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她有些烦恼的补充道:“但是这件事必须由沙皇来宣布,你得等到阿列克谢继位了。”
说到这里,她无意中流露出向往的神色,显然在憧憬着自己退位成为皇太后之后的生活。
吴畏呆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看着叶卡捷琳娜柔声说道:“关于这个,也许还有另外的办法。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先解决掉基辅的问题吧,毕竟,留给我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随着俄国国内战局的明朗化,战争过程也会逐渐被世界各国得知,也许欧洲国家还要花一些时间也才能反应过来,但是共和国内部,肯定一眼就能从装甲部队的使用上面看出吴畏的痕迹。到了那个时候,应该就是吴畏应召回国的时候了。
毕竟国内的那些人对吴畏再心存忌惮,也不可能让他放手建设邻国的军队。
第598章战争与和平四
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仅仅停留了两天,然后就不顾旅途劳累,启程前往基辅。在路上与专门赶来迎接的谢苗汇合。
看到跟随叶卡捷琳娜一起行动的吴畏,谢苗明显有些惊讶,显然他认为吴畏应该留在莫斯科训练第一军。事实上不知是谢苗,整个西进集群都指望着吴畏的第一军来打开波多尔高原的通路。
吴畏当然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很显然在政治敏感性方面,谢苗远远比不上龙德施泰特。至少吴畏相信龙德施泰特在听说叶卡捷琳娜前来基辅的消息后,肯定就能猜到自己会随行。
“我得确保你们能够兑现承诺。”吴畏向谢苗解释道。
谢苗愣了一下,愕然问道:“这个时机对吗?”
“还有什么比统一全国更适合成为王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呢?”吴畏反问道。
“可是。”谢苗迟疑道:“你确定那些人不会反对?”
“这种事谁能确定呢?”吴畏说道:“然并卵,我把他们都留在莫斯科了。”
他很认真的看着谢苗,“你觉得龙德施泰特的态度是什么?”
其实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也是他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吴畏口中的承诺是指当初他答应替龙德施泰特和谢苗背黑锅时,与两个人交换的条件。
那一次他同意替两个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将领承担起放纵亚历山大四世的责任,交换条件就是拥护叶卡捷琳娜成为新的沙皇。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建议,无论是保皇党人还是俄共成员,他们都可以拥有自己拥戴叶卡捷琳娜的理由,但是这些理由用在,让叶卡捷琳娜成为新沙皇上面,都不充足。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叶卡捷琳娜不是俄国人,她来自巴伐利亚。很多保皇党人支持的其实是阿列克谢。
作为保皇党的中坚力量,谢苗其实是有限支持吴畏的建议的,阿列克谢太年轻,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比不上叶卡捷琳。而且最重要的是,叶卡捷琳娜此时已经证明了自己统治一个国家的能力。
所以谢苗并没有反对吴畏的提议,只是要求叶卡捷琳娜会把皇位传给阿列克谢。
而在这件事,本来应该表现出强硬立场的龙德施泰特反而很痛快的同意了。吴畏很难猜到他的真实意图,只能模糊的感觉到,龙德施泰特应该属于立宪派,所以如果必须有一个沙皇的话,他更愿意选择政治观念更加开放灵活的叶卡捷琳娜。
正是因为弄不清龙德施泰特想法。所以吴畏并不觉得龙德施泰特在这种大事上能够做到言出必诺,他放下正在紧张训练的第一军,亲自跟随叶卡捷琳娜前往基辅,也是为了和谢苗共同压制龙德施泰特。
谢苗的智商毕竟不低,立刻明白了吴畏的意思,他点了点头,“你的装甲部队和我的骑兵足够了。”
事实上,还有一点两个人心知肚明,此时保护叶卡捷琳娜西进的部队,主要来自西伯利亚集群,那是谢苗的老部队,而龙德施泰特的嫡系部队此时则主要集中在波多尔高原一线,双方力量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已经发生了逆转。这也是谢苗信心的来源。
但是面对这件大事,谢苗仍然有些信心不足,他迟疑了一下,终于问道:“皇后的意思呢?”
“皇后不需要有意思。”吴畏冷冷说道:“如果这一段历史需要坏人,那就让我们来当好了。”
三天后,叶卡捷琳娜的前锋到达基辅城外,与守城部队取得了联系。
第二天,当吴畏率领的装甲团在步兵的掩护下,出现在基辅城外,并摆出进攻的姿势后,亚历山大四世终于命人送出投降与退位诏书,并在当天晚上出城来见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倒也没有难为自己的前小叔子。要说起来,她和尼古拉二世的感情其实很不错,要不是尼古拉二世阴差阳错的被刺杀,也许她现在仍然在克里姆林宫中安静的享受着皇后的生活,只是偶尔在午后的闲暇时间里想起赤塔车站中那个英勇的身影。
也许是为了照顾亚历山大四世的面子,投降仪式称得上简陋,草草结束之后,叶卡捷琳娜带着随行的阿列克谢皇子和两位公主以家宴宴请了退位的前沙皇。
第二天,在全面接过了基辅城内的防卫后,叶卡捷琳娜正式进入基辅城内,宣告持续两年的俄国内战以北方政府的胜利告终。
曾经以俄国正统自居的南方政府,除了尼古拉大公流亡法国外,重要人物全部跟随亚历山大四世向叶卡捷琳娜投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