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暗暗佩服李靖的老辣,这云定兴果然是个见风使舵之辈。他欠身道:“若是大帅信得过小侄,从今夜起,就请下令各营将士,限三日之内制办一万旌旗、一千军鼓。”
“贤侄这是要干什么?”云定兴一愣。他本以为李世民会想出什么好招,没想到这个主意如同儿戏。
“请大帅容小侄细细禀报。”李世民不慌不忙,“刚才小侄问大帅能否打得过突厥,大帅没有回答。实际上,当下情势危急,不可能战胜突厥人。不过我们的目的是救出天子。救出天子,并不是只有硬打硬拼这一条路。”
云定兴“嗯”了一声,觉得很有道理。
“兵者,诡道也。突厥人骁勇善战,但智谋不足。现突厥大军集中围困雁门,而大隋各路勤王兵马的虚实,始毕并不清楚。雁门一地,四面多山泽,易于伏兵。大帅只要令将士分兵于夜间行进,在马邑至忻口一带遍插旌旗,每隔一里,安置一伙军士。四日之后,白天摇旗,夜间擂鼓,突厥人一定会以为我朝大批军马到来,就会望风而逃。雁门之围,指日可解。”
云定兴听罢,击案叫好。但他的脑袋瓜儿并不糊涂,问道:“可是,始毕这老儿也是久经沙场的老狐狸,他要是派出侦骑四处打探,这个谎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大帅放心,小侄自幼学习天文地理,四日后有寒霜降临,之后会起大雾。再说我朝各郡县的太守县令,的确领兵前来会盟。倘若大帅动作迟了,一来雁门有被攻破的危险,二来就会让别人抢了头功。咱们坐失良机,实在是大为可惜。”
最后这句话让云定兴动了心。他起身绕过帅案,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大声道:“贤侄之才,不在卫青、霍去病之下!老夫这就下令,完全按你的意思办!放心,事成之后,老夫不会贪功,一定奏明皇上,立你头功!”
云定兴再奸,这句话倒是出自真心。他知道,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未牌时分,李靖终于赶到了突厥建牙之地——定襄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
一路上,他的确遇到了几路盘查的突厥骑兵。但李靖精通突厥语,身上揣着突厥汗国的通商官凭,并将随身携带的丝绢相送。这些突厥人平时随可汗征战,像丝绢这种珍贵之物,只有头领才能得到。关口守军眼见这个汉商孤身一人,且持有汗国所发的通商官凭,又没带兵刃,也就放行了。
大利城说是“城”,其实只有一些土墙。它处在一个水草肥美的山谷之内,里头是密集的圆顶穹庐帐。远远望去,像大片的云朵填映山谷。突厥系游牧民族,经年逐水草而牧,极少有固定居所。大隋文帝开皇十九年,突厥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娶大隋义成公主为可敦(可汗正妻,相当于汉人的皇后娘娘),义成公主一开始住不惯,启民可汗为讨爱妻欢心,就发动部众,筑造定襄大利城。可是胡人筑城既不得法,又无耐心,族人也住不惯汉人的房子,劳师动众数载,也是“洋不洋土不土”,但好歹形成了集市,牧民有了交易之所,隋朝的商旅纷纷北上,做起了生意。因此,大利城虽不如中原州府繁华,但对于胡人来说,也是一方都会。
启民可汗于隋朝大业五年去世,其子阿史那咄吉继位,是为始毕可汗,将牙帐从老巢铁山迁至定襄。依突厥祖制,继任可汗可娶后母为妻,于是义成公主就成了始毕可汗的可敦。
李靖到达始毕可汗牙帐前的集市,没有直接去找义成公主,原因是担心始毕可汗的亲信有可能告发她与隋朝私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他找了个离始毕可汗牙帐最近的交易处所,席地摆了个地摊,盘膝坐在地上,在毡布上放了一颗夜明珠、一幅织锦。这是李靖从家中带来的,夫人张出尘的最爱。
一开始,无人问津。突厥人与汉人交易,都是大匹丝绢、大群牛马,但禁止交易刀剑矛盾等兵器。一个中原商人突然出现,却只出售两样东西,反而成了新鲜事儿。
人们一开始只是路过观望,逐渐有人前来问询。李靖开价高得惊人:夜明珠两千金,织锦五千金。“这汉商疯了。”几个前来询问的贵族妇女向地上直吐口水。要不是可汗下令,在此地交易的人无论胡汉均公平买卖违者杀无赦的话,这几个贵妇人早就唤手下拿弯刀把李靖活劈了。
等到申牌时分,一个身披狐尾氅的突厥姑娘蹲下身来,仔细看了珠子和丝绢。珠子没什么特别,但那丝绢上绣着大隋江都风物,小桥流水、枯藤繁花、游鱼碎石,皆鲜活无比。那姑娘看了半晌,也不说话,径自离去。
天近黄昏,连看热闹的人都没几个了。如此高的价钱,大利城买得起的人,恐怕还没有出生。
李靖仍然耐心坐着,纹丝不动,像入定的老僧。
先前那名狐氅姑娘又来了。她蹲下身,用汉话轻轻地说:“先生,请将珠子和丝绢送到我家吧,我家主人要买。”
“不还价?”李靖看了那姑娘一眼。
“我家主人说,先生所持二件宝物,至少值一万金。”姑娘微微笑道。
“好。”李靖将珠绢收起,放入囊中,跟着姑娘,绕过数座帐篷,向一个比较偏僻的毡帐走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