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战友没有回答,当然他也没有继续询问,因为在阵地前方的黑暗当中,那个发出巨大声响的来源已经缓缓显露出轮廓来。
他不由自主的张大了嘴巴,看着那个越来越近的物体,在喉咙里挤出一句话来,“那是什么?”
无论是他还是他的战友,都没有意识到他的声音有多少的沙哑。
同一时刻,在这一片阵地上,有无数的人都在询问着同样的问题。但是在下一刻,这些问题就被惊声尖叫代替了。因为这些出现在阵地上的巨大物体突然间大放光明,强烈的光线让已经习惯了黑暗的士兵们完全无所适从,短时间内再也看不清任何东西。
在士兵们的惊叫声中,一阵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响了起来,这声音进一步刺激了士兵们的神经,让他们惊慌失措,有些人干脆转身就跑。当然也有人举枪向着这些不明物体射击,因为视觉被干扰,甚至有人开枪击中了身边的人。
很快,密集的枪声就响了起来,但是这些枪声的主要来源并不是阵地上的南俄士兵,而是那些突然出现的巨大物体。
这些突然出现在南俄阵地上的神秘物体当然就是寄予了吴畏最大希望的装甲车辆。
依托莫斯科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吴畏可以在这里完全不计后果的进行破坏性生产,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就得到了大批从前在共和国内无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如果说吴畏在国内带出来的那些装甲车辆还只是因陋就简的产物,与他穿越前那个时代的装甲车外形大相径庭的话。
那么这些突然出现在莫斯科郊外的武装车辆就终于可以让吴畏觉得熟悉了。
鉴于这个时代低下的材料和发动机技术,吴畏当然不能指望获得几十吨重的装甲车辆,他现在指挥的这些装甲车自重只有八到九吨,前钢板厚度可以抵挡重机枪直射,其他部位的钢板就只能勉强抵御步枪的射击。
即使是这样,整个车辆的负重仍然让发动机不堪重负。在最好的情况下,他的装甲车辆也只能维持在每小时二十公里左右的速度,更不要说在行进间射击了。
最让吴畏觉得失败的是,他的这些车辆完全没有互换性,甚至没有构造完全相同的两辆车。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车辆的自重才会从八吨多到九吨之间完全没有一个准确数值。
就是这支看起来错漏百出的装甲部队,第一次集中使用时仍然给南俄士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在极度的恐慌之下,这些士兵们甚至忘记了抵抗,只顾着疯狂逃命。
吴畏所在的车辆是一辆专门制造的指挥车,与其他履带式装甲车不同的地方是拆除了原配的三十毫米滑膛炮,自然也没有备弹。增加后的车内空间可以多容纳两个人。
除了指挥车,其它装甲车都配有一门三十毫米滑膛炮,一挺航向机枪和一挺并列机枪。
车内定员三人,分为驾驶员、机炮手和车长。
与吴畏曾经熟悉的配置不同,这种装甲车的主要火力并不是滑膛炮,而是两挺机枪。机炮手和车长分别掌握其中之一。
在必要的时候,驾驶员也可以操纵航向机枪,但是并列机枪必须有单人操作。此时吴畏就把持着自己车上的并列机枪,向着在黑暗中豕突狼奔的敌方士兵射击。
所谓的并列机枪基本就是等比例放大后增加水冷部件的冲锋枪,最初设计的时候,俄国设计人员希望使用通用的弹斗供弹方式,但是被吴畏否决了,改成更加复杂、效率更低的,帆布弹链。吴畏可不希望自己车上的机枪只能在静止状态下射击。
眼看着轻松突破了敌军的正面防线,吴畏并没有惊喜的感觉。他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在突然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的情况下,如果还要陷入苦战,那简直就是侮辱穿越者的智商了,他蹲下身来,把身子缩回到车内,向驾驶员大声喊道:“保持方向,前进五百米后向右转。”
驾驶员含糊的答应了一声,为了降低重心,这些在敌人眼中高大威猛的车辆,驾驶员的位置其实很低,视野更是糟糕。
而且吴畏想当然的在装甲前部使用了倾斜的防弹设计,这就更进一步增加了驾驶员的盲点,再加上车内并没有码速表这一类的东西,所谓的五百米对于驾驶员来说完全没有参考意义。
事实上,如果吴畏想要转弯的话,只要用脚去踩驾驶员的左肩或者右肩就足够了。
完全有理由认为,吴畏的这个额外提醒毫无意义,只是他此时过于兴奋的一个表现。
第570章第七十八莫斯科保卫战六
说吴畏有些兴奋过度并不算说错。昨晚很多人见证了吕兰清进到吴畏的房间里后就再没有出来。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用中过箭的膝盖想,也能知道会有什事发生。
而且俄国人的建筑物虽然没有豆腐渣的说法,但是隔音水平也就强差人意,不知道的时候还能蒙混过去,知道结果再逆推过程,再没有印证不了的事情。
也不知道这种传说中的补魔手段是不是真的有效,反正吴畏现在是全状态回复,蓝红全满,无论精气神都好得不得了。
突破正面防御阵地后,天边开始泛起朝霞,黑暗逐渐消退。
吴畏回头看了看,发现身后的装甲车辆稀稀拉拉的排成一个松散的队形已经追上来了。他甚至可以看到第二辆车上齐铁柱那张满脸油烟的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