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圣记_董南乡【完结】(263)

  秦六想:“这位陈公子,能这么精准说出苏泰的病情,足见他也会医术。如此最好了,多个人商量,也许救苏泰一命。”

  秦九则想:“装模作样的,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唬人的本事倒是有的。”他自己不擅长医术,苏泰的病,他是看不准的,故而不能判断陈璟话里的价值。

  吴先生和班先生所想的,跟秦六所想差不多。

  他们既惊奇陈璟有医术,又幸运多个懂行的人。

  秦六没有去找本地的大夫。在秦六看来,没有大夫能在吴先生和班先生之上,特别是饶镇这种小地方,更不可能有名医。

  因此,吴先生和班先生觉得棘手的时候,他们都慌了。

  现在多个陈璟,也算多条思路,也许可以救活苏泰。

  “不错,就是痢疾。”吴先生惊喜看着陈璟,“公子真的擅长医术啊?”

  陈璟点点头。

  他没有深说。

  其实,苏泰这病非常危险。

  他不仅仅是痢疾,而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有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伴有高烧、惊厥、昏迷,甚至会休克。

  一旦休克,身体各项器官衰竭,九死一生。

  病了七八天,到了今时今日,是非常危险的。

  “……一时半刻这烧退不下去。”班先生深深叹了口气。

  “退烧用的是紫雪丹?”陈璟问。

  后世的中药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都是用于中医急救。紫雪丹是唐朝就有了,至宝丹是宋代的药,安宫牛黄丸是清代才被发明的。

  三宝中,安宫牛黄丸最凉,像这种昏厥高烧,无疑最好了。

  但是现在,哪里去弄牛黄?

  牛黄比黄金还贵,很贵重的。

  陈璟不能确定这个时空有没有至宝丹,毕竟它不是陈璟所了解的宋朝;而紫雪丹,是唐代就被发明的,应该有了。

  “紫雪丹?”吴先生、班先生和秦六却有面面相觑。

  他们第一次听说。

  第133章 我改改药方

  “什么紫雪丹?”

  陈璟微微沉默了下。

  他试探着又问了句:“那至宝丹呢?”

  吴先生等人更是茫然。

  秦家是百家药铺,他们不知道的药,说明在这个时空尚未被发明出来。用于急救的中药三宝,对医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竟然都没有。

  陈璟想,以后他的药铺,凭借中药三宝,努力经营十几年,再加上点运气,也许可以取代宗德堂在江南的地位……

  “那你们如何给他退烧?”陈璟又问。

  “你连如何退烧都不知道?”秦九突然插话,嘲讽道,“还敢说自己擅长医术,简直是滥竽充数!”

  他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

  宗德堂的人,不能容忍别人冒充郎中,拿病家的性命赚取钱财。

  怎么退烧,这点秦九还真知道,这是基本课。

  “我当然知道怎么退烧。像苏管事这种情况,先用辛凉解表的药,像桑菊、银翘、菊花、牛蒡子等,熬煮成汁服下;再用针灸,针刺曲池、大椎两处穴位,达到退烧。”陈璟回答秦九。

  在找不到中医三宝的情况下,中医还有其他很多种退烧方法。

  但是,像苏泰这种情况,这些方法根本不管用。

  “额……”秦九当即噎住。

  “除了这样,还能怎么退烧?”秦六问陈璟。

  陈璟的医术,身为大夫的他们,一眼就能分辨得出来,陈璟很娴熟。秦六希望陈璟能有新奇的方法,故而相问。

  而吴先生和班先生。更加老道,追问陈璟:“什么是紫雪丹,又何为至宝丹?”

  “是解释紫雪丹、至宝丹要紧。还是救苏管事要紧?”陈璟问。

  两位先生有点尴尬。

  “退烧的法子不管用。如今怎么办,陈公子可有良策?”班先生问他。

  陈璟看了眼床上的苏泰。再耽误下去,这人就真的没命。

  毒性细菌痢疾,耽误下去是要出人命的。

  此前最对症的,就是安宫牛黄丸了。

  “有牛黄吗?”陈璟问。

  中药三宝里,安宫牛黄丸最凉,像毒性细菌感染引发的高烧,有非常显著的疗效。陈璟觉得情况紧急,现制安宫牛黄丸来不及。不如先用紫雪丹或者至宝丹代替。

  但是,连现成的紫雪丹和至宝丹都没有。

  那么,上上策就是赶紧把安宫牛黄丸弄出来。

  不能再耽搁。

  “牛黄?”吴先生几乎失态,“那么贵重的药,清江药市都不一定有,现如今去哪里弄?这小地方,连草药都不全,哪会有牛黄?”

  他着急的时候,说话几乎是喊的,好似有点冲。

  其实他没有恶意。

  “去弄!”陈璟道。“耽误不得了,这人的命就靠牛黄。没有牛黄,我也不敢保证他能活下去。他身上。是不是都起了褥疮?”

  吴先生和班先生也噎住。

  情况的确非常危急。

  快马从饶镇出发,可能寻到几个城镇,一天来回也许能找到。

  “快,吩咐人去找。”吴先生对秦六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