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是否能打进徐州,想必弟兄们都不忍心和之前的手足兄弟作战吧?否则几个月前咱们就已经打过去了。”
将校们的哀叹声不时传出,心里很不是滋味。
曾经携手作战的两支黄巾大军,转眼分道扬镳,真要兵戎相见还真下不去这个手,何况如今的徐州军兵精粮足,兵力已高达八万余人,就目前本军这四万余疲惫不堪的士卒,还真不敢开到东面的徐州冒险
张饶的声音再次响起:“既然弟兄们都不愿打徐州,那只有打青州了。”
大帐里顿时一片哗然,都没想到张饶竟然如此大胆,要去打令人如狼似虎的琅琊军,有个性急的小帅已经跳起来:
“副帅,小弟宁愿去打徐州,也决不去打青州,小弟这条贱命就是人家琅琊军救活的,完了不但不追究以前的事,见小弟不愿留在他们军中,很爽快地把小弟放了,临行还送给小弟一袋粮食路上吃……”
“这样的仁义之师,哪怕打得过,小弟也没脸再去打他们啊!”
众将校连声附和,有说琅琊军仁义的,有说千万别惹闹琅琊军的,琅琊军这两年只是守住自己地盘,没出来为难咱们,已经算是幸运了,要是琅琊军动真格的,谁能打得过他们?
张饶与管亥对视一眼,笑了笑缓缓坐下。
管亥见时机已到,站起来缓缓扫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待众弟兄安静下来,管亥便将他与刘存的约定说出来:
“在座的大半弟兄,恐怕都不会忘记两年前的许村之战,当时的琅琊军三千游骑围住了咱们八百骑兵,他们的主帅刘存刘使君还亲手把我逮住了,但刘使君并没为难咱们,他明白咱们之所以造反是迫不得已,所以放了咱们。”
“临别前,刘使君对我说:如果今后外面不好混,或者天道变了,你要第一个想起我刘存!我答应了,对刘使君许诺说:如果天道真的变了,管亥只要还活着,无论在哪都会前来投奔大人,为大人牵一辈子的马!”
将校中记得那场战斗的弟兄,一时间唏嘘不已,没有参加那场战斗的也听过这段轶事,大家一直都对刘存的宽厚和管亥的坚定深感佩服。
*********
ps:求订阅、月票和全赞!谢谢了!(未完待续。。)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芒砀山北麓,黄巾大营简陋军帐里。
听大帅管亥忽然提起刘存承诺一事,显然不是随口说说,所以将校们感慨之余,全都凝神望向满脸追忆神往的管亥。
管亥淡淡一笑,颇有点儿自嘲地说道:“其实,我对刘大人许诺的时候,并不相信天道会变,只是对他的仁德义举深感敬重,一直认为只要努力去做,我会比刘存大人做得更好,大贤良师所说的天下大同定会到来。”
“可是,经过两年的苦苦琢磨,我发现越往前走,整个人就越迷糊,而且,这个天道确实变了!”
说到这管亥猛然挺直身躯:“诸位兄弟,我已决定履行自己的诺言,回去给刘存大人牵马,这不单是为跟随咱们身后的十几万父老乡亲能活下去,也为我自己找寻找一条实现心中抱负的路子。”
“诸位弟兄有愿意跟随我一起投奔青州的,如今怎样今后还是怎样,不愿跟随我管亥投奔青州的,也还是我管亥的兄弟……大家好聚好散,山不转水转,将来总有再见的时候!”
“张饶愿追随大帅!”
张饶第一个跪下表明态度,反应过来的众将校哗啦啦跪倒一片,愿意跟随管亥投奔青州,只有两名豫南黄巾小帅要返回自己家乡,但彼此间没有任何恶言恶语,反而是依依不舍互道珍重。
次日上午,管亥下令将剩下的一千二百石粮食全部拿出来做饭,让四万将士和十七万多父老乡亲饱餐一顿,然后全体出发开向东面的小沛(今沛县)。
可吃完餐饱饭之后。不但十几万流民心慌了,就连军中将士也慌了。大家都在想:这是不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餐饭?
管亥接到张饶的禀报哭笑不得,与张饶权衡良久。最后对所有将士和十几万流民宣布:“这不是咱们的最后一餐,咱们也不是要去攻打小沛,而是途径小沛之南前往青州!”
“青州牧刘存刘使君答应过,只要咱们愿意去青州,他会像对待几年来投奔青州的百万父老乡亲一样,分给咱们粮食、土地、农具和耕牛,让咱们安居乐业!”
“现在,咱们就到青州去,再苦再累也要咬牙顶着。相信刘使君定会在前面为咱们准备好粮食的!”
明白过来的十几万民众欢呼不绝,濒临绝望的人一旦有了希望,就能恢复生机。
二十几万满怀希望的军民经过一天的艰辛跋涉,到了黄昏也才走出四十里,就在所有人又累又饿再次陷入绝境的时候,一队百人骑士高举徐州糜家商队的绿色三角旗快速到来,为首的年轻骑士见到管承和张饶恭敬致礼,立刻送上一封信函,再从马背上去下牛皮筒形图囊送到管亥手上。
两刻钟后。三百余辆满载粮食和油盐熏肉的马车开到河畔空地上,然后被黄巾士卒迅速分发到各对流民手中,绝处逢生的二十余万军民顿时欢声雷动,无数乡亲眼含热泪高呼“苍天保佑刘使君”、“苍天保佑管大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