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听得队伍里有不少人咽口水的声音。
于是他道:“各位兄弟稍安,今天本将保证:待操练完成,本将定叫你们吃顿饱饭。如果军中无粮,本将就是买遍马邑城,也要叫兄弟们吃顿大肉、喝碗好酒!”说罢,从身上摸出一块金子,扔在地上。
两厢官兵顿时呼声雷动。平时,他们只见过五铢钱,哪里见过金子!
薛宗胜却没看金子,而是拍了拍肚子,舒活了下四肢,深深吸气,然后抄起了这张沉重的铁胎弓。
一千双眼睛盯着他。场面顿时安静下来。只有雨水打到盔甲上的细微声响。
薛宗胜突然开步拉弓,那娴熟的姿势,就连平时里跟他在一起厮混的兵士们都大吃一惊。但大多数官兵仍然不信他能射一百五十步。就算能射到,这层层雨幕,挡住了视线,要命中实在太难。
弓如满月,箭似流星。但听“夺”的一声,那箭正中红心,透靶而过,只余箭尾。
官兵们看呆了。没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老卒,竟有如此本事!
过了好一会儿,官兵们才欢声雷动。他们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平日里受到的盘剥。作为军人,谁不以袍泽之神勇为荣?
“将箭靶移到二百步。”李靖下令。
这下官兵们全傻眼了。
有兵士兴奋地跑去放靶。
薛宗胜射一百五十步有把握,但在雨中射二百步,无法可想,不由得紧张起来。
谁知李靖对身旁的张宝相道:“宝相,牵马来!”
张宝相飞跑出去,将李靖的高头白马牵了过来。
但见李靖背上箭壶,一振战甲,提弓上马,轻叱一声。那马昂首长嘶,扬起四蹄,向校场外奔去。
这几个动作如电光石火。别说步兵,就连那些善骑军士,都不禁大声喝彩。
李靖奔出里许,勒转马头,向场中飞驰而来。快冲到原地时,但见他轻舒左臂,回手取箭,扣箭上弦,满拉长弓,“嗖”的一声,长箭疾射而出,穿过雨幕,正中二百步开外的靶心。第一支箭刚透靶而过,接着第二支箭已射中了第一支箭的箭尾;第三支箭跟着迅疾飞出,“哧”的一声,射断了靶杆。
全场顿时陷入沉寂。
当李靖勒住骏马时,一千人在雨中不约而同地跪下。从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中,张宝相看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从哪里来?他无从知道。直到多年以后,当他出任大唐行军副总管时,才真正明白大将军李靖为何无敌于天下。
李靖弃弓下马,快步走到右厢,对跪在那里的官兵们道:“弟兄们,你们都是热血男儿!只因你们食不果腹,才难以支持。今晚本将请营中将士吃肉喝酒,你们也有份儿。只望你们能记得今天的事,向左厢的兄弟们学习。有时候,只要咬牙坚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右厢的官兵齐声大呼:“谨记将军教诲!”声音穿破层层雨幕,整个校场欢声雷动。
于是李靖命官兵回营。
当晚,行军司马并未真的让李靖请客,而是快马报告了王仁恭,杀猪宰羊,并运来了水酒。是夜,兵营灯火通明,李靖与官兵大碗喝酒。于是合营上下,人人敬服。
第一部 乱世将星 第七章 水浅王八多
次日,李靖升帐,重新编队。以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火,设火长;五十人为队,设队正;一百人为旅,设旅帅;三百人为团,设校尉。由于仅有一千人,李靖设三个团、一个骑射旅,并经王仁恭首肯后,造册上报兵部。于是每日从早到晚操练,竟然军威大振。
刘武周得知后,暗生妒意,找王仁恭理论。王仁恭说:“武周啊,你也别那么小心眼儿。你我、李靖同为朝廷命官。他现在与士卒吃住一起,连家都不回,很辛苦啊。”
“大将军,卑职与孙校尉练兵,也挺辛苦啊。”刘武周心下有气。
“那好。”王仁恭趁机说道,“我看那边就交给孙尚金吧。官署事多,你就在我身边,兼任我的亲卫队长吧。”
刘武周脑子转得快,立时明白了上司的意思:原来是怕老子带兵带久了,官兵不听你的话了!又想到上次见着的那个美人甄念儿,心想离你近点儿,也好下手。于是下拜道谢:“谢大将军!跟着大将军,早晚聆听教诲,武周求之不得。”
“李靖是外人,咱们才是兄弟啊。”王仁恭扶起他,笑道,“他愿练兵就让他练。你想啊,真要跟突厥打起仗来,就让他往前冲,胜了,咱都有功;败了,咱也好做文章。你说是吧?武周?”
刘武周嘿嘿地笑着,心想这只老狐狸,真是坏到了骨髓里。
转眼到了年关。这一日,大雪,李靖正在帐中研读兵书,张宝相飞马赶来,递上谢康途送来的书信。
李靖展信一看,原来是谢康途打听到了一些朝廷近况。皇上回东都后,根本没有兑现当初在雁门城上的诺言。雁门解围后,只有一千多人得到微薄赏赐,进而朝议继续征讨高丽,将士们无不怨恨;萧瑀因为阻止杨广征伐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河东敬盘陀起兵造反,皇上派民部尚书樊子盖率兵数万进剿,但樊子盖心狠手毒,遇有投降者,挖坑就埋。由于这些盗贼原本就是百姓,不好分辨,樊子盖为邀功,见人就杀,逼得百姓聚众造反。传到朝中,杨广意识到再这样蛮干下去,恐怕河东百姓都会造反,于是下诏,封李渊为右骁卫将军,取代樊子盖剿贼。李渊据守河东,深知民情,四处出榜安民,于是前去投降的人,达数万之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