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悠闲大唐_温柔【完结】(1110)

  “我勒个去!!”眼瞅着自家师兄居然如此强硬不给面子。云烨佩服的同时,也忍不住捏了把冷汗。

  开玩笑,眼前这位可是大唐皇帝陛下,眼下两人又是在皇宫之中。

  要是惹了对方不高兴,天知道会不会一声令下就将两人给斩杀当场。

  面对刚刚这无礼至极的话,李世民冷冷地看着李安然。

  而李安然同样也是冷冷地看着对方,一时之间,整个内殿的气氛顿时有些凝固起来。

  就在这时,突然一声闷哼响起。

  虽说哼声一闪即逝,却依旧被内殿中的三人听得清清楚楚。

  “哈哈……看来是朕没有说清楚,让两位仙家子弟误会了。”神色瞬间一变的李世民,哈哈笑道:“如若朕信不过两位,又何必在这内殿相问,还请快快说来,让朕也能受教一番。”

  面对这位大唐皇帝陛下的低姿态,云烨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傻眼。

  反到是李安然依旧是那幅冷淡的模样,仿佛对方根本不是皇帝,直接开口说道:“关于土豆之事,相信陛下已然有所了解。”

  “如若土豆能够在蝗灾出现之前推行天下,只要收获上两次,陛下以为如何?”

  这个说法表面上看起来与解决蝗灾好像没什么关系,可仔细一想却正好相反。

  蝗灾之所以是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会吃掉所有的庄稼,从而导致颗粒无收。

  没有了田地里的收获,那些富户还好,存粮吃上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够。

  可底层的百姓则会因为粮价飞涨,最终食无可食、失了生活的基础。

  在李世民的记忆中,隋末之所以那么乱,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民不聊生所至。

  但有了亩产几千甚至上万斤的土豆,一旦能够推行天下……

  不说能够让所有大唐百姓都吃饱饭,只要能让绝大多数吃饱,这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想到这里,脑子里浮现出有关土豆的内容,即使是以李世民的心态也忍不住一阵激动。

  好在激动归激动,李世民也没有失态。

  再加上刚刚那声闷哼,接下来的谈话并没有持续太久。

  临打发李安然和云烨离开时,又下了两道圣旨给予嘉奖。

  虽说之前的和谈弄得国库空虚,但身为一国之君也不好只是口头嘉奖。

  于是乎,等李安然和云烨回到李爵爷的府邸上时,两人名下又多了出万亩的山地。

  没错,是山地,而不是良田。

  当然了,以李世民的身份,还不至于拿山地来赏赐的地步。

  之所以是山地而不是良田,完全是李安然主动要求的结果。

  说是万亩,实际上真正算得上地的,远远没有那么多。

  这万亩之数里其实包括了一座不算小的山头,想要开成山地可是相当的麻烦。

  好在李安然主动要了这座山,自然不会傻到吃力不讨好地用来开垦种田。

  对于那什么三管齐下的对策,李世民会不会采纳,李安然实际上一点都不关心。

  要不是打定主意想体验一下和另一个穿越者一同在古代发展的乐趣,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就在李安然陪着云烨往长安城外的云家庄子上赶去时,皇宫内殿之中的李世民,脸色却是相当的凝重。

  没办法,任是哪个皇帝突然发现,自己最隐秘、最忠心的死士护卫,居然在不知不觉中被无形外力所伤。

  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自身的安全已经无法保证,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还能保持谈定地。

  这要是换成是平时,甭管这件事情跟李安然和云烨有没有关系。

  李世民势必都会随便找些借口理由,让两人突然病死在家中。

  可一来这两位有着仙家弟子的身份,这一点从秘卫被伤的莫名其妙上,到也能看出些端倪。

  更关键得一点是,这两人对于大唐来说可有着大用。

  你看看这才哪儿到哪儿,又是制盐、又是军粮、又是土豆。

  但凡不是昏君,都得好好掂量一下。

  第748章 凶残!

  贞观三年,蝗灾如约而至。

  面对这场大灾,整个大唐的反应却明显有些诡异。

  对于李世民他们来说,即是暗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暗自震惊不已。

  毕竟能够预知天灾,这种事情真心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地。

  别看皇室之中设有钦天监,实际上能够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暗松了一口气,则是因为经过几个月来的准备,这场蝗灾的规模明显要小了一些,最起码长安、洛阳这几个大城是如此。

  对于那些心有不轨的大臣和家族来说,蝗灾的到来却让他们很是失望。

  开玩笑,这种大规模的天灾,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用来攻讦皇帝的好理由。

  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经常有皇帝下罪己诏,哪怕天灾跟皇帝半个铜钱的关系都没有。

  可眼下到好,早在半年多之前,李世民就为了蝗灾颁布了多项的新政。

  其中单单就是土豆的推广,仅仅只是两个月的功夫,就让中原大地不少的地方都体验了一把丰收的快乐。

  哪怕并不是每个地方的亩产量都能达到上万斤,但平均下来三五千斤还是有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