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hairman,Nicetomeetyou。”虽然史迪威与蒋中正握着手,但是蒋中正给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他只感到这位委员长眼神冰冷,缺乏激情,一脑袋的秃顶让他很不喜欢。
“感谢您不远万里来帮助我们,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蒋中正热情的回应,但是他无论怎样热情也无法掩饰那双冰冷的眼神。
史迪威不愿意去对视蒋中正的眼神,握完手后竟然一时无话,好在热情活泼的蒋夫人及时化解了尴尬,她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让这位远方的客人倍感亲切。
随后蒋中正及夫人在史迪威的陪同下视察了腊戌各处,记者拍下了三人的合影,标志着中美联合作战的开始。
下午英国驻缅甸总督来访,蒋介石随即召开中英美三国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命200师于第二日开往同古。
入夜,戴安澜检查着部队的车辆辎重,确保第二天能顺利上路。虽然作为师长他大可不必这样做,但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确保队伍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通讯兵突然跑来:“报告师座,委员长来电,召您速去。”
戴安澜赶紧命司机驱车前往。在委员长行辕处戴安澜下车,随即整理一下军容,徐步而进,就见委员长的秘书早已在此等候。秘书将戴安澜迎进室内,只见委员长和夫人正在用餐。
“委座,学生前来报到。”戴安澜身体挺立,他从来没有在这种场合下与委员长相遇,此时的他有些很不自在。
蒋中正笑道:“来,衍功,一起坐下吃饭。”
“学生在部队吃过了,您请慢用。”
蒋中正不以为然,说:“吃过了就在少吃一点吗,来,坐下陪我喝一杯。”
“戴师长不要客气了,难得委员长今天有兴致,你就陪他喝一杯嘛。”身边的蒋夫人也说道,她的声音更动听,一身高开腿花边旗袍将身体彰显的玲珑有致。
戴安澜要是在推脱就是不给委员长面子了,于是识趣的坐下,旁边立刻有侍从给他倒酒。
这时蒋夫人对中正先生说道:“戴师长是黄埔的优等生,你又是黄埔的校长,今日有此机会,何不为你们的师生情义干一个。”蒋夫人不愧是宴会的交际花,一句户就缓解了戴安澜紧张的心情
戴安澜举起酒杯,说:“夫人所言极是,学生在此借花献佛,谢委座栽培之恩。”
“好,为我们的师生之谊干一个。”蒋中正举起酒杯与戴安来碰在一起。
喝了一口酒,蒋中正又问道:“对于此次出国作战,你有什么想法。”
戴安澜立刻正色的答道:“此次入缅作战,正是扬我中华国威,一血前耻之时,学生誓要率全师重创日军,以报党国的厚望,委座的栽培。”
“嗯,不错。”蒋中正看似欣慰的点点头,随即又意味深长的说道:“仗肯定要打,并且要打的哄哄烈烈,不过损失要有个限度。你率部队在前线须见机而行,不可让我国军队有太大的损失啊。”
“是,学生明白,请委座放心,学生对此次作战深感信心。”戴安澜多聪明的一个人,他立刻领悟蒋中正的意思,这意思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呗。
“嗯,有信心好。”蒋中正举起酒杯说:“来,为了你能凯旋而归,为了黄埔精神,我们在干一杯。”说罢,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戴安澜紧随其后将杯中的红酒喝干。
旁边的侍从立刻再往酒杯添酒,鲜红的葡萄酒倒入玻璃杯中犹如鲜血一样,古诗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十八章 进驻同古
中正先生一连在缅甸呆了数天,走时只让杜聿明去送他,临上飞机时,他对杜聿明说:“你要服从史迪威将军的命令。”
“如果史迪威将军的命令和您的决策不一样我该怎么办。”杜聿明身为黄埔一期的学生,蒋介石的嫡系,所以这个问题必须问清楚。
蒋中正沉思了一下,说:“那你先拍个电报问我一下再说。”之后蒋中正乘坐飞机离去。
其实远征军进入缅甸以后最大的问题不是仗该怎么打,而是该听谁的。理论上讲,蒋介石作为中缅印最高统帅,所有的命令都该听他的,但是蒋介石军务繁忙,不可能每天都守在这里,所以任命杜聿明为中国军队代理指挥官。而美国政府又任命史迪威为战区总参谋长,职位在杜聿明之上,蒋介石之下。但是中美思想必定有所差异,杜聿明绝对不可能凡事都听他的。
后来英国政府又任命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为缅甸战区英军司令,但是也没说明亚历山大和史迪威谁的官职大,到底听不听史迪威的指挥。中国军队还没开仗,指挥就搞的一团糟。指挥不明,前景不明啊。
此时,200师的先锋部队已到达同古。
在前往同古的道路上,戴安澜的师部正在前行,一路上他们遇到许多从南面逃亡的难民,这些难民中大多数是华侨,他们都受到南面战火的影响,向北逃亡。当他们看到中国的部队时,不由得眼前一亮,纷纷停下,好奇的看着这只军队。有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上前问道:“你们是中国军队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