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情况是这样的:春耕结束后,雷仁带领他的大队北上,把西北军3连在土石坝缴了械,赶回了伊川。就这样,甘泉和土石坝周边8个村子,就都成我们的了。”
刘得志冷哼了一声,看了张继来一眼:“我没说错吧,他一直留着这个游击队的身份,就是为了跟国民党搞摩擦抢地盘。看来,这次又被他得逞了。”
张继来笑了,笑得挺开心:“我说呢,你手里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地盘……你们就不怕西北军回来报复?”
“不会,雷仁已经跟西北军117旅2团3营达成了协议,我们负责驻守伊川以南替他们挡住鬼子,3营负责在国统区给我们提供紧俏物资。”
“啥?3营答应了?”
“答应了,第一批布匹、盐铁等都已经运了回来。哦,还有一些药品,虽然不多,但目前暂时是够用了。”
刘得志点了点头,这事办得漂亮。打开了这个口子,往后根据地许多缺乏的物资,除了去日本人手里抢,就又多了一个获取的渠道。
“那好吧,国共合作时期,跟抗日友军各取所需互通有无,军区肯定了你们的做法。那你刚才说的求援,是个什么意思?”
谭双辉偷瞄了杨青山一眼,那意思:肉戏来了,你说还是我说?却见那位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没有丝毫反应,只得硬着头皮,把牙一咬。雷司令说了,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由于鬼子对西北军117的报复性扫荡,所以伊川以南的广大区域,春耕几乎没有开展。现在北方分区虽然看似接收了很多地盘,但同时也多出来好几千张嘴巴。分区虽然从南方调拨了一部分粮食救急,但现在缺口仍然很大,所以……”
张继来与刘得志对视了一眼,皆是陷入沉思。是啊,6分区虽然扩张很快,但底子毕竟太薄。老根据地虽然做到了土地满耕,但也要等到秋收才能彻底缓解粮食匮乏的困境。新根据地就更不用说了,连春耕都没有,又何来秋收?
后勤问题,刘得志作为军事一把手,自然不会开口。思忖片刻后,还是张政委先表了态:
“你们的这个实际困难,我们知道了。随后军区会召开党委会,慎重研究你们提出的请求。我个人的意见,是先从其他分区调集一部分,但也不会太多,毕竟,大家的日子都不宽裕。”
“不要对军区抱有太多希望,你们自己的困难,还是要立足自身予以解决。实在缺口太大,可以考虑去国统区购买一部分,资金军区帮助解决一部分,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筹集。小山子,胃口不要太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先不要占领那么多地盘嘛。这也算是一个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加注意才行。”
刘得志对龟儿子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眼见那货一副低头受教的模样,也是老怀大慰。却不知无耻的贱人已在心底笑开了花:老子根本就不缺粮!还是军师高明,知道以这个由头找娘家求援,老头子断没有拒绝的道理!果然,又让那狗日的说中了。
嗯,有了这批从天上掉下来的粮食,可以考虑提前组建9连了。毕竟,早一天成立,也能让部队早一天成长,更是能在雷仁那里,更早的接受干部培训。部队战斗力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越早越好啊。
眼见阴谋已经得逞,此行的最大目的已然达到,杨青山自是心情大好。眼见就要眉飞色舞,再也掩饰不住之前假装的沉重,忽然脚上一疼,却是谭双辉看这货得意之下就要忘形,狠狠在他脚面上跺了一脚。
杨青山猛然醒悟过来,强行把即将滴落下来的哈喇子吸了回去,脸色一整,认真的看向了干爹。
“刘司令、张政委,我们这次来,还有一个情况要向军区汇报。”
见杨青山难得的一本正经开始谈工作,刘得志和张继来心下里就隐隐觉得,这个事情该是非同小可,不由都是严肃起来。刘得志更是眼神中带着鼓励,柔和地看着龟儿子。废话,望子成龙之心,哪个家长没有?
“我们在之前组建7连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量缺乏合格的军事干部。胡斌的6连本就人员不齐,在雷仁的帮助下补充完整后,又抽调了一半的骨干充实到7连,导致部队看似齐装满员,实际战斗力却还不如原来那个半残的6连。”
按照军师的交代,把7连搬了出来当作实例,压根没有提及已经在赵村接受整训的8连。一个字,藏!现在把自己隐藏的越深,将来的一鸣惊人,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刘得志和张继来都是默默点头。杨青山毕竟年轻,又是初掌军事,才会对出现的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完全没有感觉。而刘得志身为抗大毕业生,又长期主管军事,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自然远非龟儿子这种菜鸟可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早就发觉了。只是限于目前的形势,没有多余的力量扩充部队,所以这个问题才没有突显出来。这次由于6分区实力增长,部队开始扩充,这个问题就暴露无疑。说说吧,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立刻着手想办法解决。目前我们的做法是:在分区成立教导排,专门培养基层的班排级骨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