低,没见过什么难句子……
老王点着头,胡子簌簌作响。
“题类四:引申
注:由题中名句而论其深意,共十五分。
一、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类题……”我停顿了片刻,“可以多留一些下笔的位置。”
“题类五:策论
注:可选其一而论,须立论提策,详论因由,共四十分。
一、当今天下之势。
二、汉室衰落之由。
三、政治制度之弊。
四、农业耕作之改。
五、军队制度之革。
六、各地地理、风俗、山川之考。
七、以目前我方之势,如何才能更进一步。”
因为都是现成的,所以我几乎没有考虑太多,一口气将这七道题目列了出来。
我能感觉到身后三位老先生的呼吸在最后不约而同地变得细不可闻。
“如何?”我笑着回头。
“这种题目……该怎么答?”王烈目瞪口呆。
“我可不要只会背诵经书的呆子。”我笑着回答他,“其实也很好回答嘛,汉室衰落和天下之势都不算什么难题吧。”
程昱盯着纸面看了半天,忽然露出了一丝笑意:“主公这最后一类题,才是真正的重点吧?”
我耸了耸肩:“当然,脱离了经典文献,只从现实问题入手,我就是想要一些能立刻投入具体工作的人才。”
“有点意思。”他点了点头,“彦方兄,你要是不想做,我就当仁不让了。”
“老夫可没推辞!”王烈慌忙把他拦住,“何况这本就是老夫的本职工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