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主公还说,如果奉先将军不嫌弃,此次朝贡车队的一百五十辆军中专用马车,只带回五十辆马车和马匹即可,其余请奉先将军收下,能给将军麾下士卒代个步、运个粮什么也好。”
“如今空出来二十辆,将军不嫌弃的话就先留下吧,也省得咱们一路还要照顾。”
吕布大喜过望,眼前一百五十辆马车虽然看起来肮脏,但一眼就能看出都是新的,他非常清楚这种的马车无论木料还是轴承,均是选了又选精益求精的上品。
用如此上品造出来的两轮军用马车坚固耐造,转向灵活运力惊人,造价比起长安城那些美观舒适的琅琊造四轮马车还要高,只是到目前为止,还从未听说青州有对外出售过,寻常人见都难见到,更别说拥有了。
获得馈赠的吕布热情地向国渊和刘晔致谢,亲自将朝贡车队送出洛阳西门,心中对素未谋面的刘存大有好感,临别前客气地请求国渊等人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在雒阳停留一天,让他好好致谢,并带去他给刘存的问候和谢礼。
率部护送朝贡车队前往长安的李儒,在国渊和刘晔的盛情邀请下,非常乐意同乘一车,走出几里路忍不住询问国渊和刘晔:“子鉴大人从未与奉先将军见过面,怎么会对奉先将军如此敬重?”
国渊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回答:“文优兄,如果说我家主公赞扬兄台是天下屈指可数的才智高绝之士,而且一直对兄台谋略与才智赞不绝口,先生是否会相信?”
李儒望着笑容可掬的国渊,再转向微微点头的刘晔,心中刹那间涌起阵阵说不出的复杂感受,想哈哈一笑,又觉得失礼,想拱手致谢,又觉得喉头发堵,最后只能发出一声幽幽叹息。(未完待续。。)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初平元年十二月初九,午时将近。
青州庞大的朝贡车队仍在城东五里之外,整个长安城已经人潮汹涌欢声一片,成千上万的长安民众布满了东城的霸城门内外,都想亲眼目睹时隔一百多年之后,再次出现在长安城的朝贡盛况。
好在都城戍卫将领和朝中重臣提前半日得知消息,一大早看到全城到处是奔走相告的百姓,立即调动近万官兵,严密护卫城东霸城门内外直到城西南未央宫的整个路段,但仍对越来越多黑压压云集大街两侧的拥挤民众感到担忧。
未央宫东门亦称东司马门,门外立阙,帝王威仪,是诸侯来朝进入皇宫的必经之门,午时刚过,朝中文武众臣已经云集门外翘首以盼,不管之前对青州牧刘存有何看法,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在心里感激刘存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无人不赞其忠耿孝悌,无人不视其为天下诸侯楷模——迁都长安至今,大汉十三州诸侯除了青州牧刘存,没有任何人再把皇帝和朝廷放在心上!
东门内的高台上撑起天子罗伞,不满十岁的小皇帝刘协坐在特制的龙椅上,他一手拉着大司徒王允,一手拉着新任司隶校尉黄琬,颇为懂事地询问两位他最信任的大臣:“为何远在大海之滨的青州牧刘皇叔,能千里迢迢给朕和大臣们送来一百多辆大车的贡献,距离近得多的各州都说来不了?难道刘爱卿不担心路上危险吗?”
王允心酸不已,不知该如何回答,黄琬双眼已经潮湿。弯下腰低声回答少年皇帝的问题:“因为刘子鉴大人是个言而有信、顶天立地的英雄,而他这个英雄。则是圣上的父亲、臣等的先帝最为器重和信任的宗亲大臣之一,也可以说。正是先帝的信任和器重,造就了他这个一身正气、一身是胆的英雄!”
刘协沉思片刻,再次低声询问:“黄爱卿,既然朕的皇叔是个英雄,为何一直以来,诸位爱卿只求幽州的宗伯出兵来救朕,却从未请求朕的皇叔呢?”
黄琬无语了,直起腰仰望天空频频叹息,他总不能对少年皇帝说。因为刘存限制贵族和地方豪强贪赃枉法兼并土地,进而对青州各地的世家门阀镇压打击,引起朝中大臣的普遍反感甚至憎恨,所以没人愿意向刘存低头吧?
刘协遥望前方仍未出现的朝贡队伍,如同自言自语般低声说道:“朕还记得,当年随父皇见过皇叔一面,皇叔拉着朕和兄长的手,询问功课进度如何,还回答朕和皇兄的诸多询问。详细告知大海之滨的珠山是何摸样,精美的彩陶又是如何制作的,看到朕不明白,皇叔还用手比划。逗得父皇和太后几个都笑了,唉……每每想起,倍感亲切。只是不知何时何月才能再次见到皇叔啊!”
黄琬听了这话立刻转过身去,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就连素来心坚似铁的王允和周边近侍们,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可如今朝中支持刘存的重臣。只有幡然省悟的黄琬和心系大汉天下的大鸿胪杨彪,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现实,面对大汉天下即将崩溃的危局,他们终于理解了刘存不顾毁誉强行推开青州新政的举动,看到了忠于大汉的刘存挽狂澜于既倒的雄心壮志,可杨彪病倒已近半年,支持刘存的少壮派又都是些位低言轻的中低级官员,在朝堂上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力。
边上的王允心里伤感百味杂陈,也非常尴尬,他和转任卫尉的张温两人,就是激烈抨击青州新政反对刘存的领军人物,他不怀疑刘存对皇帝的忠心,不怀疑刘存对大汉的忠诚,甚至能理解刘存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救国救民的探索,但他们绝不能容忍刘存对统治阶层特权的限制,更不能容忍刘存不断提高贱民的社会地位和参政权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