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来,时不是还能看到一些个工匠、庄户或者雇佣来的人手,从事着清扫、修整等方面的工作。在看到某人出现之后,甭管是雇来还是签了死契的,都纷纷恭敬和感激地行起了大礼。
没办法不恭敬不感激,光是书院这里的开发工程,就已经让这些工匠、庄户或者雇佣来的人手过上了吃饱、穿暖、有油水、有钱赚的小康生活。甚至在工作中如果身体上出了什么问题,不管是工伤还是自身的疾病,还能够得到山庄的勉强治疗。
那些雇佣来的人手,只需要交付一笔少得可怜,足以让所有大夫都亏本失业的诊费就行。而那些签了死契的工匠、庄户还有下人,更是连这点钱都用不着付,所有的支出全都由山庄承担了下来。
哪怕工作的时候确实是累了些,但架不住能吃饱啊,而且每天午饭和晚饭还都能见到荤腥。这不,这段时间下来,这些参与到工程中的工匠、庄户或者雇佣来的人手,不但基本上没有因为劳累而出现什么健康上的问题,而且不少人都比以前更健壮了。
就算偶尔有几个身体出问题的,那也是因为以前落下的病根。
单从民望上来说,在书院这一亩三分地上,李安然可比身为蓝田县的县尊高多了。甚至于,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某人的名声都已经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也导致了几乎是每一天,都会有从远处赶来的百姓慕名到这里来讨生活。
第143章 商业街
书院正门外的大广场上,圈起了一个直径最少有二十多米的圆形大池子,在池子的中央是一套大型石雕。
考虑到古代的一些忌讳,李安然可没把自己的样貌给雕上去,同时也没雕什么神像、佛像之类的,而是找人画了一幅诸子百家争鸣图,同时又选取了历史上农业和工业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发明。比如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等请人画趣味横生的图画,然后让手艺精湛的石匠直接雕在了一整块汉白玉的大理石上。
这座大型石雕除了图案之外,底部还利用了现代时空的技术和材料,将池子里的那些从山中引来的流泉吸上去,一部分形成小型的瀑布恰到好处的从一些很应景的图案中倾泻而下,一部分则化作喷泉在空中绽放与洒落。
这样的喷泉在逍遥山庄之中也修建了不止一处,不过规模上都没有书院门口的这么大。所以,看到这晶莹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时,不光是苏小媚和湘去看呆了,不懂太阳光折射原理的赵二和程处嗣他们,也都看傻了眼。
在走过了喷泉和面积不小的广场后,映入眼帘的则是书院那气势恢弘的大门。这种效仿了现代时空几所知名大学校门的设计,可不只是给人又高又大的感觉。采用浮雕的手法精心打磨出来的石柱与横梁,让人不由自住地体会到几许肃穆的感觉。
书院的院墙很高,而且外面还有条环形的小河。除了正门和承担着送货、清扫等工作的侧门外,想进入书院可不那么的容易。
进入书院之后,映入眼帘的依旧是以绿色调为主。四季常青的树木让整个书院不管是处于春夏还是秋冬,都会拥有一个很不错的环境。
与外面的水泥路不同,书院之中的路是以水泥和青石板铺就。宽度没有外面那么宽,仅能供三四辆马车同行。考虑到原本就没打算让车马在书院之中行驶,所以也就没有后世的人行道。
一路行来,依旧碰上了不少还在工作的工匠和雇佣来的人手。就在李安然来到启蒙学区这一片的时候,专门负责书院建设的那些个工匠头头,简称工头们,在闻讯之后谁也不敢怠慢,纷纷赶了过来。
“见过少爷。”头一批赶到的工头连忙见礼道。
“好啦,不用这么多礼,我就是不想影响到你们的工作,所以才没有事先打招呼。刚刚这一圈转下来,感觉很不错,大家辛苦了。”感受着这些人恭敬和感激中还带有一些敬畏的神情,李安然摆了摆手,笑道。
面对这番赞美,工头们的心情自然很是嗨皮。不过,表面上却依旧很谦虚地表示着自己工作的还不够好云云。如果不是这帮人都穿着古装,而且又是身处大唐时空,搞得李安然都有种在现代时空上面领导下来视察工程时的错觉。
趁着大老板在场,那些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多少清楚一些自己这主子行事习惯的工头们,纷纷把自己近来的工作进行了简短的汇报。
在充足资金、人手以及长安城那位的关注之下,书院的建设自然是顺风顺水。即便是有什么麻烦,也都会被下面人合力解决掉。所以,李安然这边自然听不到什么问题。
在工匠们的引领下,李安然一行人在启蒙学区里好好地转了一圈。教室、住宿、食堂,还有室内室外的运动场所,甚至连建立在这几个区域里的公共厕所都去看了看。
如果不是身边这帮人都是古装打扮,而且这些区域里的建筑结构也都是古代的风格,李安然真有种在现代时空参观某所刚落成小学的感觉。
考虑到整个书院第一期招生只会针对那些孩子,所以,启蒙学区这边的进度最快,除了一些局部的细节还需要修整之外,整个工程基本已经结束。按照负责这片区域工头的说法,那些小细节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使用,随时都可以交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