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己这句话居然说得如此顺溜,可惜面前的这两个家伙不是法国光头,自己也不能用德语来说。
两个青皮倒是比法国人撑住一点,互相看了一眼,知道这件事不能试,于是很有默契的扶起另一个同伴就走,匆忙之处连场面话都没放下一句。
这时钟笛已经自己从地上站了起来,三个青皮经常干这种事,下手很有分寸,钟笛虽然被招呼了一顿,身上却没什么伤痕,当然这也要多亏吴畏出现及时。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巷子里一片昏暗,吴畏看了钟笛一眼,发现这人身材虽然瘦弱,看起来倒不像是个女人,只是钟笛脸上的轮廓曲线又有些柔和,一时没敢确定对方的性别。
钟笛倒是没想那么多,拱手先谢过吴畏救命之恩,这时胡同口一阵喧哗,十几个和钟笛穿同样制服的学生跑了进来,原来钟笛在学校门前被三个青皮截住的时候,有人认出了他,通知了钟笛的同学,大家怕他吃亏,纠结了十几个人跑出来找他,上午和钟笛一起逃课的罗周道也在其中。
听了钟笛的介绍,众人才知道来晚了一步,又听说吴畏是从东北回京的国防军军官,学生们对国防军倒是没有那么多防范之心,立刻对吴畏产生了兴趣,一阵熙攘之后,知道吴畏还没吃晚饭,就簇拥着吴畏去学校附近的小店宵夜,顺便让吴畏给说说刚刚结束的中俄之战,直到这个时候,吴畏才知道那个叫罗周道的学生,家里居然也是国防军的高官。
一群学生伴着吴畏走出胡同后,刚才那个老人和中年人慢慢从阴影里踱了出来。老人看着学生们的背影,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中年人也不说话,只是安静的站在他的身后等待着。
半晌,老人才说道:“新武,你看这个后生如何?”
中年人似乎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应声说道:“攻有余,守不足,没受过名家指点。”
老人没想到中年人这么快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愣了一下,才摇头笑道:“这后生想来是在军中学的武艺,当然入不了你南北大侠的法眼。”
中年人淡淡一笑,并不肯接老人的话。
老人又想了一下,轻声叹了一口气,“这后生既然是今天进的城,那应该是跟着老黄回来的,看这性子,倒是和老黄一样,攻有余,守不足。”说到这里,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难题一样,抬头呆呆的看着天边发了一会愣,才摇头说道:“难啊。”
中年人对他这一番话就像没听到一样,没有丝毫表示,只是安静的站在黑暗中,一声不吭,仿佛已经融入了黑暗当中。
第42章府院之争
自从皇帝退位之后,京城的权力中心就从这座城市中线上那座占地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转移了出来,在城外勘址修建的新政府办公地没有竣工之前,最吸引北京城权贵们目光的地方不过一府一院,府是大总统叶知秋所在的总统府,院则是总理萧逸之主持的政务院。
萧逸之本名瑟朗,字逸之,因为朋友们都认为他的本名绕嘴,所以后来就干脆把字当成了名。
他算是国内第一批留洋学习政务的学生,国内洋务派的领军人物,清帝在位的时候不受重视,在民间倒有一定的声望。共和之后,叶知秋需要大量熟悉现代政体的人物来填充政府,所以就把他推上了新中国第一位总理的宝座。
和叶知秋就住在总统府里不同,萧逸之并不住在政务院里,他在城里有一处寓所,每天都有政务院的汽车接送他上下班。
这几天萧逸之睡得就不好,整个人显得昏昏陈陈的,今天来政务院的路上,倒是在车里眯了一会,可惜京城里的道路实在说不上平坦,很快就被颠簸弄醒了。
他伸手放在嘴边掩饰着打了个哈欠,从汽车里探身走了出来,正好看到自己的秘书王廷钧拿着公文包从院门走了进来,就没急着往政务院里走,站在原地等了他一会。
王廷钧早就看到了萧逸之,见他站在那里等自己,连忙小跑了几步赶上来,萧逸之笑道:“子芳新婚,燕尔之际早起奔波,尊夫人有没有口出怨言啊?”
王廷钧知道萧逸之喜欢开玩笑,不过他新婚之际,与妻子正是情浓之时,却不愿意和其他男人多提,摇头笑道:“她比我还忙,要口出怨言的也应该是我才对。”
萧逸之倒是知道王廷钧的夫人是个传奇人物,出身官宦,不但喜读诗书,而且酷爱跑马击剑,据说巾帼不让须眉,政务院的同僚们私下谈起的时候,都不太看好王廷钧在家里的地位,看空王家夫纲。最近又听说王家这位夫人居然进了燕京大学读书。
如今风气渐开,很有一些人鼓吹男女平等,所以像燕京大学这种以西学为主的院校里,并不禁止男女同班,但是像王夫人这样的已婚妇女还公然混迹其中,难免有碍风评,有些人也旁敲侧击的提醒过萧逸之换个秘书。
萧逸之在英国留学五年,对这种事情倒是不怎么在意,不过他对王廷钧观感颇佳,也不愿意看着他被夫人拖累名声,所以一直想着提醒一下。
此时看王廷钧提起夫人时一脸的幸福,萧逸之倒不好再说,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之后才苦笑道:“春宵苦短,我这个睡整夜觉的人倒比不上你的精神足,真是不得不叹髀肉复生啊。”
王廷钧倒是挺愿意把话题从自己妻子的身上转开,伸手接过萧逸之手里的公事包,帮他拿着,一面抢上前去开门,一面说道:“总理操劳国事,当然不像我这样睡得安稳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