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复杂的孟焕如实道来:“想看到的都看到了,珠山乡南面的山谷里,建起一座方圆数里宽的大水库,长百步厚十步的坚固堤坝横亘于两座山岗之间,堤坝两侧修建四条石条和混泥土引水渠,从山腰延伸至下方二十余丈的山脚,导引上方水库中的水流直冲而下,推动山脚两大工坊架设在四条引水渠上的一座座巨大水车,带动一台台巧妙连接的锯床、冲床、磨床等机器,以匪夷所思的巨力和速度,制造出一件件令人拍案叫绝的铁件和工具。”
“除此之外,我还参观了拥有二十五位教书先生和五百五十余名孩童的乡中蒙学,也看到了许多精美陶器和神奇水泥粉的制造过程,最后与九人乡老会举行座谈,总的来说,想看到的都看到了,刘子鉴素来大度,对我等同僚毫无隐瞒。”
郭棠与孟焕、周翀均出自刘玺门下,彼此是交情不错的师兄弟,因此他把心中的担忧说出来:“刘子鉴似乎对奇技淫巧和经商敛财无比执着啊!子盛兄,你对公孙沛等五人的到来怎么看?”
孟焕考虑片刻:“五人都是刘子鉴请来为他分理各项事务的专才,四十二岁的青州东平人韩漾三年前我就见过,此人的家族世代经商,在青、兖二州颇有名气,之前传闻他全族惨遭黄巾流寇劫杀,没想到竟会托庇于刘子鉴麾下,今日观此人对刘子鉴持门下之礼,可见他已投效刘子鉴。”
“四十五岁的历城人霍坚,沉默寡言,老成持重,然而一双狭长的丹凤眼神色冷漠,如同看穿人间百态,令人印象深刻,刘子鉴介绍他精通冶炼和营造,非常罕有地称其为大师,可见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四十一岁的冀州泾县人赵溶,彬彬有礼,谈吐不凡,观其举止风度,必是胸有锦绣的寒门子弟,刘子鉴赞其通晓律法,擅长筹划,还委任其为即将开办的琅琊百业学堂山长,可见此人确实有过人之处。”
“四十三岁的冀州曲梁人田牧,出自耕读世家,刘子鉴赞其性情宽厚,重于实干,致力于农牧与水利二十余年,恐怕刘子鉴今后的农事与拓荒要靠此人了。五人中为人让人看不透的是公孙沛,目光平和,却深沉如海,唉!我也不知如何表述才是。”
两人听了频频点头,周翀无可奈何地说道:“刘子鉴只是将五人介绍与我等认识,并没有为这五名幕僚谋取任何职务,也没有任何与律法体制相悖之处,谁也无可奈何啊!”
“子翼兄应放下心中成见,试想一二,若无刘子鉴,整个夏河乃至整个琅琊该是何等境况?”
二十八岁的郭棠对刘存非常钦佩和尊重,五个月来,夏河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府库收入源源不断地增加等等事实,给他带来巨大的触动和反思。
周翀愣了一下,知道师弟郭棠性格耿直坦率,历来是对事不对人,所以没有任何的恼怒,反而是自嘲地笑了笑。
相比之下,三十六岁的孟焕心情要复杂得多,与其他两人相比,他拥有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清楚地意识到大汉王朝已经日暮西山,但他看不到如今天下谁是力挽狂澜的明主。
虽然刘存拥有万民称颂的仁德,拥有高超的技艺和越来越庞大的产业及财富,对他孟焕尊敬有加,一如既往地信任和倚重,但是孟焕在毫无根基的寒门子弟刘存身上,看不到任何的王霸之气,也看不到自己需要的机遇。
孟焕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也非常能够隐忍,他在狭窄封闭的、远离政治中心几乎被世人所遗忘的琅琊王国,已经蹉跎了整整十七年,如今他已经三十六岁,再不离开这这片无法承载满腔抱负的地方,这辈子恐怕就要默默无闻地老死于荒野之中。
第二十五章 筑城
ps:马上就要跨年了,巨火在这里祝福广大书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羊年发大财!
******************
京畿三辅、豫州、兖州、青州因旱灾和蝗灾引发的饥荒越来越严重,灾难最重的中原地区已是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早有预见的各地豪族囤积巨量粮食,借机哄抬粮价,兼并土地,活不下去的民众不是举家逃难,就是忍无可忍之下揭竿而起,大汉王朝再次陷入剧烈动荡之中。
密密麻麻如同蛾蚁般的灾民涌向南面的荆州和东面的徐州,数十万拖家带口的青州灾民源源不断南下琅琊王国,王国北面的姑幕、东武、诸县的政务与治安因巨量灾民的到来而瘫痪,田地里尚未成熟的粮食被饥饿的灾民啃噬一空,各县官员吓得紧闭城门,紧急派遣一批批信使,策马赶赴王城向国君刘玺告急。
就在此时,又一个噩耗传来:
郡国中尉萧建率领的五千官兵被兵力大增的黄巾贼寇一举击溃,东莞、东安两县城沦陷,副将董阶战死,两县县令及数十官吏被贼寇斩首示众,魂飞魄散的萧建在三百残兵的拼死护卫下南逃莒县。
琅琊国上下一片震惊,不知兵事的国君刘玺魂飞魄散,左右文武惊慌失措,年迈的国相阴德拖着病体,急报徐州刺史请求援兵的同时,匆忙抽调郡国南部各县三千官兵赶赴莒县,责令中尉萧建稳扎稳打将功赎罪,随后向整个琅琊郡国各县发布征兵令。
由于北面姑幕、东武和西面的诸县不但紧闭城门毫不作为,还非常无耻地散布“夏河富裕、刘存仁德”的消息,导致巨量灾民涌向刘存主政的琅琊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