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吴畏到黑龙江的时候,黑龙江省长就根本没露面,只当没听说过他。这位省长是萧逸之的学生,说起来萧总理下台还有吴畏一份功劳,有意见当然正常,吴畏也只当不知道。
至于吉林省长就比较苦逼,本来吉林在东北四省里面积就最小,经济也不行,偏偏驻防的二十八师是东北四个师里最强大的,在王启年的经营下,二十八师的地盘如同铁桶一样,吉林省政府也只能仰人鼻息,主动拜会吴畏也算是习惯使然。
但是奉天省长张云辉就不一样,这老先生算前清名宿,同窗门人遍布国内。又在奉天经营日久,在整个北方说句话都是有份量的。这辈子除了被吴畏收拾那次,就没走过下风。
于澄海在奉天的时候,还能仗着资历和张云辉分庭抗礼,郭凯森当年血战辽阳的时候还只是个连长,资历论不起来。来了之后根本不够看,有的时候连张云辉的影子都见不着。
这样的人物居然会主动来拜见吴畏,当然也算一件大事。
吴畏和张云辉当年借着于靖被退婚的机会套上了交情,陆一师在奉天的时候多承关照,现在陆一师的后勤部门还能留在旅顺也和张云辉的照拂分不开。塞舍尔造船厂和发动机厂也都在奉天境内,所以吴畏当然要给张云辉面子。
两个人都是刻意结交,绝对的相乐融融。
百忙当中,吴畏还抽空去了塞舍尔造船厂,见到了贝尔特朗厂长。
这位加西亚厂长不愧是技术宅男本色,见到吴畏这位二老板出现在眼前,首先想到的不是解释为什么上次没有给吴畏调集到足够数量的发动机,反而拉住吴畏要他解释苦思良久的技术问题。
像他这样的技术大牛提出的问题,就算是吴畏有一百多年的经验累计,也一样没有随口解决的可能。
所以两个人只能交换了一下意见,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吴畏随口问起工厂的生产情况。
这一问让吴畏大吃一惊,塞舍尔造船厂此时竟然正在建造一艘战列舰。
吴畏一直都知道塞舍尔造船厂的建造能力不凡,杜迪夫人从欧洲各国网锣来的造舰人才几乎都集中到了这里。但是造船厂落成的时间毕竟不长,按着吴畏的经验,这么大的厂子从落成到形成设计能力,花上几年的时间并不稀奇。
所以他完全没有想到,这里竟然已经开始建造两万吨级的汽轮机动力战列舰。
贝尔特朗完全理解吴畏的担心,但是他向吴畏表示,塞舍尔厂已经完全具备了建造两万吨级战列舰的能力,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第一艘蒸汽轮机动力的舰船性能表现如何。
事实上这艘巨舰的动力机构现在还在论证阶段,贝尔特朗组织了发动机厂里的大部分工程师进行攻关,就希望不会拖慢战列舰的建造进度。
所以贝尔特朗才会对吴畏的到来表现得这么高兴。要不然以他的性格,这么紧张的时候哪有工夫搭理老板?
于是吴上将只好很苦逼的熬夜和工程师们一起讨论生产细节,进行技术革新。唯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贝尔特朗已经意识到巨舰大炮可能带来的技术变革,至少这艘战舰不出一出厂就落伍。
因为全力攻关燃气轮机的原因,塞舍尔厂的航空发动机改进工作已经陷入停顿,吴畏想了半天,决定顺其自然,让无畏舰时代再多风光两天,毕竟他还没机会和马卡洛夫谈空射鱼雷的事情,也不急着出战轰。
第613章汉阳厂的卡车
到了奉天,就有铁路直达北京了,所以吴畏直接请张云辉派人与铁道部联系,给他的装甲部队申请车皮。
装甲部队在这个时代算是一个新鲜事物,估计铁道部从来没有承揽过些类似的任务,所以吴畏直接就在申请过程中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说起来铁道部还是很给吴畏的面子,只让吴畏等了四天,还没来得及看第一台燃气轮机落成,第一批车皮就已经被调了过来,和这些车陂同时到达的还有铁道部部长铁道部的孙部长。
不过这一次吴畏也终于算是见识到了铁路部门低下的效率,就算是孙部长就在现场的情况下,整个调度过程仍然一片混乱。
对此孙部长不禁大光其火,当场拍桌子要借吴畏的枪枪毙几个不得力的官员。
吴畏对这位以嘴炮出名的孙部长的性格略有耳闻,知道这人实在是个真心做事情的,只不过性格有些粗疏,所以有个大炮的绰号。
既然了解孙部长的性格,吴畏自然就不会把他的话当真,反而笑着给孙部长讲了一个自己穿越前听过的笑话。
他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国内的铁路号称半军事化,规章条目繁杂到只要有需要,无论做什么都可以随时找出有关的禁止条例的程度。但是在这么严密的规章制度下,铁路内部照样机构臃肿,人浮于世。于是有人说铁路部门只有员工军事化,干部不军事化,放在一起所以才叫半军事化。
吴畏这个说法算是在孙部长的面前告了铁路部门的全体官员一状,得罪的人相当不少。不过他也并不在意这种事,到了他现在这个地位,已经不在乎自己会不会得罪这种办事人员,反而要别人在乎会不会得罪他了?有资格让他考虑一下的人实在不多,叶知秋算是其中一个。
其实如果可以,吴畏真不愿意使用铁路这种运输方式运输自己的部队,至少是不愿意使用现在这种状态的铁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