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可汗,我看就封他做汉人的可汗吧。”咄苾道。
“嗯,这倒是可以。”始毕可汗想了想,“叫什么名称好呢?”
“隋朝的皇帝叫杨广,我看就叫定杨可汗好了。”咄苾道。
始毕可汗本来身体每况愈下,听到这个名称,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三弟才华横溢,比那些中原的读书人强多了,哈哈,就叫定杨可汗,并赐他狼头大纛,让他举着阿史那氏的大旗,平定杨氏隋朝!”
接待完突厥使者,刘武周兴奋得无法入睡。
“主公,这可汗的名号,相当于咱们汉人的皇帝啊!”杨伏念也兴奋得有些发抖。
“好是好,不过,从古至今没听说过皇帝是被封的呀。”刘武周并不傻,轻轻摸了摸胡子,有些尴尬。
“管他这个呢!”杨伏念道,“他封他的可汗,你做你的皇帝,两边都好交代。不过,这年号得好好琢磨琢磨。”
刘武周连夜派人把妹夫苑君璋找来。苑君璋想了半天,一拍大腿:“有了!姐夫还记不记得,前次我拓了八个大字下来?”
“记得啊,‘刘氏武周天兴帝业’。”刘武周道,“怎么了?”
“就改元‘天兴’吧。”苑君璋兴奋地说,“天子兴业,多吉利的年号!”
三日后,刘武周在马邑称帝,改年号为天兴,封杨伏念为尚书左仆射,苑君璋为内史令,张万岁、刘宏业、孙尚金、尉迟恭等为将军,甄念儿为贵妃。其余有功之人,皆有封赏。又大开粮仓,救济百姓。远近饥民闻讯,竞相来投,一时声势直压李渊。
天下真的大乱了。
刘武周称帝;河北窦建德自称长乐王,改元丁丑;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梁,改元永隆;河南瓦岗义军首领翟让推李密为主,号魏公。李渊大骇,密召李世民入内商议。
“父亲大人,主上无道,天下大乱,隋室危亡,只在旦夕之间。”李世民道,“当初我们在马邑大破突厥人时,我言起事,父亲大人不听,还要告发我。若那时举起义旗,诛王仁恭、刘武周,刘武周的人马就是我们的。现下刘武周夺了汾阳宫,那可是杨广至爱,父亲身为留守,不能阻止刘武周胡作非为,犯了大罪。倘若不早日行动,只怕会大祸临头。”
“二郎,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其实李渊早有反意,但毕竟与皇室是宗亲,怕天下人说三道四;又担心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五子李智云等家眷在河东郡犯险。河东郡离京师长安很近,朝廷一旦发觉有变,扣拿李氏一门易如反掌。
“咱们起事,不能学窦建德、李密、刘武周、梁师都等人。”李世民道,“现在杨广远在江都,京城长安空虚,可打出义旗,招兵买马,誓保大隋江山,以笼络人才,而后进兵长安保代王,称当今天子无道,立代王杨侑为帝,再挟代王以令诸侯。”
李渊拈须沉吟,良久才说:“这个主意好是好,就是有点像曹操。”
“曹公平定北方,救黎民于水火,后人胡言,岂可当真?”李世民道,“父亲大人可于明日在官署议事,看看官吏们的意见如何。若僚属皆不情愿,只好作罢;若众意相近,父亲大人切不可寒了大伙儿的心。”
次日,李渊召集将领僚佐,聚于堂上,说道:“刘武周占据汾阳宫,我们却不能制止,论罪当灭九族,各位有何良策?”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显露出害怕的神情。
李渊又道:“按大隋兵制,我们的行止进退,均须向兵部禀报,受朝廷节度。如今贼人在数百里之内,江都在三千里之外,加之道路险要,还有别的盗贼盘踞,靠着据城以守和拘泥不知变通之兵,以抵抗狡诈与狂奔乱窜之盗贼,必然无法保全。我们现在是进退维谷,怎么办才好?”
虎贲郎将王威说:“大人勿忧,事急从权。你位居留守,又是宗亲贤士,与国运休戚相关,要是等着奏报回复再去行动,恐怕时机已失,更是大罪。只要能平灭盗贼,苟利国家,专权有何不可?”
李渊叹了口气:“世道纷乱,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既然这样,我看当前要务,还是要大力募军,才能剿灭逆贼,为国家出力。”于是命李世民、晋阳令刘文静、右勋卫长孙顺德、右勋侍刘弘基等人各自募兵。
李渊在河东一带经营数年,钱粮丰厚。正值饥荒之年,但凡给口饭吃,百姓莫不相投。十天之内,有近万人应募。李渊暗喜,密遣心腹召回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在长安任牵牛备身的女婿柴绍,速来晋阳起事。
李渊长子李建成,其时留守河东郡,主要任务是看顾李氏家眷。接到父亲的手令,李建成既兴奋又害怕。这是谋反,河东临近京师,若被官吏得知,恐怕死无葬身之地!
李建成与二弟李世民不同,志大才疏,脾气暴躁,好自专。虽为长子,但嫉贤妒能,在众兄弟中,只与四弟李元吉要好,特别妒忌二弟李世民和五弟李智云。二弟文韬武略,律己宽人,身边网罗了一批贤人志士,向来为父亲所倚重;五弟李智云十四岁,不仅精于骑射,连书法、棋艺都颇为出众,自小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