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每州只能出兵五千,那么加上赵郡王的水军,也不过五万,兵力相差很大啊。”
“在平定江陵之后,我为取信岭南州府,已将巴蜀子弟散去,如今荆州之兵不足一万。到岭南之后,只有本部三千人马。这样满打满算,堪堪能凑六七万人,且这六七万人分散于各处,不易集聚,且劳师远征,甚为不利。而辅公祏十五万大军久踞江南,占据天险,地形谙熟,又欲长享富贵,必定人人奋勇自保。我看此战若筹措不当,甚为凶险!”
“靖公,要不要向皇上奏明?”
“皇上登极六年,已难以听进臣下意见。若我上表,皇上会疑我畏敌不前。为今之计,还请始安公相助,或可出现转机。”
“靖公,你我知遇,就不要客气了。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江南之战,重在水战,次在陆战。荆州屯有战舰,但懂水战之人,举目大唐,少之又少。始安公是江州总管,赵郡王兵出江州,水师是一等一的大事。然而皇上命七州出兵,没有考虑到舟师之重。我欲上书朝廷并报请赵郡王,委你为平南水军总管,你看如何?”
李袭志忠于朝廷,当下就答应了。军情紧急,他只好把家人留在桂州,与李靖匆匆而别。
李靖随后以平南副帅、岭南抚慰大使之令,派人到交、广、泉三州募兵,每州至少出兵两千,约定在饶州集合。作为检校桂州总管,李靖就地分派三千兵马,加上司马冲腾节制的三千旧部,共六千人马,料想到饶州时,可集一万两千军马。
岭南山高路远,李靖担心误了战机,派人飞马报知李孝恭。经深思熟虑,李靖认为只有打通辅公祏西南屏障,方可撕开战略缺口,于是给安州安抚使李大亮去信,让其出兵到洪州讨伐张善安并授以方略。这才引兵,翻山越岭,晓行夜宿,赶往饶州。
李孝恭在荆州接到诏书,命顾水生收拾战舰,张宝相集聚军兵,很快集聚了战舰一千、兵马一万。这时李靖派快马来报,李孝恭从其言,派人委任李袭志为平南水军总管。李袭志迅速在江州召集了四千人,等候荆州大军。
随后,李孝恭率军出师,命岑文本为考功郎中。临行前,李孝恭召集将校,命人取水。兵士们把水端上来,血红一片,众将校大惊失色,以为是不吉之兆。张宝相见状,端起一碗水,一口喝了,道:“大帅,这是辅公祏即将授首之兆!”李孝恭哈哈大笑,也端起水喝了。众人这才安心。
黄州总管周法明奉命率五千人马征讨辅公祏。辅公祏派张善安领兵一万,出夏口迎战周法明。周法明在李靖率军下江陵时,曾攻下萧铣的安州,擒获总管马贵迁,自此骄矜。周法明喜欢饮酒,每饮必醉,且不许兵士打扰。
武德六年十一月初十,周法明兵至荆口,登上战船饮酒,是夜大醉。张善安探知,派五名刺客伪装成渔人,乘着渔船,假装捕鱼,靠近周法明的战船。周法明的军士见是当地渔人,不以为意。夜半,刺客留三人守船,二人以飞爪攀船而上,进入舱中,杀死了酣醉的周法明,从容下船遁去。直到天明兵士进舱,才发现主将已死,于是军心大乱,张善安乘机掩杀。唐军无主,四溃而散。七路大军尚未会师,就少了一路。
离周法明最近的是安州李大亮军。李大亮自当年在金州与李靖一别,屡立战功,后经李靖举荐,年纪轻轻就升任安州安抚使,闻听周法明死于非命,大惊。正在这时,李靖派信使传书,先叙别后之情,再论江南之战,书略:
大亮将军如见:昔在金州,共击蛮兵,情同手足。后闻将军英勇,力下数十城,甚得皇上器重,尤为感奋。今辅公祏叛乱,将军当再立奇功。洪州张善安,反复无常,现依伪宋,是为敌军西南道之屏障也,屏障不开,我军难以集聚。将军接信,可引兵至洪州。张贼狡黠,其众过万,不可力取,更当设谋,宜先许以官爵,诱至军中擒之,余众必四溃而走,可不战而定洪州。他日会师,再叙袍泽之情。李靖顿首。武德六年十一月丁亥
李大亮深知李靖虽为平南副帅,但李孝恭并不知兵,实际上是李靖在主持这场战役。李靖不以副帅身份下令,而以老朋友口吻来信,让他十分感动。于是按李靖之计,起兵四千,向洪州而去。
李大亮可不是周法明,他御军有道,法度严谨。十二月,到了洪州,李大亮引军与张善安隔水列阵。张善安见李大亮军容严整,又听说此人曾连下数十城,有些惧怕,便催马向前,站在岸边,高声道:“对面可是李大亮将军?”李大亮端坐马上,取了弓箭,满弓而射。但听“扑”的一声,张善安身旁的旗杆应声而折。
张善安大骇,心想:这一箭要是冲我而来,恐怕要丢老命。当下定了定神,大声道:“大亮将军兴兵来前,欲犯我洪州,但你看看我身后的兄弟,他们都身经百战,为保卫家园,会不惜一死。况且将军兵马不及我军,还请将军退兵。”
李大亮高声道:“张总管,你本是唐臣,皇上器重你,封你为洪州总管,何苦跟着辅公祏造反?大唐平定四方,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刘黑闼等何等勇略,皆被平灭。辅公祏不自量力,逆天而行,必遭惨败。张总管是聪明人,又深得皇上信任,不必当辅公祏的爪牙,让人耻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