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吴畏从报告上得知,强侦营经历了比辽阳血战期间特务营士兵更加血腥的战斗,心理伤害极大,于是命令强侦营全营休整,不再让他们执行作战任务。
本来这些被战争伤害的士兵们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平复心灵上的创作,然后恢复成普通的士兵,但是没想到残害平民的事情被顾名声翻了出来,吴畏不得已,只好把这支部队和其他部队当中行为比较恶劣的士兵送到美洲去。
贺镕庄作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今天上午刚刚带着这支部队乘船来到天津,原计划在这里见过吴畏后,就乘坐杜迪夫人专门为他们安排的远洋货轮前往美洲。
没想到傍晚时分,他接到天津大通洋行转来的命令,吴畏要求他们携带作战装备进京平叛。
说实在的,对于这里大部分士兵来说,在哪里打和跟谁打并不重要。经过在日本那血腥的日子后,他们已经变成了战争机器,只要指挥官指出一个目标,那就会毫不犹豫的碾压过去。
但是贺镕庄作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还是保留着必要的理智的,而且为了这些士兵的生命着想,他还必须想得更多才行。
考虑到他们其实是被逼离开日本,甚至即将被逼离开陆一师,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共和国政府和总参的高官们所为,他就一点都不愿意参加这次行动。
但是事实上,他又不能不执行这条命令。因为他敬爱的师长还在京城里,正在为了平定叛乱浴血奋战。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可以让贺镕庄毫不犹豫的为之去死,那就一定非吴畏莫属。是吴畏教给了他们杀敌的技巧,也是他带着他们一次次从绝境中冲杀出来,更为了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不惜赌上自己的前途,得罪整个共和国官场,也要保下他们。
贺镕庄在离开日本之前,就已经知道吴畏不会再回到日本,而将去往遥远的俄国。在他看来,吴畏放着舒舒服服在日本当太上皇的机会不作,巴巴跑到俄国去,很显然是受了自己这些人的连累。
所以现在吴畏要他们进京平叛,贺镕庄就只能坚决的执行这个命令,并且用全部的能力完成它,甚至准备为之付出生命。这与任务的性质无关,只与发出命令的人有关。
可以说此时此刻,贺镕庄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吴畏的私兵,就算是吴畏命令他带人去进攻总统府,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小火轮还没有到达西关内的仓库区,就听到城里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随着枪声,有一阵火光腾起。
贺镕庄心中一惊,向老胡问道:“那里哪里?”
老胡伸着脖子看了看,迟疑着说道:“好像……”
“是电报局。”伊税官在这一带算是地头蛇,一眼就认出了起火的地方,很肯定的说道:“是新建的电报局。”
贺镕庄嗯了一声,伸手接过警卫递上来的步枪,把一个弹板压进弹仓里,然后拉动了一下枪栓让子弹早膛。身后的士兵们也开始自发的再一次检查自己身上的装备,准备随投入战斗。
他们这些人都是无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这的百战老兵,当然知道在战场上,任何准备工作都不是多余的。
站在船头看着起火的方向,贺镕庄在心里默念着,“师长,我来了,你可千万撑住啊。”
第424章英雄太多
此时的吴畏并不知道贺镕庄已经带着他的部队进入了四九城内。在这个通讯手段极度不发达的时代,他也只能把命令传达下去,然后指望基层指挥官可以充分领会自己的意图,并且有效的执行下去。
这也是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基层军官的指挥能力,同时在下达命令时尽量明确作战意图的原因。在这个面对面都可能会把命令传达错误的时代里,玩锦囊妙计只能是花样作死。
发现程斌和叶黛也成了宗社党的目标后,吴畏就知道这次的事情大条了。但是他现在手里能打的牌都已经打了出去,除非自己能来个半步虚空,直接传送到叶黛身边,不然能作的事情也就实在有限得很。
他从来就不是喜欢患得患失的人,既然发现自己作不了什么,就立刻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继续作自己能够作到的事情。
此时电报局外枪声已经响成了一片,一个跟在王翔身边的卫兵跑进来报告道:“外面来了好多兵,正在和王连长他们交火。”
说完这些,他迟疑了一下,说道:“王连长说好像是在路上遇到的那些兵。”
吴畏嗯了一声,并没有问知不知道是哪支部队,今晚四九城里只有两支部队——敌军和友军,对待敌军当然要打,对待友军似乎也没有必要推心置腹。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驾车时和那伙人对战还是现在电报局外的枪战,都说明这伙人的战斗力不怎么样,虽然枪也能打得一板一眼,热闹非常,但是消耗了几千发子弹之后居然一个吴畏的警卫都没伤到,战斗力比黑叔叔强点也有限。
既然电报已经发完了,吴畏也没兴趣和敌军纠缠,立刻带人撤出了电报局,顺手点了一把火,就算是宗社党夺取了这里,也再没有意义。
要说起来杀人放火这种事,陆一师是妥妥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说从前,只说现在放的这一把火,会不会波及到电报局附近的民宅,这大冬天的失去了房屋庇护的平民会怎么样,吴畏就根本没有考虑过,他想的只是自己能够撤退得比较方便,更不会考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是不是需要保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