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说道:“启禀太上皇,还有两件事要您定夺。”
“还有什么一块儿说出来吧。”乾隆说道。
和珅这才说道:“一是福康安去世,会剿大臣由谁来担任;二是云贵总督一职出缺,该派谁接任。”
乾隆沉吟了一下问道:“现在会剿苗乱的大军由和琳指挥,那就让他名副其实吧,任命和琳为会剿大臣。至于云贵总督,你有什么看法呢?”
和珅听到乾隆问自己,便说道:“奴才觉得云南巡抚勒保很合适,他在西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大军筹备粮草辎重很是得力。”
乾隆沉吟了一下,转而问嘉庆道:“颙琰,你有什么看法?”
嘉庆想了一下说道:“微臣对勒保不算太了解,既然和大人说勒保很合适,一定有他的道理,儿臣也不好随意置喙。”
乾隆听后,好像很满意他的回答,说道:“着令勒保就任云贵总督,参与剿匪平叛事宜,云南巡抚泽由内阁推举人选接任。”
和珅说道:“奴才这就去办。”
嘉庆回到毓庆宫,叫来了广兴,简单的说道:“福康安死了。”
广兴一听很是惊讶,问道:“福康安正当壮年怎么就死了。”
嘉庆说道:“据和琳的折子说是积劳成疾而死的,现在和琳已经就任了会剿大臣了。”
广兴沉默了一下,说道:“这时意料之中的,福康安去世,以和琳的资历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只是这么以来和珅的地位将会更加的稳固,他们兄弟两人一文一武遥相呼应,以后想要除掉和珅恐怕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嘉庆一脸凝重的说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但是这件事是太上皇定的,木已成舟,我们已经无法改变,只能尽可能提前考虑了。”
广兴无奈道:“也只能如此了。”
“你对勒保这个人了解吗?”嘉庆接着问道。
“皇上怎么想起问勒保了?”广兴问道。
嘉庆说道:“今天和珅提议由勒保接任云贵总督一职并参与会剿乱匪。”
广兴说道:“勒保能力是有的,但为人有些圆滑,与和珅的关系有些**,本身也有些贪,但是比起其他人来说他还是有所收敛的。”
嘉庆听后只是不置可否的“哦”了一声,却转而说道:“太上皇要追封福康安为郡王,这事你怎么看。”
广兴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嘉庆皇帝的思维了,想了一下说道:“人死都死了,至于怎么追封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皇上不用反对,反而应该极力促成,从而让广大的将士看到皇上是体恤有功之臣的,有利于争取人心军心。”
嘉庆听后眼前一亮,说道:“广兴,你说的很对。”
第二十四章 单家
更新时间2014-8-26 16:18:40 字数:3109
嘉庆帝在次日的早朝之上宣读了对福康安的追封,还有对和琳与勒保的任命。
福康安的死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反而是福康安被封为郡王这件事无人问津。众人下朝之后,有的忙着安慰福长安,有的忙着恭维和珅,毕竟和琳的任命同样引人瞩目。
湖北,襄阳,此时高鸿信等人正在按照计划进行招兵,这次征召的只是地方上有些名望的读书人。当然大多数读书人都不会理会义军的征召,高鸿信等人则按照原计划开始了拉壮丁的工作。
高鸿信来到了襄阳名士单秉鉴家中,此时单秉鉴正坐在大厅的主座之上,一身夏季常服,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水,整个人显得温文尔雅。等放下茶杯后,单秉鉴开口说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呀,高将军如此年纪就能做出此等大事,真是我等庸人汗颜。”
高鸿信笑着说道:“单先生过奖了,对您的学问我也是佩服的紧呢,以后还得向您多多讨教。”
单秉鉴笑了笑,然后问道:“高将军,今天不会是来讨教学问的吧,有什么事请直说。”
高鸿信听后,便说道:“单先生,那我也不兜圈子了,我今天来是要带走令郎的。”
单秉鉴听后,脸色立马变得难看了起来,低沉着声音问道:“你们的安民告示上不是说不会做扰民的事,更不会强拉壮丁吗?”
高鸿信说道:“告示上的是真的,但是我们又发了一个告示,要求告示上的人必须按时到军营报道,如果按时不到的话可是违反军法的。但是我们鉴于他们目前都不属于军队序列,所以改为由士兵亲自押送入伍。鉴于您在襄阳的名望,便由我亲自带队前来拜访。”
单秉鉴皱着眉头,反问道:“你们这样不怕失去襄阳的民心吗?”
高鸿信笑着答道:“民心只在乎柴米油盐,不再会谁当兵。”
单秉鉴沉默了,过了一会又问道:“如果我不同意你们带走我儿成敬呢?”
高鸿信听后一愣,随后笑了起来,说道:“您一定会同意的,况且您不得不同意。”
单秉鉴听后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奈何呀。”
“先生同意了?”高鸿信听后问道。
单秉鉴略带无奈的说道:“你不都说了吗,我不得不同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