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遂复投一个眼色与诸葛亮,诸葛亮神色一凝,遂而又道。
“既有此封文书,可证实大公子先前所言乃是事实,兹事体大,孔明不得不得罪,还望大公子莫要介怀!”
“先生不必多言,此乃关乎荆州正统,先生如此谨慎,亦是情有所原!”
诸葛亮施礼赔罪,刘琦连忙回礼,诸葛亮随即又道:“我主深受刘荆州大恩,两人又是血脉兄弟,岂能见荆州将乱,而坐视不管,孔明恳请主公出兵襄阳,相助大公子,位登荆州正统!”
刘备听言,却是露出几分不忍为难之色,出言而道:“孔明误会我意,我非欲出兵荆州,而是望携贤侄亲自赶往荆州,先稳大局,向荆州众臣诉说景升兄之意,以免政纲落于蔡氏之手!”
“万万不可!蔡氏手握重权,主公若不带一兵一卒,亲身赶往,必遭其害!”
“可若我出兵而进,难免会有战事,即时荆州百姓必遭战祸,生灵涂炭,我实乃不忍!我宁死,亦不忍作祸害百姓之事!”
刘备脸色一正,这话可谓说得义正言辞,诸葛亮脸色连连变化,心中连起涟漪,刘备这般仁义,诸葛亮更为确信他乃爱民仁主。
其实诸葛亮投于刘备麾下,心想知人知面易,可知心却难!他唯恐刘备是那虚伪之徒,一直不敢倾力而助,而经过近半年的相处,诸葛亮渐渐确认刘备是他心中的明主之选。
诸葛亮心中思虑暂且不说,此时诸葛亮闻得刘备所言,故装无奈,叹息道:“如此且再作商议!”
刘琦见状,连连相劝,刘备却是心意坚定,不肯听劝,他态度明确,若往荆州,必不带兵马!
但若刘备不带兵马,诸葛亮亦不肯让刘备冒险,刘琦无可奈何,只好暗里干着急。
之后,关、张二人闻之此事,觉得这是夺取荆州的大好时机,两人乃刘备结义兄弟,当望刘备能取荆州为根基,两人速来寻刘备,却反而被刘备怒叱一番,羞愧离去。
关、张二人见劝不得刘备,想诸葛亮多谋,刘备素来对其言听计从,故而来寻诸葛亮商议。
诸葛亮却是不急,轻抚鹅毛扇,轻声说道:“两位将军不必急躁,且等二人,即时主公必愿取荆州!”
诸葛亮淡言而道,关羽、张飞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却见诸葛亮那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样子,两人齐声问道。
“军师所言,是哪二人?”
“天机不可泄露!”
诸葛亮嘴角微微上翘,甚是神秘地轻笑,迈步离开,关、张两人相视一眼,他俩早已习惯诸葛亮这般神秘,不过诸葛亮既是这般笃定,也就说明如今时局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
关、张二人心中大定,想着诸葛亮有言,刘备不久必取荆州,亦是兴奋无比,两人各自回去,操练兵马,等待战事。
这边刘备踌躇不定,刘琦眼见时日一天一天过去,正急得如火烧眉头之时,忽然,蒯越、蒯良带着一队从人来到了荆州。
蒯越、蒯良兄弟二人,才学韬略皆乃上乘,一为荆州别驾,管辖政务,一乃荆州军师,负责出谋划策,行兵作战之军事,两兄弟可谓是荆州文士谋臣之首,深受刘表重用。
时下关、张正与诸葛亮商议不久即将而来的战事,忽闻荆州有人来见,诸葛亮淡然一笑,向关、张说道。
“这必是蒯良、蒯越兄弟二人来见,万事济也!二位将军,快随我去见主公,稍后你等莫要多言,可看我眼色行事,我眼色一起,你等便如此如此!”
诸葛亮与关、张二人交代一番,二人连连颔首,当下谨记,随后,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赶至校场大帐。
刚是近帐,便是听得,蒯良、蒯越兄弟二人在宣告文书,那两封文书的内容竟是刘表有令,要调离刘备出征豫章仅剩的万余兵马,同时又暂免刘琦江夏郡守之职,要其立刻赶回襄阳,守候在旁。
第二百一十六章 荆州之变(四)
张飞一听,顿时怒火上涌,作势就要大骂,关羽立马阻止,示意其先看诸葛亮如何处理,不要轻举妄动,误了大事,张飞猛地一咬牙,先是忍住。
而刘备、刘琦闻言却是脸色大变,愣了好一阵,才接过文书,此时诸葛亮迈步走入,关羽、张飞两人一左一右地在背后跟随。
“呵呵……两位大人长途奔波,定是疲倦,我已派人在城内打扫一处干净宅院,还请两位大人先去歇息,待今夜宴席设好,再请两位大人饮宴!”
诸葛亮轻笑作礼而道,蒯越、蒯良两人眉头一皱,两人神色各不相同,蒯越双目凝重,似有心事,欲言又止,而蒯良眼眸内有着一种莫名的痛苦之色,同时好似有所顾虑,不愿多留在江夏。
诸葛亮将两人神情变化都看在眼里,不等蒯越、蒯良回答,便令左右安排,蒯越、蒯良不好拒绝,向刘备告辞后,便随兵士而去。
蒯越、蒯良刚是离开,刘琦再也忍不住急色,跪地向刘备而道:“叔父!我父必不可能颁发这等文书,这两封文书必是那蔡瑁令人所写!想必我父此时已遭其控制,叔父若再不出兵,后悔何及啊!?”
刘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向刘琦说道:“蒯越、蒯良皆是荆州重臣,此兄弟二人,皆是荆州名士,此番由他兄弟二人传讯,这岂会有假?更何况你乃人子,眼下我兄危在旦夕,你回去守候亦是合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