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烽火归途_凛冽时雨【完结】(100)

  就这样,日军营造的地堡一连被王为本爆破了五六个。日军的火力出现很大的漏洞,将士们顺着这个漏洞冲了过去,爆破了其它地堡,杀进密支那。

  部队虽成功攻入市区,但战斗并未结束。日军利用各个房屋,街道,地道,与驻印军死战到底。阵地反复争夺,双方伤亡都很大。

  此次总攻后,水上部队的兵力减少到大约1500人,因弹药奇缺,火炮射击已限制在每天6发以下,手榴弹每人只发两枚,战斗中多采用白刃格斗。为了补充兵员,水上令情报主任八江正吉中尉率5人冒雨溜出密支那,在瓦扎找到第2野战医院分院,指挥约400名伤病员,突破重重封锁,与守备队主力会合。

  然而这几百名伤兵无异于饮鸩止渴,至7月下旬,水上部队减少到1200人,阵地设施几乎遭到彻底破坏,第一线官兵已处于毫无掩护、完全暴露的状态。战壕积满雨水,官兵们浸泡在齐腰深的水中。日本33军本多才政中将获悉密支那守备队的命运危殆,决定向水上及守备队颁发嘉奖状,但侦察机无法飞临密支那上空,只好以电报传达。

  8月3日,经过20天的激战,驻印军占领了整个市区。

  1944年8月4日黎明,退守伊洛瓦底江东岸水上源藏少将见大势已去,随即下达了一份亲笔命令:“命幸存下来的士兵渡江逃生。”

  同时,向第33军司令宫和方面军司令官拍发了如下电报:一、因下官指挥不力,终未能确保密支那,致使陷入敌军之手,深感歉疚;二、伤员排除万难已乘木筏顺伊洛瓦底江而下,祈求在八莫给与救助。在安排完一切后,水上源藏决心以断送自己的生命,使逃脱死亡的官兵免受追究。遂于农他隆东岸的一棵树下,用手枪自尽。

  自此,历时90多天的密支那战役,以中美联军胜利告终,号称“不败之军”的日军第18师团灭亡。密支那也成为日军在亚洲战场,仅有的三块“玉碎”地之一。咱们管着叫全部歼灭。

  此役共击毙日军官兵3000余人,生俘69人,逃脱的日军800余人也全部带伤病。自5月17日至8月3日中美突击队共伤亡6000余人,完全是以消耗战赢取的胜利,这也是驻印军伤亡最大的一次战斗。

  密支那战役的胜利,是亚洲战场上战略转折性的胜利。它的胜利注定了日军将在缅甸失败的下场,也使得后面的中印公路可以加速修建,与国内的滇缅公路连接,指日可待。

  42年,远征军第一次出征的时候,戴安澜曾经说过:“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只盛举!”然而戴安澜将军在也无法看到今天的胜利,他的这个愿望,在他牺牲两年后,由他的安徽同乡,孙立人实现了。

  就在驻印军在密支那和日军鏖战的时候,滇西远征军也向腾冲发起进攻。

  第七十七章 光复腾冲

  腾冲古名腾越,1942年5月,远征军在缅甸溃败而归。惊慌失措的腾冲守军不战而逃,日军沿着滇缅公路,不费一枪一弹,仅用200人就占领了这座古城。

  当初国民党部队撤得容易,想要重新占领这里可就难了。腾冲地处山区,石料丰富,居民盖房子都用石头,城墙也是用石头砌起来的。

  在占领腾冲的两年间,日军利用这座石城的城墙,把它修做成一座坚固的堡垒。且城外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奉命死守至10月底以待援军到来。

  远征军将士经过22天的血战,终于兵临腾冲城下。

  见高黎贡山已被远征军攻破,驻守在这里的56师团第148联队,在藏重康美大佐的率领下,誓与腾冲共存亡。

  1944年7月下旬,远征军198师等部队,向腾冲城周边的日军阵地发起总攻。几天后,城外来凤山日军不敌,全部撤往城中,打算在这坚固的大堡垒中死守到底。

  而198师师长叶佩高,并没有让部队立刻进攻。他命部队休息整顿,然后带着工兵营找到一处陡峭的山壁。干什么?练习凿墙。

  一个星期后,飞虎队出击,此时,制空权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所以轰炸机一出动,日军只有挨打的份。

  每当飞虎队对腾冲轰炸时,日军就躲着不出来,工兵营就趁机凿墙,炮兵也在拼命**。有飞机和炮弹的掩护,工兵营凿墙,日军根本就听不见。飞机撤退,他们就跟着撤退。

  一连几天,工兵营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城墙底下凿出一个大洞,然后在里面安装进炸药。

  随着一声巨响,城墙一角被炸塌,远征军将士顺着塌陷的城角涌进城去。

  一个城角被攻陷,整个城就完了。前锋部队攻入城内,开始于日军展开巷战,日军利用每一座民宅作掩体,负隅顽抗。远征军不熟悉地形,伤亡惨重,每天的推进,只能按米计算。由于牺牲惨重,又将防敌增援的130师投入攻城战役当中。这正是:“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

  激烈的枪声传进山里,当初日军进击时,逃难到深山里的村民纷纷跑出来观看。看到是中国军队反攻,许多人都激动的流下泪水,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救伤员、村民们纷纷走上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救助伤员,运送弹药。在军粮供应不上时,当地民众就将自家的存粮取出,给远征军煮饭。村民宁可自己吃不饱,也要让远征军将士填饱肚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