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圣记_董南乡【完结】(111)

  这话似响雷,哄得炸开了。

  李八郎的几位兄长都惊愕看着他。

  从前只惦记着打马球,不让他出去,他偷偷摸摸也要去的,从来不提读书的话。

  现如今是怎么了?

  “突然说要读书,也是蹊跷。”李大郎道,“我们兄弟几人,你最小,不指望你中兴门庭,你该玩就玩,我们也不拘束你。到底有什么事,和我们明说,别拿读书做幌子!”

  “不是幌子!”李八郎神色肃然,“虽说读了书,哪怕是中了进士,也未必能做官。可不进学,就更加不可能做官了。

  难道打一辈子马球?

  马球打得再好,旁人也不会高看我一眼,又有何益?不玩了,我去读书,和姚江这些朋友暂时断绝来往。留在姚江的话,哪怕我不出门,他们也会来找我。所以我说,去望县住个半年。”

  李大郎几个人,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李八郎居然有这种志向。

  邻坐的陈璟也听得一清二楚。

  陈璟没开口,只是看了眼李八郎。

  “你……”李二郎错愕半晌,“你怎么突然想起要做官?官那么好做吗,熬个十几年也未必能考上,考上了也未必有官做。”

  他们觉得,走读书这条路,太难太远,费时费力,可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李家不是书香门第,他们不以读书为己任。

  如果子弟说要读书,将来当官,李家无疑是愿意倾家荡产支持他的。可说这话的是李八郎,就没什么可信度。

  李八郎都快二十了。

  他都玩了快二十年。

  一个人,是不可能突然该性子的。

  李八郎的哥哥们只当他又想玩什么花样。

  “我知道,我愿意熬!”李八郎道。

  满桌微微静了静。

  “你那些赛马呢,怎么办?”李三郎试探着问了句。

  “卖了!”李八郎决然道。

  这下,李家几位兄弟都惊容满面。

  愿意卖了赛马,这是破釜沉舟,下了狠心的。

  吃饭之后,李家几位兄弟继续商量。

  他们问陈璟,同意不同意让李八郎去陈家读书。

  “……这事,得问我嫂子,是她当家。”陈璟笑道。

  李八郎自己问了。

  李二娘也是惊愕不解。

  反复确认,知道李八郎是真的想找个安静地方苦读书,李二娘答应了。

  李二娘答应了,李家众人又是一番商量,最后李老太太点头,李大郎也同意了。

  就这样,他们来的时候五个人,回去的时候六个人。

  李家的马车送他们。

  马车宽敞,李八郎和陈璟、陈文恭三人乘坐一辆。

  陈文恭很兴奋,他非常喜欢八舅舅。

  陈璟却笑着问他:“……你去读书了,那只小猴子怎么办?你不打算娶她吗?”

  李永容笑了笑。

  提到蔡书闲,他眯起了眼睛。

  那姑娘很喜欢他,他知道。

  “我和蔡二哥商量过了。我说以后不打马球,专心读书,明年考个童生,蔡二哥很赞同了。等明年考到了童生,回去成亲,以后在慢慢读。”李八郎道。

  蔡家是同意的。

  陈璟觉得这也不错。

  路上,他们又谈了很多关于读书的话题。

  陈璟建议他:“应该找个老师。自己闭门读书,还是很有风险的。”

  “……我没有名气,连个童生也不是,名师哪里肯收?”李永容道,“既要拜师,就要拜个才华横溢的,而不是碌碌之辈。”

  看来,他做了很多功课,而且目标很远大。

  那些真正的大儒,收徒是不看对方家财的,給再多钱也没用。当然,有时候也不看对方的名气和功名。但是有点功名,有点名气,至少有点优势。

  拜师不能全凭运气。

  像李永容现在这样的,如果去拜大儒为师,就是全靠运气了。运气往往是靠不住的,还是要先念出点小名堂作为资本。

  从端午节后,李永容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他是打算洗心革面,好好上进的。

  “也是。”陈璟笑道,“我哥哥也是闭门读书,考中了举人。你好好努力,别说童生,也许一举中个秀才呢。”

  “如此最好了……”李永容道。

  马车在官道上飞奔而行。

  中午的时候,他们才到望县。

  七弯巷的宅子太小,卸下行礼,李八郎就把车夫们打发回去了。

  知道他们回来,邻居的葛家婶子跑过来,对李二娘道:“这些日子,总有人上门,说找你们家二爷。还敲我们的门,问知道不知道二爷去了哪里。”

  李二娘微讶,问:“是什么人啊?”

  “都是些体面人,衣着光鲜,客客气气的。”葛家婶子道。

  不是地痞流氓,李二娘就舒了口气。

  “也不是同一批人……”葛家婶子又说。

  李二娘看了眼陈璟。

  陈璟耸耸肩:“我不知道啊。也许是沈家的人?”

  他记得临行前,沈长玉派人送了端午节的节礼给他。结果,他没有登门拜访。难道是有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