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所有人都依次坐好,雷仁伸手一指桌上那份文件:“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了吧。”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刚才在外面,还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这个事呢,怎么会不知道?
“去年早在赵村的时候我就给你们说过,目前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论是整体国力、军力还是部队的战斗力,日本人比我们都要强上一大截,大家还记得吧。”
除了后来加入雷大队的新晋干部,原来的老将们就都点了点头,露出思索的神色。当初刘司令来赵村找大队长询问,为什么不打赵庄据点,大队长就做过这个说明。
周凯和陈家驹等人蓦然一呆,怎么,原来大队长早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等人还是第一次听他提起,不由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漏掉了一句。
“一直以来,我都在强调不许过于暴露自己的实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旦鬼子发觉了我们实力暴涨,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出动重兵围剿,把6分区扼杀在摇篮里。”
周凯苦笑着摇了摇头:“大队长说得对呀,我们是有些被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蒙蔽了眼睛,变得夜郎自大起来。光鬼子一个吴堡县城守备大队就有一千多兵力,岂是我们区区一个6分区可以抵挡。要是再加上西边的龙兴县城,整个吴堡根据地都要土崩瓦解。”
“所以我一直都是牢牢把握好分寸,不去触碰鬼子的底线。秋收中不许你们动鬼子的碉堡岗楼,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一旦鬼子发现我们拥有了能威胁到他们统治根基的实力,大家想想会是什么后果?”
陈家驹瞪大了眼睛,疑惑的看着雷仁:“大队长,你说的这些我们明白,可这跟百团大战又有什么关系呢?”
雷仁深深的吸了一口烟,把自己拢进了云山雾罩当中:“问得好。过完年我们刚刚打下南方根据地的时候,杨司令就提出要扩大队伍。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而是代表了所有根据地有了发展的同志们共同的愿望。”
顿了一顿,把满满一杯水全部灌到肚子里,长长吁了一口气:“既然实力增长了,部队发展了,那么接下来,百团大战的发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陈家驹还是没有明白过来:“这不是挺好的吗?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不但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更是打破了鬼子的封锁,那接下来,我们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就能飞速发展了。”
“发展根据地?嘿嘿,只要能保住现在的老家底,就已是万幸了!”
雷仁一声冷笑:“以前鬼子总以为自己限制住了八路军的发展,所以才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清剿。而现在鬼子已经对八路军暴露出来的实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说他们会怎么办?”
重重一拳擂在桌子上,把众人吓得一哆嗦:“我敢肯定,吃了这个亏后,明年秋收前鬼子一定会调集华北日军主力,对我们的晋察冀边区进行重兵围剿!整个华北日军共有三十多万人,除去驻守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守备部队,能用于扫荡的野战部队至少也不低于十万人。”
说到这里,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扫视了场中一圈:“晋察冀边区的地方武装,论武器装备与训练水平,就跟以前的6连差不多。十几万鬼子,嘿嘿,拿什么来抵挡!”
雷仁说到这里,竟然扭头恶狠狠的盯着陈家驹,那模样怕不是要生吞了他:“蠢猪!亏你想得出来,还飞速发展根据地……经过这次残酷的扫荡,晋察冀边区根据地至少要缩水一半!这里边,还不算造成的部队伤亡和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还大学生,书都从屁眼里读进去的不成!”
在这里,雷仁还有一个不能说出口的事情。八路军过早暴露了实力,不仅是引起了日军的警惕,更是刺激了国民党的神经。要知道,国民党恨共产党一直都要超过恨日本人。百团大战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皖南事变的发生,八千新四军将士没有倒在抗日的战场上,却死在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龌蹉心思里!
不仅是陈家驹,几个大学生包括周凯在内,都是羞红了脖子低下了头。大队长表面上是在骂陈家驹,可实际上家驹刚才说的话,几乎代表了他们所有人的心声。
是啊,看似轰轰烈烈的一个百团大战,实际上并没有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根据今年6月八路军总部公开发布的数字,目前整个八路军部队拥有五十万人,但这是散布在全国的各个根据地。一个晋察冀边区根据地面对十几万日军的扫荡,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按照日军惯用的铁壁合围战术,一旦包围圈形成,里面的八路军部队就将插翅难飞。以6连当初的战斗力,胡斌打个康庄阻击战,面对二十多个鬼子都差点被干趴下,你如何能够指望那些地方部队能够挡住十万个穷凶极恶的鬼子?
部队跑不了,老百姓也要跟着遭殃。鬼子吃了亏,必定是睚疵必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三光政策执行下来,老百姓就全部都是无家可归。就算是侥幸跑了出来,又哪有那么多山让老百姓藏?
雷仁发完一通脾气,终于是再次坐了下来,掏出心上人送的打火机,点着纸烟默默抽了起来,全场一片寂静,都在回想着大队长刚才的话语。想到日寇残酷扫荡后那种可怕的景象,寒冬腊月竟也是冷汗瞿瞿流淌,就似雷仁刚刚接到这份通报一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