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月末,部队终于开拔,国民党各征战单位纷纷向滇缅公路集结。远征军各部队从云南各地方像边疆进往,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崎岖的山岭中,远征军的队伍犹如长龙一样向缅甸进发。
此次远征,中国集合国内最精锐的力量,分别是第五军,第六军和第66军共计十万大军开赴前线。本来这次远征的指挥官是卫立煌将军,由于种种原因卫立煌未能到任,于是改为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代理指挥。
王为本所在的新38师归属第66军,所以也在全力开动,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夹道欢送,脚下更是踩着铺满的鲜花踏行,无数学生打着标语“祝远征军凯旋而归。”
忽然路边有一队学生唱起了歌,歌词铿锵有力,曲调浑厚雄伟,无不充斥着每个士兵的心脏,让他们的步调更加稳健。每过多久,大家都被感染,跟着这些学生合唱: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同样一幕在云南各处上演,远征军出征缅甸的消息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大家都对这次远征给予厚望,更有些军事爱好者认为,这次远征一定能胜利。学者认定不是空想,首先如果这次远征在失败,就意味着缅甸会被日本占领,滇缅公路就会被切断,那么国外的援华物资运不来,中国也就只能坐吃山空,早晚会被日本困死,所以这次远征就必须胜利,成功则活,失败则死。
第二,这次中国投入最精锐的部队,坦克装甲车数百辆,还有全国第一个机械师200师,可以说蒋介石这次是下了血本了。第三,是最主要的,因为这次中国有强大的后盾,这次远征是和英国联合作战,更有美国在后面援助,与世界上两个大国并肩作战,大家心里都不免有了底气。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保山,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诸葛亮率领王师驻扎在这里,然而千年之后又有一只精锐部队在此驻扎。
在一处山丘上,200师师长戴安澜站在那里面南而望,眺望远处的群山。云南虽处南方,气候常年温暖,但是初春的山风还是会给人带来寒意。可戴安澜师长却丝毫感觉不到似得,他就那样一动不动的站在山头,身上的风衣随风凛冽。
他眉头紧锁,眺望着南方,似乎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哎~”他叹了一口气,但难消满腹的惆怅。“三军将士军心振奋,只望冲出国门,一举溃敌,扬我中华国威!却在此时停止不进,是何道理?”将军依然不动,却难掩满脸的忧愁。此次出征将军雄心壮志,全军将士气宇轩昂,先头部队已达龙陵,眼看再往前一步就能迈出国门,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上头一纸命令——全军原地待命。
身边的副师长郑延庭宽慰道:“师座不必忧愁,此次出征势在必行,只不过早晚而已,师座只需安心等待上峰的命令就是。”
“哎~”戴安澜又叹了一口气:“唯恐延误战机啊。”
郑延庭见戴安澜仍是一脸的愁容,于是说道:“师座,多想无益,山上风大,还是早回师部,以免着凉。”
戴安澜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山下200师的将士们正在安营扎寨,不远处是一座小镇,200师临时的师部就设在那里。戴安澜上了早已等候多时的军车,准备赶回师部,突然听到头顶咔嚓一声,接着一面旗子落在车前面,军营门口的军旗竟然折断了。
戴安澜望着那面飘落的军旗面无表情,半饷说出一句:“大军未动,军旗先倒,不良之兆。”
参谋长郑延庭赶紧从车上跳下来:“愣着干嘛,还不快把军旗重新接上!”
“是!”门口两个士兵赶紧跑去捡起军旗。
郑延庭又对戴安澜说:“师座不要多想,这旗杆定是年久腐朽,在加上山涧风大,于是就折断了,让他们再换一个新的旗杆就是。”
戴安澜只是淡淡的说道:“走吧。”司机马上发动了汽车。
远征军从1941年12月底开始集结,每次刚开始开拔,没走出几里就被喝令停下,到现在连国门都还没迈出去。这一切都源于英国人的小九九。
众所周知,缅甸为英国的殖民地。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的兵力有6万人之多,大大超出了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虽然中英双方在1941年12月就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为英国人的同盟,可是英国人对中国不放心。十几万的部队入缅,万一中国人把日本人打败赖着不走怎么办?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加之英国人轻视中国军队,对自身力量错误的高估,所以一在阻挠远征军入缅。
由于英国人的阻挠,由于英国方面的阻挠,直到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只有第6军的49、93师进入缅甸景东地区,其余各部仍在滇缅公路集结待命,大大的延误了战机。
英国人的短视和自私让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恼火,他认为中国人参战不光对亚洲战局至关重要,对在欧洲焦头烂额的盟国也很重要,只要拉着中国人一直抗战,英美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德国。战争最宝贵的资源是人,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于是罗斯福决心说服英国人放下殖民者的架子,同中国人共同抗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