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绍叹道:“药师,若我有杀你之心,岂能将皇上手札示你?”
李靖道:“李靖多谢安陆公不杀之恩。然而既然皇上猜忌臣下,我纵使万般辩解也是枉然。李靖心意已决:报国无门,只好与兄弟们屯田自耕、终老山野,再无心力过问世事。我那八百兵士,若有愿投安陆公者,还望收留;若无心报国,还请安陆公许他们归家。”
许绍见李靖神情暗淡,险些站立不稳,伸手扶他坐下,道:“药师若信得过老夫,还请听我一言。”
李靖此时心灰意冷,颓然坐下,目露茫然。许绍顿足道:“既无明诏,我当极力周旋。当此非常之期,药师万万不可自暴自弃!”
李靖将手札还给许绍,黯然道:“安陆公之恩,李靖必铭终身。但这既是密旨,安陆公若是放了我,如何向皇上复命?”
“就算这顶官帽不保,我许绍也不能干这种有损阴德的事!”许绍将手札撕成碎片,一口吃了,沉声道,“依我看,是朝中有人想害你,皇上一时误听谗言,药师也不必放在心上。”
李靖行礼道:“但皇上这么不信任我,我又如何为大唐效命?”
许绍安慰道:“药师啊,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火大!据我所知,你与秦王有旧,就算对皇上有意见,可秦王是信任你的。我们做臣子的,哪能不受委屈?人,生于天地之间,道路曲折,哪里会没有一点挫折?遇到困难就往回缩,可不是英雄好汉所为。再说,你奔波半世,不就是想寻得战机,尽展平生所学以安天下吗?当今萧铣方强,南国半壁尽可用武,是将军建功立业的绝好时机,你怎能因皇上一时误叛而萌生退意、功败垂成?我观庐江王、赵郡公,非将兵大才,老夫垂暮之年,心力不逮,平南大业唯有你能胜任,你却因私怨而弃大公,令老夫大失所望!”
李靖闻言,如遭捧喝,陡然起身拜道:“安陆公一席话,令李靖惭愧。其实,谁又想死?留着命在,才有可能建功立业。安陆公,你说吧,李靖该当如何?”
“四个字。”许绍屈了拇指,亮出四指,“佯作不知。”
“不知?”李靖愕然,“这不是已经知晓了么?”
“那是我让你知晓,是因为我信任你。”许绍道,“这个手札到我这里已有十天了,我一直考虑,到底要不要告诉你。后来我想,你我一见如故,情同手足,我不可瞒你。让你知晓,其实也有另外一层意思:宦海无情,就算父子兄弟都可能痛下杀手,何况外人?药师欲成大事,须永远记住——无论身居何职,都要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千万不可贪功,才能避免韩信那样的下场。”
李靖再拜道:“安陆公苦口婆心,实乃李靖良师!然而皇命如山,公欲保全李靖,恐怕会受到牵连,这如何是好?”
“药师休要担心,我既然找你来,就已经想好了对策。”许绍道,“我一面向皇上上疏,将你在金州击退蛮兵、在峡州苦练精兵、在信州协助赵郡公督造战船等事宜,详细密报陛下;一面投书在北方征战的秦王,请他说情,必可获免。只是你当不成归州刺史,有些可惜。”
“那倒没什么。”李靖道,“依安陆公之见,下一步,李靖该当如何?”
“继续练兵,静待时机。”许绍语重心长,“药师啊,你当年在马邑击退强虏,靠的就是手下精兵。一位领兵的将军,只能靠打仗说话。待将来你打了胜仗,皇上就会倚重你,过去的不愉快,也会一扫而光。”
李靖辞谢而出,深感许绍之德。
第一部 乱世将星 第二十七章 擒贼擒王
大唐武德二年,是李渊称帝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北方的战事并未如李渊与李世民想象的那样顺利,刘武周借助突厥人的帮助,兵马日益壮大,不断侵扰州县,后进逼并州,齐王李元吉弃城,携妻妾逃回长安;刘武周随即攻陷太原,遣其将宋金刚攻龙门,直逼关中;李世民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僵持,永安王李孝基被杀。突厥始毕可汗亡故,由其弟俟利弗继位,是为处罗可汗,续娶前隋义成公主为可敦,义成公主遣使迎接前隋萧皇后到定襄;前隋齐王杨暕死后,遗腹子杨政道投了突厥,被处罗可汗立为隋王。最让李渊不舒服的事是王世充在洛阳称帝,改元开明,任命前隋纳言苏威为太师,前隋屯卫将军云定兴为太尉,欲与李渊争雄。夏王窦建德雄踞河北,以李世勣(原是李密手下大将徐世勣,降唐后赐姓李,后又被窦建德所用)父亲李盖为人质,使这名悍将不得归唐。李子通攻下江都,立吴国,即皇帝位,改元明政。唯一比较好的消息,是江南杜伏威降唐,被李渊封为楚王,加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东南道行台尚书令。
在峡州,许绍没有辜负李渊的期望。七月,萧铣派大将杨道生进攻峡州,许绍快马请李靖入城商议。李靖审时度势,认为萧铣挥师西进,不宜与之硬碰,须备以强弓硬弩依险而守,射杀敌军,并派薛宗胜率三百步射相助。许绍便以五千守兵埋伏在山谷间。杨道生兵马连唐军影子都没见着,纷纷中箭,只得退兵;萧铣又派将军陈普环率战船出师峡州,欲肃清道路,谋取巴蜀,许绍派其子许智仁及录事参军李弘节出城迎战,仍以劲弩射退敌军,追击到西陵,活捉陈普环。这一仗打得萧铣心惊胆战,赶紧派兵戍守安蜀、荆门城,暂时放弃了西进的计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