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圣记_董南乡【完结】(140)

  “是啊,我要谢他的!”十三娘感叹道,“他不是治病,而是救了我的命!”

  陈璟证明了十三娘的清白。

  这就是救命。

  救命之恩,大过于天!

  这份恩情,十三娘无以为报。

  沈南华笑了笑。她原本是个心思坦荡的人,若是平常,她定然要将自己也遇到过陈璟的事,说给十三娘听。

  甚至把陈璟的马术和运球,绘声绘色学给十三娘知道。

  可是此刻,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放佛不希望别人知道。

  这种情愫是难以言喻的。

  说了一会儿话,十三娘就累了,头有点晕。沈南华替她挪了枕头,搀扶半坐着的十三娘躺下,然后又在旁边坐了半晌,陪着十三娘。

  外头的东次间,沈长玉和大伯母也在谈十三娘的病。

  “……我给了他一千两的诊金。虽然有点多,也算是堵住他的口。他们陈氏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家,知道轻重,不会乱说话。”沈长玉对大伯母道,“这笔钱,从我母亲的陪嫁里出,不用走公账。”

  大伯母觉得沈长玉办得妥善。

  只是,钱的话,还是要客气的。

  于是大伯母道:“回头我告诉你大伯。这笔钱,应该从公账上出的,十三娘也算沈氏女。”

  “不必麻烦的,大伯母。”沈长玉忙道,“无需叫大伯操心这点小事……”

  十三娘好了,她并没有给沈氏丢脸;请医用药,全部由沈长玉挪用他生母的遗产,家族公账不用花钱。

  这件事,办得算是皆大欢喜。

  回去的时候,沈长玉没有再送大伯母和沈南华。

  马车上的大伯母,心情极好,沈南华却心不在焉的,怔忪想着什么。

  第069章明州客

  经过半个月的调养,沈十三娘的病势去了七八成,接下来就是靠养。

  除了沈长玉,沈家其他人对这件事闭口不谈,也没人专门给陈璟道谢,估计是不知道。

  治好了沈十三娘,陈璟就没什么事,继续在城里找房舍。

  看了几天,倒看中一处。房主把房子托付给亲戚,让亲戚帮忙找买家。但是找到了买家,房主要亲自交易,只怕是对祖宅有感情,需要找个靠谱的买家。

  但是房主去了湖广做买卖,半年之内回不来。

  这件事又耽误了。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下旬。

  七弯巷的巷口,那株古老槐树上,停满了蝉。蝉声清脆,为原本炎热的盛夏添了几分烦躁。暖色金阳照耀着七弯巷,林影生烟。

  盛夏,就这样来了。

  “这天,最容易中暑了。”陈璟说。

  天热,地面都是烫的,屋子里念书也静不下来心。七弯巷没有藏冰的地窖,只能靠扇风散热,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

  李八郎念书也没精神了。

  兄弟俩一个看不下去书,一个出不了门,只得下棋打磨光阴。

  陈璟一边打扇下棋,一边想着外头的贩夫走卒们,这个天仍是要做工的,心里不由自主想到了中暑。

  “咱们又不出门,怕什么中暑。”李八郎使劲摇着手里的扇子,不紧不慢接了话。

  “不是说咱们,我是说田间做活的、坊子里做工的。”陈璟道,“烈日暴晒,少不得中暑,怪可怜的。”

  “你倒是悲天悯人。”李八郎口吻仍是不经意,心思都在棋盘上。

  这种事,他很难有和陈璟有共鸣。

  李八郎生下来就是公子,家里一堆下人伺候他。没有经历过,他不会换个立场去替穷苦人考虑。

  所以,陈璟的感叹,在李八郎看来,也是站在高位的虚叹,没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他不觉得陈璟是真的可怜世人。

  这个话题就谈不下去了,陈璟没有再多言。

  他们继续下棋。

  “二爷,舅老爷,太太让你们出来喝绿豆汤。”清筠的声音,在轩窗外响起。

  她声音恬柔,似缕清风拂过。

  李八郎眼瞧着就要溃不成军,于是将手里的棋子扔下,随手把棋盘抹乱,道:“走,喝绿豆汤去。”

  陈璟笑笑,跟着去了中堂。

  大嫂和清筠早上就煮了绿豆汤,已经放凉了,清热解暑。

  他们坐下的时候,清筠在旁边打扇。

  “我真想打赤膊!”李八郎道,“这天也太热了。”

  李氏微嗔:“你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公子,不是那市井小无赖,打什么赤膊!你看央及,他不是穿得整整齐齐?”

  夏衫的直裰,布匹虽然比春衫薄,却依旧很热,不透气,和后世的夏衫比不了。

  陈璟偏瘦,而且汗少。虽然他也觉得热,外人却看不出来。

  李八郎不同。他和陈璟差不多瘦,可因为体质缘故,总是一脑门汗,看着特别怕热。他总是打赤膊,无奈这个家里太小,连个内外院都没有,不方便。

  李八郎也就是过过嘴瘾。真让他打赤膊,他只怕也觉得别扭。

  “隔壁的葛家,准备搬了。”李氏说完李八郎,转颐和陈璟说正事,“邻里住了快十年,彼此相安。葛家叔父和婶子都是难得一见的厚道人,住了这十年,我们两家连句重话都没有。他们要走了,不知新来的邻居是什么人家,好不好相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