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朝听后将信将疑,说道:“微臣些陛下!”
高鸿信见状,也懒得再解释,只是说道:“今天见你主要是为了让你安心,好了你退下吧!”
对于高鸿信来说张汉朝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现在他该考虑蒙古与台湾的问题了,他打算明年便派兵攻打台湾。
至于蒙古高鸿信一直在运作,打算等带合适的时机一举平定。
现在的草原之上还没有向中华帝国投诚的部族只有三音诺言汗部与土谢图汗部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并不统一,虽然都有同意的汗王,不过都是以前清廷册封的,他们并没有使得整个不足都听命效力。
因此虽然这些部族汉王并没有投诚,可是有一些小部落却早已经投入了中华帝国的怀抱。
另外此时草原上最热门的消息并不是关于中华帝国的,而是土谢图汗部与大清之间的。
土谢图汗正在率领他手下的蒙古勇士猛攻永瑆控制的库伦城,用心外物强援,内里兵力又不多,早晚会被土谢图汗消灭。
永瑆作为大清的皇帝,此时也不得不在城头督战。
如今城中伤亡惨重,库伦城最多还能坚守一个月的时间。
永瑆此时心里很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大清这次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不过不是灭于华国的手里,而是灭在蒙古人手里,所谓的满蒙一体如今看来只是一个笑话。
如果落在蒙古人手里,还不如落在华军会手里,以他对蒙古人的了解,如果落在蒙古人的手里,他的下场肯定会很惨。
这时他不由的想起了洪亮吉临终的话,不过心里还没哟下定决心。
“难道真的要向华国投降吗!”永瑆看着城外的蒙古大军,喃喃自语道。(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蒙
更新时间2015-5-3 18:46:39 字数:2449
神武九年十月,永瑆终于下定决心,派人出城联系华国。
此时的蒙古已经相当寒冷,有的地方甚至早已经开始下雪了。
为了保证这次能派出去的人能够突围成功,永瑆一共派出了四路人马。
虽然这四路人马都是死伤惨重,可是蒙古草原广大无垠的特性,还是让几个人逃过了蒙古骑兵的封锁。
如今寒冬降临,永瑆在库伦城还能撑持一个冬天,如今他只能期待华国得到消息,并且能在明年开春便出兵。
永瑆派出去的使者并不是直接南下,而是朝着离得最近的车臣汗部而去的,车臣汗部经过华国一年多的渗透,已经彻底臣服。
同时华国也在车臣汗部驻扎着一直一万人的大军,这只大军便是准备随时进军库伦的。
华军驻扎在车臣汗不的统帅是平蒙先锋军统帅少将毛达,耿一诚平蒙大军便驻扎在海拉尔(今呼伦贝尔)附近,所以毛达先截获了永瑆的信使。
毛达截获信使之后,赶忙派人送到了海拉尔。
耿一诚得到消息之后,觉得现在便是平定蒙古的一个契机,不过还要上报给朝廷,等待皇帝、内阁、兵部的授权。
不过从海拉尔到京城,在从京城返回海拉尔,要四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没准库伦已经陷落了。
耿一诚一边向车臣地区增兵,一边写好奏折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
神武十年,公元1814年,耿一诚没有等到朝廷的出兵命令,果断出兵库伦,一举击溃了围攻库伦的土谢图汗部大军,一举消灭土谢图汗两万主力骑兵。
并且在耿一诚的不断追击打击之下,土谢图汗被围困在恰克图南部的依鲁河畔,土谢图汗走投无路投降。
不过耿一诚以土谢图汗反抗天朝执迷不悟为理由,继续进攻,土谢图汗部主力全军覆没。
永瑆在华军大败土谢图汗之后,便出城投降,大清最后一直顽抗力量消失。
土谢图汗部与永瑆虽然已经投降,可是原来大清与沙俄的贸易重镇恰克图还控制在沙俄的手里。
此时恰克图有数千的蒙古军队,虽然有可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可是与蒙古兵相比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为了暂时避免与沙俄的正面冲突,先解决蒙古其他地方的反抗势力,耿一诚决定先放弃攻打恰克图。
而是继续向东消灭三音诺言部的主力,平定乌里雅苏台。
现在土谢图汗部已经平定,三音诺言部再平定之后,蒙古省与阿尔泰省便彻底评定,接下在就可以集中全力对付盘踞在恰克图的沙俄军队了。
北京,高鸿信接到耿一诚的奏折之后,便马上下令单成敬率领十万大军支援,可是还没等命令传到车臣汗部,大战便已经展开。
单成敬率军赶到之时,耿一诚早已经平定了土谢图汗部,大军已经消灭了三音诺言部的主力,包围了乌里雅苏台,就算是他现在全力赶路,等赶到的时候估计乌里雅苏台已经被攻克。
这次他率领大军千里迢迢赶来,本来还想捞功劳,没想到蒙古人这么不经打,事到如今他只能等在库伦城了。
单成敬想的不错,耿一诚没花多少时间便攻克了乌里雅苏台,随后追亡逐北,消灭参与的反抗势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