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本虽是不甘心,但两名日军死活不拿武器,只好作罢。“把他们带走。”众人押着两名吓破胆的俘虏,回了营地。
一回到营地,王为本就受到刘放吾的严厉批评,因为他不服从命令撤回来,私自带领部队追了敌人十几里,要是中了伏击就麻烦了。好在部队没什么损失,刘放吾批评教育了一顿,让他写了个检查,就没在追究。
可是到了第二天,王为本和战俘拼刺刀的事情被揭发了。先是有士兵报告给连指导员,接着报告给营教导员。驻印军每个营都有一个或几个美国参谋,这些人都是史迪威安排进来了,为了就是监督中国士兵作战。他们一知道,史迪威自然会得到消息。
史迪威当即要求彻查此事,王为本被押到军部接受调查。真要是被认定虐杀战俘,王为本这颗枪子是挨定了。
但王为本一口咬定,那几名日军在投降后又拿起了武器想逃跑,自己不得已才杀了他们。何况王为本是孙立人特意栽培起来的,孙立人自然会袒护他。
在孙立人的庇佑下,王为本免去了死罪,但活罪难逃,他被吊销了连长的职务,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
刘放吾安慰他说:只要你以后服从命令,在立战功,我就会恢复你连长的职务。
而王为本却大度的表示:只要能杀鬼子,当什么都无所谓。
其实,对王为本的处罚本不会这么严重,本不会这么严重。孙立人作为新一军的副军长,完全有能力袒护他,但因为一个谣言,孙立人不得不重罚他。
这个谣言,跟当年收留小猴子的部落酋长阿木德有关。当新38师主攻太白加时。阿木德带领着由克钦族人组成的独立纵队,配合驻印军一部,袭击了一个鬼子的村庄据点,俘虏上数十名日军。
占领这里后,阿木德的手下,在一个屋子里发现了几十具尸体,全是光着屁股的克钦族女人。这是日本鬼子一贯的惨烈手法,在快要战败时,先把俘虏,慰安妇杀死。
看到同胞死的如此悲惨,阿木德当时就火了,命令部下把这些鬼子活埋了。
看着逐渐挖深的坑,小日本当时就慌了,嚷嚷着什么《日内瓦公约》。但是你觉得你能和野人讲道理吗?人家连法律都不懂,还能和你讲什么国际公约。野人做事全凭自己的喜好,觉得你好,就和你是朋友。觉得你不好,那就是敌人。
小日本一向以野蛮著称,这样遇到更野蛮的了。
随军的参谋赶紧将此事报告给史迪威,史迪威马上派人去制止,但等人赶到的时候,这些小日本早就埋在了土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一个谣言迅速传播开来,说孙立人在达罗——太白加的战斗中,活埋了1200名战俘。美国甚至将此事登在报纸上,震惊世界。
美国方面大为恼火,甚至要史迪威撤掉孙立人,认为这将使日军此后更加顽强的抵抗。
杀降事件纯属谣言,健在的所有新一军士兵,没有一位亲眼目睹过,也没有任何随行美国指挥官见到过,杀俘是违反日内瓦国际公约的,作为在美国佛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孙立人将军当然很清楚。何况当时俘虏一个日本兵是很不容易的事。日本人最喜欢玩剖腹自杀,整个缅甸战役中俘虏的日本士兵都不到1000个,孙立人去哪杀去。即使有被杀的俘虏也是克钦族人干的,这些原始人才不管什么优待俘虏政府,和他们结了仇,说什么也要干死你。
此事纯属日本的离间之计,见己方部队不敌新一军,于是就编造谣言,制造舆论,让美国政府出面抗议,挤走孙立人。但史迪威十分重用孙立人,他也知道此事纯属谣言,所以不理睬美国方面的抗议。
杀降事件并没有像美国方面想的那样消极发展,反而让孙立人恶名远播,日军闻之胆颤,皆一触即溃,望风逃窜。
接连的胜利让新一军士气大振,以前总是被日军追着打,现在是自己追着日军打,中国士兵从没觉得如此扬眉吐气过。
1944年2月中旬,新一军突破日军大龙河防线。渡河后的士兵在地上发现很多纸条,上面写着歪七八扭的汉字:中国兄弟,不要追了!这一仗我们败了,咱们孟关在见。
接连的失败并没有让日军服气,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天险——孟关。但是孟关阻击战,并没有实现日军反败为胜的幻想。
日军第18师团自达罗、太白加一线后撤后,改变防御部署,将第55、56联队成梯次配置,分别占据胡康河谷中心地带的孟关和瓦鲁班地区,两地前后相距约12公里,18师团放开正面,意图引诱中国军队进攻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孟关,而以主力从右翼包抄进攻孟关的中国军队侧背,一举歼灭。
驻印军方面作战计划,是以训练完成的新22师配属军重炮团和战车营攻击孟关,以新38师112团和113团掩护22师左侧背。战斗开始后,新38师即在大比河南岸截住日军的迂回部队,而新22师在孟关苦战一周,伤亡惨重,寸步难进。孙立人得知新22师困境后,果断决定留112团在大比河和日军相持,分出113团迂回抄击孟关背后的日军要点瓦鲁班。
113团于3月5日抵达瓦鲁班,将其包围后发起攻击。3月1日,美军第5307部队突击队抵达瓦鲁班东北面地区,随即向日军发起攻击,并占领其侧后南北河渡口。日军发觉其后方被截断后,除留少数部队在孟关正面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鲁班发起反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