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弘跪下接过兵符,目中蕴泪。梁国自建国以来,虽有大司马、兵部尚书等名义上统辖全军,但真正的军事统帅是萧铣。这是萧铣第一次将兵符授予臣下,可见对文士弘的信任。
是年夏天,李世民俘获窦建德,逼降王世充,中原及北方两大豪强终被平灭。
进攻萧铣的时机终于到来。
八月,李靖于夔州集兵五万人、战舰两千艘、辅船五百艘;知会许绍,封锁唐梁两国边境,所有的商旅不得进出,就连行人也要严厉盘查,可疑者一律关押。
九月底,李渊下诏,命赵郡王李孝恭为平南大元帅、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大元帅行军长史,负责统领夔州水军,为西路军;以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兵襄州道,为北路军;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为南路军;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为东路军。诸军统归李孝恭节度,水陆并进,征讨萧铣。
南征大幕缓缓拉开。
第二部 南平半壁 第三十三章 坏事变好,将帅释嫌
大雨打在顾水生的脸上,再沿着他花白的胡须一直往下流。数千唐军肃立雨中,静静地看着两名刀斧手把顾水生绑在木桩上,谁也不敢发话。
李孝恭面色铁青,站在刘虎云为他撑起的油纸伞下。今天,他要斩杀这个督造了两千多战船、累得皮包骨头的参军顾水生。
原来,正当唐军准备挥师东下时,巴蜀地区连降大雨,山洪暴发,长江上游的水位骤然升高,四百余艘辅船因系固不牢,被冲至江中,一夜之间没了踪影。
损失了这批辅船,意味着从巴蜀运来的粮草无法随军转运。没有军粮,这仗就没法子打。而负责监造、管理船只的参军顾水生,按军令当斩。
本来,李孝恭在前往江边的路上还在犹豫,因为顾水生的功劳有目共睹,杀他于心不忍。然而随行的刘虎云道:“大帅,治军之道在于严明军纪,就算是末将犯了军令,也得斩首。顾参军虽有功劳,但若不行刑,大帅如何统辖各路大军?此次攻打梁国,仅总管以上的将领就有十二人,若不令行禁止,恐生枝节。”
李孝恭咬咬牙,命人将顾水生绑了起来。这倒并非刘虎云的怂恿,更深层的原因是:顾水生是李靖旧部。若李靖的人犯了罪,他这个统帅不追究,那么自己就只能当个空头元帅。
李孝恭冷冷地道:“顾水生,你还有何话说?”
顾水生抬头望望天,再扭头看着那一艘艘等待下水的战船,目光中闪过一丝满意,遂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其时李靖正在校场检阅新军,并不在场。李孝恭心想,得赶紧斩了,免得李靖前来求情。于是喝道:“本帅知你夜以继日为大唐督造战舰,劳苦功高。但因你管束不力,导致我军损失数百船只,不斩你有违法度。你放心,本帅会厚加安葬!刀斧手,行刑!”
眼看顾水生就要被斩,王府校尉张宝相一阵心疼,扑通一声跪在李孝恭面前:“大帅,请暂时放过顾水生,将他的罪记下吧。当此出师之际,临阵而斩有功之人,不吉。”
李孝恭肃然道:“本帅行军,赏罚分明,若有功者恃功犯令,如何约束将士?宝相不要多言,否则治你抗命之罪,连你一并处罚。”
张宝相昂然道:“大帅,那就请将属下一起斩了吧!”
“张宝相!你道本帅不敢?”李孝恭大怒,心想你是我王府校尉,居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犯上,那还了得,于是一声令下,“来人,把张宝相给本帅绑了!”
两名卫士应声而出,来绑张宝相。张宝相双臂一振,推开二人,大声道:“大帅,不劳他们动手,我自己来。不过,请大帅看在我与顾水生兄弟一场的分上,让我同他说句告别的话。说完,我立即引颈自戕!”
李孝恭并不想杀张宝相。不过他自担任平南统帅以来,尚未立威,军中诸事都是李靖操持,他有点被挂起来的意思,让他心头很不爽。赶上这张宝相不识相,还真较上劲了,若此时不给他点颜色看看,自己怎么统军?斩就斩了,也让将士们看看,到底谁才是主帅!
于是,他狠狠心,喝道:“军中岂容尔等儿戏?违抗军令,还想惺惺作态!谁敢再来劝阻,一并斩了!来人,将张宝相、顾水生即刻斩首!”
四名军士本盼着有人求情,不料李孝恭下了死令,无人再敢求情。于是把张宝相也绑了,两名壮汉缓缓挥起雪亮长刀,往下就劈……
眼见张、顾二人就要成刀下之鬼,突然,大雨中,两支长箭疾射而来,当当两声,两柄长刀被箭震歪,斫在地上。
只见一人手持长弓,一瘸一拐地向江边走来。众人识得,正是神射手、步兵校尉薛宗胜。
薛宗胜在军中颇有名望。李孝恭见了他,怒道:“薛校尉,你敢犯上作乱?”
“大帅,我们的刀为什么不砍敌人的脑袋,却要砍自家兄弟?”薛宗胜走到近前,怒目圆睁,“我们这些兄弟,跟着李将军出生入死,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图的就是一个义字!当年属下在马邑军中差点饿死,多蒙李将军相救,这才拖着残躯追随将军。大帅手握生杀之权,我等原本卑贱,杀了又如何?但大帅请看,我们这些兄弟,有哪一个怕死?薛宗胜孤苦一人,愿陪两位兄弟赴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