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吴畏的样子,蓝晓田就知道辽阳打得有多苦,发现吴畏手下的士兵们都合衣躺在地上睡觉,立刻安排人去调运帐篷和食水。
安排好了一切后,蓝晓田向吴畏说道:“十六师已经到达辽阳了,你也不用回去,直接和我回师部吧。”
吴畏正满心盘算着怎么把和自己一同战斗过的三十一师士兵弄到手里补充特务营的战损,听蓝晓田说十六师已经接防辽阳,顿时一呆,脱口叫道:“那怎么行?”
蓝晓田一愣,心说难道你还在辽阳藏了什么宝贝不成?
等到听吴畏说出了他那点心思后,蓝晓田摇头苦笑,拍着吴畏的肩膀说道:“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难道还想赖在特务营不走?”
他笑道:“就算你不想走,二十八师也没地方安排你了。”
吴畏半天才琢磨过味来,惊喜的问道:“我又能升官了?”
“最差也得是上校。”蓝晓田说道:“要是有人帮你说话,弄个少将也不稀奇。”他笑道:“我从军十一年,三十一岁升少将,就让不少人羡慕得流口水,你小子比我还年轻,参军两年就眼看着要成将军了,可不知道要被多少人羡慕。”
吴畏在肚子里翻了个白眼,心想羡慕肯定要有,估计嫉妒恨也少不了,这就叫痛并快乐着。
第139章大战之后
吴畏在旅顺发动反击的时候,紧急出关的第四师已经沿营口直扑旅顺,当天夜里,一直躲藏在威海基地里的共和国海军黄海舰队水雷营偷袭了旅顺的日军,以全体牺牲的代价击沉一艘商船改造的运兵船,击伤了另一艘。不但重创了日本海军的运输能力,最重要的是阻塞了旅顺港的航道,让日本第二军本部的撤退速度大为减慢。
发现第四师正在高速向自己扑过来后,大山岩派出了一支部队阻击国防军,但是此时日军已经兵无斗志,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日军的临时防线崩溃,全军退守旅顺。
这两天的战局变化让所有关注这场战争的观察者都大跌眼镜。
从第一师团顿兵于辽阳城下之后,很多人就已经看出日军败局已定,伊藤博文同意英国特使的调停方案,也有想从谈判桌上拿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的意思。
但是没有人想到日军崩溃得这么厉害,鸭绿江和辽阳两个战场接连惨败,山县有朋的第一军被赶回江东还在意料之中,毕竟二十八师不能渡江追击,最多吃掉第一军过江的部队。第一军在山县有朋的指挥下虽然丢掉了一个多联队,毕竟没有伤筋动骨。
而辽阳城下势在必得的第一师团却被打成了溃军,只有代师团长乃木希典以下一百余人乘渡船逃脱。大量试图泅渡鸭绿江逃生的日军士兵被淹死在水中,鸭绿江出海口附近一段时间内浮尸成片。
而且跟随乃木希典一齐撤退的部队中包括大量的技术兵种,其中有一个野炮旅团的炮兵和一个完整的工兵大队,其他如通信兵,运输兵等等小单位的技术兵种数不胜数,这些技术兵种的损失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补充回来的。
第一师团的士兵或死或俘,起码有个痛快的下场。第二军本部被包围在旅顺的数千部队则更加凄惨。
虽然在日本海军舰炮的掩护下,第四师停止了攻击行动,但是却在包围圈外架起了重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结地点。
被包围的第二师本部大多是技术和后勤人员,本来负责防卫旅顺的步兵一部分被派去支援乃木希典,现在不是埋骨辽阳城下,就是成了二十八师的战俘。另一部分则在阻击战中被第四师击溃,结局也差不多。
剩下的这几千人中能打的不多,根本没有自行突围的可能,只好天天蹲在旅顺的海边望眼欲穿的等着海军来救。
被水雷营袭击后,日本海军对于自己的救援任务也是怨声载道,不乏有人抱怨陆军的马鹿们战力低下,拖累了海军。不但要在渤海湾里浪费宝贵的机器小时掩护这帮残兵,还要冒着国防军的重炮去解救他们。
陆军方面对于现在的结局也很非常不满,很多人完全无法接受这样一场失败的结局。为什么帝国卧薪尝胆二十年,就换来这么一场惨败?什么时候帝国精锐的陆军连腐朽的华军都打不过了?
更多的人联想起之前的战报,明明第一师团已经击破了驻防奉天的华军第三十一师,怎么辽阳城下又多出一支足以抗衡第一师团的部队来了?
于是大山岩指挥不力,谎报军情的说法就突然之间冒了出来,很有一批大本营的中下级军官叫嚣着,要求撤换第二军的指挥官。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问题是现在这个样子,哪个冤大头也不可能来顶这个缸。有资格替换大山岩的日军高层人人失声,生怕粘上这个包。
除了撤换指挥官外,日本陆军还有另外一批人叫嚣把本来已经组织起来,准备在山东登陆的第三军送上旅顺,和华军决意死战。
这么疯狂的想法也就是那些少壮派军官们能想得出来,日本国内一共就那么多兵,要是第三军再顶不住,是不是要全国总动员?日本国内的经济情况还能支撑下去吗?反正现在日本政府在欧美市场上兜售的国债已经无人问津,之前抢购了这种国债的人大多后悔不迭。
乱成一团的除了日本人,还有各国派驻在共和国的外交人员,和捧红踏黑的投机商人们不同,外交官们在这场战争中看到的是一个远东大国的崛起,甚至还有另一个新兴国家衰落的开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