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圣记_董南乡【完结】(18)

  访里,是陈二陈瑛的字。

  陈二是嫡子,陈七是庶子。陈七不争气,也许陈二会更加轻松些。有个被父亲宠溺又争气聪明的庶弟,压力应该会大点;反而,有个纨绔庶弟,陈二就不需要有什么担心。

  这是旌忠巷大房的事,跟陈璟扯不上半点关系。

  他笑笑,专心和三叔下棋,不多评价。

  三叔的棋力,其实远在杨之舟老先生之上。但是陈璟对他,从不留情。因为三叔很痴迷围棋,若是让他知道有胜利的可能,只会增加他的斗志,这下棋就没完没了。

  唯有对他痛下杀手,三叔才不会一直缠着陈璟。

  果然,两盘下来,输得悲惨至极,三叔哎呀哎呀的叹气,收了棋子,起身回家了。

  因为三叔的来访,陈璟的嫂子就知道了陈璟在旌忠巷那边治病的事。

  她看了几眼陈璟,也没直接问。

  第二天,大嫂去了趟旌忠巷,给大伯母请安,然后就把事情打听得一清二楚。

  这就是陈璟的嫂子,她永远知道怎么给予家里男人最大的尊重,哪怕只是小叔子。

  “你真的治好了三叔的病?”大嫂把事情弄清楚了,回来就问陈璟。

  她脸色有点沉。

  陈璟想到,大嫂多次劝他,以功名为己任。现如今知晓他读医书,只怕又有失望,少不得就要劝说一番,让他从今以后都改了,安心念书等。

  “大嫂,您别生气。”陈璟在大嫂开口劝说之前,就先解释,“我不过是凑巧看到了一个案例,和三叔的病症相似。当时,三叔脱粪晕迷,脉微欲绝,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在场的大夫,居然要给三叔用清泄之药。若是一碗清泄药下去,三叔的阳气断绝,人就再也活不了。我们和旌忠巷,同姓同宗,也该同声同气。我不忍见三叔命丧庸医之手,这才出了头,给三叔用药。

  伯祖父也说了我,让我以后别往这条路上走,要学大哥,好好念书,我已经答应。大嫂,您别担心。”

  大嫂听了这话,脸色并未好转,反而是悠悠落下泪来。

  陈璟不知缘故,心想到底哪句说错了?

  他暗道今日又少不得被大嫂说一顿,心里有了准备,却听到他大嫂哽咽着说:“早年,你大哥也要学医,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就是为了治好公婆的病。医书晦涩,比四书五经还要难,他无法通透,半夜坐在屋子里哭,说自己不孝,无能为父母延寿。

  不成想,你大哥刻苦钻营不成,你倒开了窍。”

  原来哭,不是因为陈璟,而是想到了陈璟的哥哥,想到了早已逝去的公婆,想到了大哥的孝心未筹父母就离世的遗憾。

  陈璟不能体会哥哥为了父母治病学医的艰辛,他甚至连哥哥和父母都没有见过。

  他不知从何安慰,只得沉默听着。

  大嫂感叹了一番,抹了泪,依旧说起了读书的话:“……咱们家,也不靠手艺吃饭,你是个读书人。别说先去的公婆,就是你哥哥,若是知晓你在家不好好念书,也该怪我这个做大嫂的没有督促好你,我怕是要成陈家的罪人了。”

  说着,眼眶又红了。

  她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大约是看着陈璟着实孝顺懂事,非要一味说他读书是为了祖宗,为了扬名立万,未必有用。

  所以大嫂换了个思路。

  陈璟挺无奈的,只得一再保证自己好好念书,大嫂才不哭。

  比起她跪下求陈璟读书,哭已经算轻的了。陈璟立马答应,很是干脆,怕大嫂又有下跪什么的。

  “……二弟有这般决心,大嫂是信任你的。”大嫂见陈璟这般说,破涕为笑,“那些医书,大嫂帮你收起来。读书就该一心一意,别让这些杂书乱了心气。”

  一副为了陈璟好的口气。

  陈璟失笑,无奈摇了摇头。

  不知不觉,他就走进了大嫂的圈套里。

  大哥留下来的药书,都是中医入门的基本功课,陈璟前世十二岁的时候就会背了。

  他拿着看,不过是打发光阴。

  “好,回头我整理整理,送给大嫂。”陈璟道。

  他果然把几本书都收拾好,交到了大嫂手里,大嫂这才舒了口气。

  那些医书也是枯燥的。但是没有了,日子就更加枯燥了。

  接下来的日子,陈璟只得重新拿了本《春秋》看。

  前世,陈璟接受的教育,粗略说来,和这个时空的教育相差并不大。

  他那时候,并没有读过正规的小学中学大学等。

  从七岁开始,家里专门请了个家教,教陈璟认字和写字。一学就学了三年,练了手毛笔字,把汉字基本上记熟。

  到了十岁,陈璟就背《黄帝内经》《千金方》《金匮要略》等医书,全部都是古本,竖版无标点。

  祖父是练行书的,陈璟也跟着练了行书。

  这是陈氏家学。

  后来出世行医,为了适应整个时代,陈璟也学了钢笔字,也学了英文,可到底不如古书、毛笔来得熟练轻松。

  所以到了这个时空,被大嫂逼急了,装个读书的样子,陈璟还是能装得像模像样的。

  至于科举进学,陈璟想都没有想过。

  他大致是不会再去做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