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车间150名!要求女性,16——50岁,身体健康、不会可培训,月薪€100”
“钳工、机床操作工30名!要求男性,18——50岁,身体健康、可学徒,学徒工月薪月薪€80,正式工€260。”
……
钳工、机床操作工和服装加工车间的学徒工不同,前者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独立操作,而后者一天甚至半天就能够完全熟练,因此钳工、机床操作的学徒工才会低于服装加工车间的学徒工。
当这些工作岗位挂出来的那一刻,整个埃塞尔德市都有些沸腾,因为他们从没有想过会拥有这么高的工资,讨论、惊呼让整个市中心乱成一团。
埃塞尔德市并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因此工资的调控对于本地一些工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说本地仅有的那些工业都已经没有主人,处于国家接管状态。
工业无疑是很赚钱的,掌控这些的都是那些组织头目的家人和亲戚,埃塞尔德市回到诺德公国的掌控当中,这些自然归为国有。
一些相符合的车间被出售给来自诺德的商人,不过他们为此需要付出的是听从政府的话,最起码薪水上就是政府帮着这群本地人争取来的,否则他们给予几十欧元都有可能。
诺德的商人们也都聪明,如果政府不给予他们好处,强硬要求他们那样做,他们敢于拒绝?要知道诺德真正的核心都在皇室的掌控当中,有他们这些小公司、小车间同没有也并无大碍,换一个人照样玩得转。
难得有这样讨好政府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拒绝?提高本地的人工价格不说,这些商人还联合起来帮着政府提升本地的发展,捐钱捐物很是积极。
埃塞尔德市如果全是一群诺德商人也不合适,现在没有关系,时间一长本地难免会有一些抗拒心理,因此给予本地居民一些机会也理所应当。
价值三千万欧元的服装加工贸易是埃塞尔德市分配到的资源,除去一部分给予诺德而来的商人,其余的两千万欧元将全部分配给本地。银行提供贷款、政府提供合同和帮着购买器械,如果有大胆的,那么只需要负责招募工人即可。
当然这些政府并没有发出公告,只是说明诺德皇家银行埃塞尔德市分行将会提供贷款,利息很低,希望本地居民抓紧机会。
胆大有眼光的人自然不少,除去两名生活在这里的美国人被拒绝贷款,其他的十几位本地居民全部成功获得一万至三十万欧元不等的贷款。
这里面有三位妇女,其他的全部是男性,而准备从事服装加工的只有五家,对此埃塞尔德市政府也有些为难,毕竟从事其他行业的还需要帮着他们找贸易合同,虽然不难,但是也需要来回奔波。
当约瑟夫来到埃塞尔德市的时候,真个埃塞尔德市已经迈进蒸蒸日上的生活,这些本地居民每天想的最多的不是如何活下去,而是赚钱、给妻子儿女买国营超市里的精美玩具、漂亮衣服。
国营超市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诺德的物品运输到这里不容易,凭借个人的力量很难产生利润,毕竟埃塞尔德市太穷,购买得起居民少之又少。国营超市可以在附近城镇进行随意调控,因此也会有一些损失,但是相对而言要少太多太多。
整个西撒哈拉深处的城镇,看在约瑟夫的眼中就如同此时的华夏一般,供销社是主要货物的售卖地点,一辆自行车、一块巧克力都是稀罕的东西。
第一百六十六章 诺德议员
埃塞尔德市的自行车并不是很多,同时这里的普通轿车也不多,尤其是布加迪、法拉利这样的底盘比较低的跑车系列。
并不是说埃塞尔德市就没有富豪,毕竟从诺德过来的这些商人虽然在诺德排不到前列,可是身家也有几百、上千万欧元,豪车他们还是没有问题的。可西撒哈拉行省并不适合这些豪车,唯独吉普、皮卡这样大功率的车辆比较受欢迎。
尤其是皮卡,既能够装东西跑起来速度也不慢,简直是西撒哈拉行省公民的最爱,最起码采访每一位居民,他们最想拥有的交通工具就是皮卡。
来到埃塞尔德市约瑟夫没有公布自己的身份,虽然身边有一些黑衣警卫,但是在其他人的眼中都误会他是诺德而来的富商,没有人看出他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行走在有些萧瑟的街道上,约瑟夫期待着这里的繁荣。萧瑟并非是因为经济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是城市太大、人口太少。
埃塞尔德市大约有居民六万余口,而这里的建设是按照十万、二十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建设的,街道足足能够并排跑十辆车、30余米宽。
街道上随处看到一身汗衫、宽松裤子搭配的青壮年,这是刚刚下工准备回家的人,手里有点闲钱的会去街道旁的国营超市买点东西,没钱的有一些也愿意逛一逛,因为这会让他们增加工作的**。
约瑟夫带着一位警卫也来到超市,这里没有站在门口的侍应生,哪怕是服务人员也不多,就几位介绍人员和一名收银员。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军管还没有结束,街道上时不时的能够看到武装直升机巡逻。
“一瓶,白酒!”
收银员面前一位二十余岁的本地青年用不熟练的法语说着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停顿一下收银员才听明白,随后朝自己身后一指,意思是购买哪一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