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全部据有江东的孙策,在听闻吕布出兵徐州北部的消息后,急忙召集谋臣武将,商议打过长江,报往日之仇。
世事无常,出兵前夕,孙策在丹徒山上打猎,却遭遇刺客刺杀,血流满面,伤势极重。
原来孙策在夺取江东的过程中,手段过于粗暴,得罪了不少江东大族,这些江东大族失势之后,不敢明面上反对孙策,却暗中派刺客对孙策展开刺杀,因而有了丹徒这一幕。
主帅重伤,出兵淮南的计划只能暂时终止,或许天要亡孙策,孙策重伤之后不能发怒,结果在城楼宴饮的时候,遇到江湖术士于吉招摇过市,这于吉备受百姓推崇,就连孙策身边的将领,官员也多有深信者。
孙策是实力崇拜者,他怎么会相信鬼神之说呢,于吉大摇大摆的蛊惑人心,让他大为恼火,盛怒之下,孙策直接让人将于吉打入大牢。
众人见于吉下狱,纷纷来劝,这更让孙策愤怒,孙策不顾金疮迸裂,在一片反对声中,强行将于吉斩杀。
多次发怒,导致孙策的伤势越来越重,感觉自己命不久矣的孙策,招来张昭,周瑜和孙权,将江东大业交接给幼弟孙权,然后嘱托张昭和周瑜尽心辅佐。
在留下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后,小霸王孙策魂归天际。
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吕布,心中震惊不已,他本以为由于他的出现历史改变,许多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将不会再发生,结果孙策还是死了,看来三国还是会按照历史轨迹运行,只不过会出现一些局部改变而已。
考虑到未来战略的需要,吕布决定主动示好孙权,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承认孙权政权。
历史上,孙权尽管按着孙策的旨意接手江东大业,但还是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觉得江东之主应该由孙策的儿子来继承。
面对众多的非议之声,孙策展现出了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在对孙氏老臣进行雷厉风行的镇压和安抚后,终于坐稳江东之主的宝座。
现今,孙策虽然没有娶到大乔,但依旧已经成婚生子,因而孙权还需要面对众人对他继承合理性的质疑。
基于这一点,吕布第一时间派出使者鲁肃,前往江东拜见孙权。
步入江东朝堂,鲁肃看到堂内众人依旧处于对孙策早亡的悲痛当中。
感受着主位上那碧眼少年,全身散发出来的英气,鲁肃先是代表吕布,很沉痛的表达了对孙策早夭的惋惜,接着鲁肃不卑不亢的表达了,吕布对孙权继任江东之主的尊重与认可,同时提出要比江东握手言和。
对于鲁肃的来意,众人感到奇怪,因为孙吕之间大战了数次,如今江东易主,局势不稳,按理说,吕布应该趁机打过江东才对,同时他们还奇怪为何吕布会如此热心,第一时间来江东支持孙权继位,难道这中间有什么猫腻?
孙权心中也同样疑惑,不过既然吕布主动向自己示好,愿意与江东握手言和,这对他稳固江东局势是件好事。
想不通吕布来使的深层含义,次日,孙权再一次召见了鲁肃,并安张昭和周瑜陪同。
第七十六章 支招孙权,前往汝南
鲁肃听闻孙权相召,遂匆匆赶来面见孙权,入了内室,鲁肃发现里面除了孙权,还有两人,一人是昔日好友周瑜,一人是江东文臣之首张昭。
四人叙礼已毕,张昭问道:“子敬此来到底所谓何事?恐怕不只是给吾兄吊唁,给权摇旗助威这么简单吧?”
鲁肃答道:“肃此来目的有三,其一是,给小霸王吊唁,其二是结连江东,与江东握手联合,其三则是受主公之托,给将军送份薄礼。”
听鲁肃说到送礼,孙权,周瑜,张昭三人顿觉疑惑,相互对视一眼,然后摇了摇头。
周瑜先是打量了鲁肃一番,然后问道:“子敬所说的礼物何在,怎么没有看到呢?”
鲁肃用手指了指脑袋,然后说道:“这个礼物在这里!”
“哦,那是什么礼物?”孙权很感兴趣地问道。
鲁肃口中吐出四个字:“鼎”“足”“江”“东”!
听到鼎足江东四个字,三人眼中,精芒闪过,只听孙权说道:“请试言之!”
鲁肃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孙权道:“汉室可以复兴否?曹操可以卒除否?”
孙权想了想答道:“汉室可复兴,曹操可卒除,只是不知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
鲁肃接着道:“肃私下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即使曹操去了,还有袁绍在,我家主公建议将军,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现在北方战乱峰起,将军应该剿除黄祖,进而讨伐刘表,全据长江,据险而守,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鲁肃说完便端起茶杯,慢慢品茶,然后观察众人的脸色,显然,孙权,张昭,周瑜三人被鲁肃说的话震得不轻。
他们没有想到一直困恼江东众人的发展战略问题,竟然被鲁肃轻易解决了,听鲁肃的口气,这个建议似乎还是吕布特意交代鲁肃传达给他们的。
此时三人脑中出现一个疑问,那就是吕布为什么这么好心?毕竟孙权强大了,对同为诸侯的吕布来说,表面上这并不是件好事!
其实,鲁肃刚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也大为不解,只有吕布自己心中明白,孙权的强大是为了牵制刘大耳朵和曹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