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蒯越、尹籍两人不堪受辱,本欲寻死,不过两人的想法却被郭淮早已猜得,教文丑以刘禅相逼,文丑依从,蒯越、尹籍虽大骂文丑卑鄙,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次日,在临贺郡衙内,文丑正与郭淮商议,只听文丑问道:“那诸葛亮果真会来救这刘阿斗耶?”
“禀将军,诸葛亮有鬼神莫测之智,绝非寻常之辈,我听蜀人俘虏言道,蒯越前番曾有言,只需拖延些许时日,诸葛亮必然赶到来援!”
“此下刘阿斗虽已被我大晋所擒,但一日未除诸葛亮此人,我等尚不能掉以轻心,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将军且依计行事,纵是不然,也可求个安心,只要将刘阿斗押到长安,到那时,诸葛亮纵有经天纬地之能,亦无力回天矣!”
郭淮剑目烁烁,文丑闻言,手缕长须,微微颔首,说来,文丑此下虽攻破了临贺,但要取吴南之地,还需等候张辽的三万兵马。
而早前文丑已遣王双赶往通报,想必张辽不久便能率兵赶来,在此之前,不宜轻举妄动。
文丑念头一定,不过还是带着几分虑色,与郭淮言道:“伯济所言有理,但那诸葛亮才谋百出,只恐不会轻易入局!”
“将军不必多虑,诸葛亮才智极高,我料必然瞒不过他,不过他却又是忠义之士,兼之身旁还有那性如烈火的张飞老匹夫,纵知是龙潭虎穴,亦会来闯,我等只需等其自投罗便是!”
郭淮剑目晶亮,文丑听了,心头大定,再无疑虑,颔首应道:“善!如此本将军便在这交州一带,布下天罗地网,只要将那诸葛亮、张飞擒住,残蜀便再翻身之机也!”
文丑说罢,遂征集麾下精锐兵马,在临贺、始安一带密布暗哨,而文丑亦教郭淮引一部精兵,取小径暗中跟随姜维一行人,以备万一。
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增变数
且说姜维引兵正是赶路,刘禅虽为俘虏,但文丑却不欲辱之,特安排一架马车,让刘禅在内歇息。
而在早前,姜维早与文丑、郭淮等人有过商议,一路极为谨慎,少有歇息,也是奇怪,这一路下来,风平浪静,却似是暴风雨来前的宁静。
至于郭淮,则引精兵在小径追随,一路也是极为谨慎,两日后,姜维将到始安城,只要过了始安城,便可进入川地,到时便有己军大部人马接应。
而就在这数日之间,临贺城外东南处,发觉有一部大约六、七百人的兵马正迤逦行军,望始安赶去,同时,有不少晋军斥候被袭杀。
文丑听报脸色大变,料想定是诸葛亮所引兵众,急欲起兵亲自追袭,又教数员心腹将士通报郭淮、姜维,教其提备。
就在文丑点齐兵马,准备出击时,又有斥候来报,城东之处,忽有大量交州异族。
异变突起,文丑脸色剧变,临贺城屯有大量辎重、军器,不容有失,沉思良久之后,文丑不敢轻举妄动,遂又教一队兵众,赶往报之郭淮、姜维,教其务必要小心提备。
文丑调拨已定,遂教城内兵众严加警戒,对于城内受降的吴人、交州异族,各是派遣精细将校密切监视。
在临贺东门外,率兵赶来的正是诸葛恪,原来诸葛恪回到交州后,凭着其在交州异族中的民望,与各交州大族商议,欲要暗取交州。割据一方。
诸葛恪年纪虽幼。但野心极大。若是东吴无乱事,诸葛恪自然甘愿为臣,不过,此下东吴国将难保,诸葛恪野心一起,便欲图谋交州。
当然,诸葛恪也早就思定退路,倘若孙权能于吴北击退曹操。他便立即摆出臣子的姿态,听从孙权调遣,若之不然,他便据守交州,凭借交州险峻地势,成一方雄主。
只是诸葛恪打得算盘虽好,却忽然听得北晋出兵来伐,已攻破了始安,刘禅等人逃往临贺。
诸葛恪闻此,勃然色变。惊慌不已,各交州大族的族长也是深惧晋军。就在这时,诸葛亮忽遣其麾下主薄雅丹来见。
雅丹依诸葛亮的吩咐,先向诸葛恪表明利害,言北晋贼子狼子野心,对异族残暴不仁,若得之交州,交州之民,只会为奴为婢,受之奴役。
当然,诸葛恪对此却是不信,毕竟在西凉、并州两地的羌胡百姓,皆服王化,多年已未生事。
这时,雅丹告之诸葛恪,以他如此年纪,兼之又是东吴之臣,纵是愿投于北晋麾下,亦难受吕布重用,顶多便是许以一太守之职。
而此下,诸葛恪在交州尽得民望,若是登高一呼,必得拥护,割地为王,不在话下。
至于北晋初得川地不久,又要提防曹魏,必不会派重兵来取,若有万一,只要他据险而守,北晋军便难以入得交州。
诸葛恪听了甚为动心,雅丹趁热打铁,遂取出一封书信,交予诸葛恪,诸葛恪心知必是其叔父诸葛亮所写,连忙取来,拆而观之。
果然,此封书信正是诸葛亮所写,诸葛亮先是对诸葛恪的才能大赞一番,然后言明利弊,欲要与诸葛恪为盟,共抗北晋。
待击退北晋后,便联合共取吴南之地,共举大业,诸葛恪看罢,先教雅丹离开,思索一夜后,最终答应了与蜀汉为盟。
雅丹见诸葛恪答应,遂又取出一封文书,交予诸葛恪,信中言,临贺城固若金汤,北晋军一时半刻难以攻克,教诸葛恪可速征兵马,望临贺赶援,以为外援,即时内外呼应,要击退北晋贼子,自然不在话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