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正至死都不知道,爱人早已经离世了。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冲锋。不然真不知道,王为正在知道恋人离世之后,是怎样撕心裂肺的场面。
就在王为正的意识逐渐模糊的时候,冲锋号的声音又把他拉回来了。
王为正晃着虚弱的脑袋看去,只见无数战友正向他所在的方向冲锋。蒋中正已向世界宣布龙陵已被收复,不就之后各国记者就会汇聚龙陵,那时龙陵要是还没有克复,中国这次就丢脸丢大了。
前排的战友被碉堡内的机枪击中倒下,后排的战友接着补上来。望着不断倒下的战友,王为正在心里想:我死之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要重于泰山!信念重新注入力量,王为正猛地站起来,对着冲锋的战友大吼:“胜利!”
子弹如黄蜂一样射在王为正身上,王为正用身躯挡住了后面的机枪,日军将机枪内的子弹全部倾泻在王为正的身上,想尽快除掉眼前的障碍,可王为正却像巍然泰山一样屹立不倒。
到最后,王为正的身体被打成筛子,倒下的时候摔得四分五裂。可他成功的掩护了战友,战友冲到王为正的位置,将炸药包扔向日军堡垒。
1944年11月3日,远征军历经5个月的苦战,终于克复龙陵,残余的日军沿滇缅公路向芒市溃逃。
第八十三章 会师芒友
龙陵被克复后,日军在滇西已无险可守,从龙陵到畹町一马平川。
11月15日,远征军攻克芒市。
12月1日,克复遮放
1945年1月19日收复畹町。驻守在滇西的日军第56师团覆灭
缅北的驻印军也进展顺利,在攻克密支那后,驻印军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将后来空运来的第14师、第50师、新30师与驻印军混合,扩编成新一军和新六军两个军。孙立人为新一军军长,下辖新30师和新38师。廖耀湘为新六军军长,下辖新22师,第50师和第14师。
1944年10月16日,新一军与新六军开始进攻八莫。12月初,日军进犯独山,贵阳告急,蒋中正急调新六军回国保卫大西南,于是新六军22师和14师被空运回国。第50师留下帮助新一军作战,后来正式编入新一军序列。
1944年12月15日新一军攻克了八莫。翌年1月15日克南坎。
1月20日,利多公路与南坎境内的滇缅公路成功接通。
占领南坎后,新一军向东挺进芒友,滇西远征军由畹町向西进发。在两路大军的夹击下,驻守芒友的日军不战而逃。
1月27日,两支部队在芒友胜利会师,被切断两年多滇缅公路,被重新打通。
这两支同属中国的队伍,可算是碰到头了。从云南开来远征军一看,哟!这是从印度打来的,一身的美国货。再看看自己,草鞋破衣穿着,难免有些羡慕。
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胜利的喜悦,大家都是同胞,都是兄弟们,虽然互不认识,但在这异国他乡相遇,全都激动的抱在一起,拉着手,说不完的话。
上午11点,两只部队举办会师典礼,中美将领现场观礼。卫立煌将军神采奕奕的走到台上致辞:今天咱们的会师,只是为会师东京开个头而已。我们要打到东京去!打到小日本的老家!在东京开庆祝会。
“好!”底下的士兵爆出热烈的掌声。
然后驻印美军总指挥索尔等也讲:今天是同盟国最高兴的一天,是日本最不高兴的一天。
修筑中印公路的皮克少将干脆就说:我今天兴奋的心情,你们想象不到。
接着,黄杰,李弥,何绍周,孙立人,廖耀湘等将领纷纷上台讲话。反正这一天,现场不是欢呼就是口号。士兵在各将领的带动下高喊:打到东京去!
可是如此热闹的场面,缺少了一个人,一个无比重要的人,要说登台讲话,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他就是这次反攻的推动者和策划者——史迪威将军。
原来早在半个月前,史迪威将军接到美国来的免职通知书,此时的史迪威已经在重庆,踏上了回美国的飞机。
飞机上,两鬓斑白的老将军最后俯看中国的河山,对于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他倾注了太多感情。此时即将离去,他的内心是百感交集。
“孩子们,我要走了,回家了,也祝你们能早日回家。爱你们的美国人约瑟夫.史迪威。”
史迪威为什么会被免职?皆是因为他和蒋中正的矛盾。本来蒋介石和史迪威就矛盾重重,两人的思想,战略皆不相同。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蒋介石指责史迪威的战术有误,贻误了战机,而史迪威却抱怨自己的权限不足,并将失败主要责任归之于此。
一开始蒋中正还因为他是美国使者的身份让着他,可到了后来这种矛盾愈演愈烈。
史迪威从1911年11月,就来华游历,对中国的民情,政治很是了解。他对国民党的腐败深恶痛绝,对共产党人很有好感,所以他一直吵着让蒋中正把援华物资分给八路军一半。这是蒋中正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一在向罗斯福总统请求撤换史迪威,陈纳德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帮着蒋中正排挤史迪威。最后蒋中正撂下一句话:若不召回史迪威,中美关系恐难以进行。
不得已,罗斯福同意了撤换史迪威的请求。
史迪威离开的第二天,中印公路举行通车典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