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终于发现铁路线的时候,金水河南岸的国防军二十八师指挥部里,黄有为和蓝晓田也正盯着地图深思蓝晓田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三天了,还没有动静。”
“也许是我们的希望太高了。”黄有为叹了一口气,“前线怎么样?”
“前线部队已经表现出攻击事态,小规模的接触正在增加,但是俄国人并没有收缩防御,反而加强了前线的兵力,试图咬住我军的骚扰力量,炮打得也越来越厉害,经常有连排级的交火上升到田团营级的烈度。”
黄有为点了点头,很显然俄国人的指挥官并不缺乏头脑,他们比自己更熟悉这片土地,所以应该能够明白国防军目前在后勤方面的困境。
他伸手拍了拍地图,“让前线作好准备,两天后发动全线攻击,攻击要坚决,不要留手手,只有把俄国人打痛了,我们才有机会脱离战斗,撤退时不容易携带的物资能消耗的都消耗掉,不能消耗的也要做好销毁准备,不能留给俄国人。”
“我明白。”
蓝晓田拿出随身的本子,开始记录黄有为的命令,然后皱眉说道:“这次二十八师怕是要伤筋动骨了。”
“看吴畏的吧。”黄有为说道:“能撤回来多少人,就看他能干到什么程度了。”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都刻意没有提起吴畏小分队的命运,因为他们都知道,无论吴畏小队的成果怎么样,只要暴露,那么身处敌后无援无粮的小分队就只有覆灭这一条路可走。
第21章给水站
吴畏和于靖等了一会,就看到王大锤从树林里钻了出来。
他站在铁路线旁边疑惑的向两侧张望了一下,向身边被吴畏打发回去报信的士兵问道:“怎么回事?”
那个士兵也很迷惑,茫然说道:“应该是这里没错啊。”
王大锤还想再说,隐蔽在一边的吴畏终于忍不住了,从自己藏身的地点走出来,向两个人说道:“找不到我们,是不是还要再喊两声?”
王大锤两个人这才想起来这种到了地方找不到接应人的情况是有预案的,他们没找到联系人,应该立即隐蔽并且向后方跟进的队伍发出警告,过河后一直没有发现俄国人,再加上长途跋涉精神疲倦,让大家的警惕性降低了很多。
王大锤自持和吴畏关系比较亲密,再加上脸皮够厚,嬉皮笑脸的说道:“这不是想到你不可能出意外吗?”
“滚蛋。”吴畏没好气的说道:“武功再高……”
“也怕菜刀。”王大锤赶紧接上,这句话吴畏操练他们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上,而且内容浅显易懂,基本上四连的官兵都能朗朗上口,吴畏曾经一度琢磨,如果四连需要一个战斗口号的话,这句倒是挺合适的,听着可比开路做先锋有气势多了。
吴畏不好在士兵面前教训王大锤,只好瞪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王大锤看着吴畏和于靖身上用树叶做的伪装服,啧啧称赞道:“这玩意还真管用,我刚才看了半天,愣没看出你们就在旁边。”
“如果我们是大毛,你现在已经死了。”吴畏没好气的说道。国防军上下一般都称呼俄国人“洋鬼子”或者“毛子”,只有吴畏叫“大毛”,亲切之余,倒似乎俄国人家里还有一堆孩子一样。
后面又有士兵出现,于是吴畏示意于靖和另一个士兵分别沿铁路线向两侧展开,扩大警戒范围,自己和王大锤则开始宿营前的准备。
既然俄国人修铁路都没能打开场子,吴畏也就放弃了在这附近找个空旷地带安营的打算。他和赵剑南商量了一下,就在树林里扎下营来。
考虑到可以需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一旦开始破袭,俄国人可以很快找到这里来,所以吴畏让各小队努力扩大休息范围,营造出至少一个连以上部队驻扎的迹象--既然没办法大玩增兵减灶,那就只能玩减兵增灶了,总好过让俄国人准确判断出部队规模来要强得多。
把营地的事情扔给赵剑南后,吴畏叫了陆大有出来,指着铁路线安排他带人沿线搜索,尽快找到最近的车站。
这种纯粹的侦察任务不需要太多的人,人多了也容易暴露踪迹,所以陆大有带了一个老兵再加上韦三爵算一组,吴畏自己和于靖算一组,只所以他这组少一个人,是因为吴畏和韦三爵学了这么长时间俄语,常用的单词都认识,可以顶替翻译的位置。
韦三爵这是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一张脸白得吓人,看起来就像是在准备上刑场被枪决,吴畏对这个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简单的安慰他一下。
确定了人员和任务后,五个人在铁路边准备分手,吴畏最后一次叮嘱陆大有:“记住指挥顺序。”他的手分别指过陆大有、老兵和韦三爵,然后又说道:“撤退优先顺序反过来。”他向三个人说道:“老韦是翻译,在这里比你们要重要。”
“明白。”陆大有说道:“你就别解释了。”
吴畏点了点头,又不放心的叮嘱道:“找到车站后,观察得越细越好,但是不要惊动俄国人……”他看着陆大有显得有些无奈的脸色,停了下来,不好意思的说道:“抱歉,我有点紧张了。”
“放心吧连长。”陆大有说道:“你不是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吗?咱们都练了这么长时间,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早就清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