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同样如此,论地势秦军本不占优,险要之地被赵所占,即便这样依然凭借过人之能沿途修建数十道城防,城防之间彼此相连,其中更是暗藏玄机,主要位置虽旌旗密布,事实或许恰恰相反,有些位置看似简单难免杀机四伏。
两人布局各有千秋,赵括大军一路向东连克齐、燕、横扫东胡,秦国内乱平定,趁机大举伐楚,宜阳之地秦、赵大军对峙始终纹丝不动。
书中暗表,吕不韦为何突然调动大军攻取宜阳?一为长平,得宜阳等于占据长平大门,若想攻随时可以发动攻势,同样还有一点,一旦攻势不利,占据险地可守,同样是为了身后两关,一为函谷,二为潼关,两关相连堪称秦之命脉,秦能数次挡住六国大军同样归功于此,潼关与函谷关之间,是一条狭小的通道,长140里,蜿蜒山间,深险如函,因此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叫做函谷关,西头,便是潼关,潼关为后来所建,当时位置已经极为重要。
战国时为什么函谷关更重要呢?这是因为战国时,关中的秦国是处在进攻地位的。对于从关中向关东进攻这一目的来说,是必须控制函谷关,不然,如果关东势力控制了函谷关,则秦国的东进之路就会被封闭。
赵国攻势之猛不仅让韩、魏之流胆寒,秦国同样有所顾忌,一旦函谷关有失,长平之地同样不占优势,如此秦国大片城池土地时刻面临赵国铁骑威胁,这一点必然是秦人所不想看到,王翦手中十几万大军对整个秦国而言变得尤为重要。
李牧巡视一番,各营严阵以待,放下心来转回本营,一人侯在大帐前,李牧身前谋士,两人相识多年,算是旧交,此人有些本事一直留在身边,“可是大王有消息传回?”
那人摇头,“不过是路过而已。”
“里面详谈。”
两人进入大帐,军途劳顿摆设十分简单,那人叹口气道:““自出兵之日起始终不见王命而回,着实让人不解,上·将军是否同样如此?”
李牧笑道:“怕是你多心,如此更加看出大王对你我信任,只需安守此地以挡秦军。”
“将军豁达,有些事不得不防!”
“如何讲?”
那人道:“论统兵之能将军无人能比,得以大王重用,这一点无可厚非,只是一点,大王身边能征善战之人不在少数,一旦他日战乱平定,难免厚此薄彼,如此对将军不利!”
李牧听罢哈哈大笑,那人不解,“上?将军为何发笑?”
李牧道:“李牧本为边地小卒,何时想过能够统领大军得大王器重,世事冷暖早已看透,多少名将一生之功,最终凄惨,牧相信大王绝非薄情之人。”
“但愿如此。”。
第二百七十三回 过楚地兵发宜阳
宜阳之地,秦、赵不下二十万大军对峙,一处险要关口对整个局势影响远非关口自身那样简单,甚至关乎全局,自古至今,险关必争之道就在于此。
宜阳守将正是赵国上?将军李牧,武力超群,战法独特,擅长骑兵突袭,巡视一番回到营帐,就在两人谈话之际,几匹快马飞奔而至,手中晃动旗令,从兵士服饰还有手中旗令已经表明身份,关口处守军看得清楚迅速分开。
“上?将军可在营中?”
“在。”
“好,王命抵达,立刻带我前去。”
兵士听罢不敢耽搁,一路小跑前面带路直奔大帐而去,进入大营传令兵同样快速催动战马紧随其后。
只是简单一句话而已,整个大营完全沸腾,所有人对大王仰慕可想而知,在赵人心中,赵括虽不比其他赵王高高在上擅用权势,自身魅力加上传奇经历足以让所有人成为追随者。
“听到了马?是大王。”
“必然是胜了。”
“有大王在战无不胜。”
“就盼着这一天,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足足憋了三年,就等着跟秦军好好打上一场。”
“对。”
一行人接近大帐,“上?将军,上?将军。”
人未到,声先到,守卫兵士高声呼喊,李牧听见声音站起身形快步走出,抬头看去,几匹快马接近手持旗令面露喜色,“来了,终于来了。”
“什么来了?”身后之人被李牧身体挡住没有看清忍不住问道。
“大王的指令。”
“太好了。”
来人飞身下马躬身施礼,“拜见上?将军。”
“不必多礼,可是有王命送来?”
那人点头,从怀里掏出信件,李牧掏出匕首,打开竹简仔细看去,竹简合上眼中显出狂热,“好,李牧为了这一天足足等了三年。”
“大王交代,上?将军接令之后好生准备,以烽火为号。”
“回复大王,李牧必然不负大王所托。”
“事情紧急,当立刻返回。”
“有劳。”
信使顾不得休息,飞身上马离开大帐,战国时传递消息极为困难,几乎是以人力传递,即便拥有战马速度同样有限,有些消息送到已经过了数月,如此也是无奈,周朝所建烽火台同样因为幽王博美人一笑而失去作用。
“大王信中如何讲?”
李牧难掩激动之色,见惯大风浪,身后之人面露疑惑之色,信上究竟说了什么,其中一点可以肯定,必然与战事有关,能够让眼前这个男人为之动容似乎只有战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