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水闸、水渠还有水车,别得地方且不说,光是长安城以及附近几个县城,每年几乎都会有的干旱和洪涝立时就能得到很大的控制。没有了水患,这地里的粮食自然是长势极好。
再加上采用的又都是些高产的农作物,短时间之内是肯定不会再为粮食和农业方面的问题去发愁了。
至于使用战俘来做工,会不会埋下隐患的问题,换成是大唐官方自己来做肯定是难以避免,但有了某人事先给出的那些个,让长孙无忌他们这些老奸巨猾,咳咳……老谋深算之辈都得嘴角抽搐的各种“好建议”,自然是一切都在掌握中。
而这一天,长安城的百姓突然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大街上不知道为什么多出了不少的道士还有和尚,要不是没有消息传出来,长安城的百姓多半会以为城里是不是哪家要搞什么水陆大会。
长安城东市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富人区,一座巨大的宅院之中,这个时候已经坐了不少的人。如果有混官场的人在这里,就会发现这座只是简单挂着李府横匾的巨大庭院里,坐着得可都是大唐数得着的那几位大官。
这还不算,随着一队人马护着一辆造型豪华的马车停在这座李府的门口,就看到身为大唐皇帝陛下的李世民,一身便装的从上面走了下来。
原本李世民也没打算让人去通报,但架不住李府的下人可不敢坏了规矩。于是,李世民才站在这座府邸门口打量了一下,就看到以房玄龄和程咬金为首的文臣武将从里面急急地迎了出来。
“好啦,都不用多礼,省得麻烦。”摇了摇头的李世民,把手一摆阻止了正打算行大礼的一众臣子们,说道。
“是,陛下。”知道眼下这个时候确实不益行大礼的众臣子们,顿时纷纷拱手为礼道。
“对了,真人和袁道长他们还没到吗?”等臣子们都行完礼后,李世民接着问道。
“回陛下,真人和袁道长他们都还没到,现在还差着点时间。”从腰间摘下一枚怀表打开看了看的房玄龄,回答道。
其实李世民也知道自己堂堂一国之君,来这么早确实是有失身份。可一想到今天这件事情对于自己来说,某种程度上比得到皇位还要重要,能忍到现在才出现已经算是够淡定得了。
“既然是我们来早了,那就先等等吧。”刚刚在下车之前其实已经看过时间的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
面对这样的安排,在场的所有文臣武将们自然是没人敢有异议。于是,簇拥着李世民就回到了这座府邸的会客大厅之中。
虽说这一次来得人数真心不算少,但架不住这处大厅面积大得吓人。别说这点人了,就是翻个几倍都不会显得拥挤。再加上,各种配套家具还有装潢、布局都非常的雅致与实用,给人舒适享受的同时,也很赏心悦目。
可惜得是,这些换成平时绝对能够让来客赞叹不已的布置,这会儿却根本没人在意。如果不是李世民还有房玄龄他们主动地找话语聊了起来,估计这会儿大厅里的气氛肯定会比较压抑。
在扫过几位神色有些心不在焉的臣子之后,李世民不由回想起了半个多月之前的那一天。
当时李世民正独自一人在内殿之中批阅奏折,突然之间脑子里就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陛下,贫道纯阳真人求见。”
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还本能地以为这是自己这段时间,老是想着被拿走的那批修道物品,希望里面能出现能助自己修道成仙的法门,结果出现了幻听。
可转念一想,自己这段时间饮食、休息很有规律,再加上太极拳每天都要打上六六三十六遍,身体的状况可比以前好得太多太多,根本没道理会出现幻听这种疾病。
而这时,那熟悉的声音再一次响起:“陛下,不必疑惑,确实是贫道。如果陛下有话要说,直接开口便是。”
“真人?”一时还有些不能确定的李世民,当即开口问道。
“是我,陛下。”身在长安城外的李安然,笑着回答道。
眼瞅着确实是自己这段时间日盼夜盼的那位,知道对方如果不是有要事绝对不会主动联系自己的李世民,强忍着心中的激动问道:“真人此次前来见状,所为何事?”
“呵呵……好叫陛下得知,之前贫道从陛下这里拿了一批有关下界修道法门的书简和物品回去,说实话,原本贫道真没觉得这些东西能有什么用,可没成想这其中真有大机缘。”
“也算是托陛下的洪福,借着这大机缘,贫道原本被废不得不转修神道的修为终于恢复,此次前来也是为了了结与陛下之间的这段大因果。”站在城外山巅的李安然,笑着解释道。
“大因果?”一时没反应过来的李世民,先是摆了摆手将那些或明或暗伺候在一旁的内侍和内卫统统打发走之后,说道。
“没错,这下界的天道借陛下之手将这次的机缘交到了贫道的手上,这是为因,而贫道因此而恢复了修为,这是为果。换句话说,贫道欠陛下的太多,必须先了结了这因果。”
“否则,贫道这修为不但会再无寸进,而且一不小心还会因此而再出差错。到时候,就怕贫道不会像这次那么好运喽。”知道对方对自己还是有些警惕与防范的李安然,笑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