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圣记_董南乡【完结】(3)

  路过的人,有人会和他下一盘。

  陈璟提最后一趟水的时候,也会停下来看看。有时候没人,陈璟也陪着杨之舟下棋,杀三盘再回去。

  “……六岁那年就没了父母。我们家人丁不旺。我大哥之下,有五个孩子都夭折了,我是第七个,好不容易养活的。我大哥比我大十二岁,像父亲一般教导养育我。

  他早年中了举。两年前进京参加春闱,落第了,就没有回来,不知去向。这两年,音讯全无。”下棋的时候,杨之舟问起陈璟是谁家的,家里有些什么人之类的,就是普通寒暄。

  陈璟就照实说了。

  相处了一个多月,杨之舟觉得陈璟是个很实在的孩子,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花哨。

  “家里有嫂子,一个八岁的侄儿,一个六岁的侄女,还有个丫鬟。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粗活自然我做。”杨之舟又问陈璟为什么提水,陈璟如实说。

  杨之舟又笑笑。

  粗活自然是我做……

  陈璟说得很理所当然。

  虽然陈璟的行为,不像个读书人,没有读书人的高雅。但是陈璟的态度,让杨之舟很喜欢。陈璟的言辞里,没有半分怨怼。年纪轻轻这般磨难,心高气傲的年纪能心平气和,实属难得。

  这比什么读书人的姿态更难得。

  “你兄长,总会回来。”杨之舟安慰陈璟。

  “是啊,我也是这样对我嫂子说。”陈璟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杨之舟又是一笑。

  “这话虽粗俗,却不无道理。”杨之舟赞道。

  陈璟笑笑。

  下完一盘,赢了杨之舟五目,陈璟拎了水桶回家。一个早晨,就这样过去了。

  等陈璟走了,杨之舟看着棋枰,倏然怔了下。

  不对啊。

  陈璟下棋,每天都只下三盘。头两盘,他都是输,但是输得不多。到了第三盘,他必然会把前两盘输的目数赢回来。

  次次如此!

  已经好几天了,不可能都是巧合的。

  杨之舟望着棋枰,蹙眉良久。

  杨之舟不算是围棋高手。他年轻的时候追求功名,苦读经书,二十岁那年中举,而后的春闱,落榜三次,直到三十二岁才中了进士。

  前半生,老天爷都在折磨他,让他历经各种磨难。好在并未辜负他。他中了进士,以后的仕途,简直顺利平坦。好几次朝中风云诡谲,他都选择对了主子,这是他的运气。

  所以说,他的一生,都在读书、做官、做高官,有目标有追求。

  围棋,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士大夫自然都会。但这种风雅消遣的东西,杨之舟没时间深究,也不太喜欢。

  现在告老还乡,杨之舟下棋也是打发日子。每次下棋,与其说在下棋,不如说他在观察下棋的人。哪怕是贩夫走卒对弈,杨之舟也喜欢揣摩对方的心思。

  对人,杨之舟更有兴趣。

  就是这样,他一直在忽略正真的棋盘,仗着自己心思缜密、心算卓越,一心二用也能应付普通人,直到了今天才感觉陈璟的棋艺不对劲。

  陈璟的棋风稳健,攻势不凶猛,若细水长流,让人很难特意为他的棋风惊叹,而且他一开始就输,也符合世人对年轻人的理解。

  等对弈的人发现了不对劲时,陈璟已经赢了……

  起了这个疑心,第二天再遇到陈璟的时候,杨之舟特意留意他的布局走位。

  他们下的是敌手棋,杨之舟执白先行,棋局也是世面上最常见的。

  半局下来,杨之舟就发现,整个棋局都在陈璟的掌控之中。

  他打起了精神,全心应对,最后赢了陈璟两目半。等收官的时候,杨之舟又发现,还是不对啊,这并不是他想赢的局面,而是陈璟想让他赢的局面。

  在围棋里,哪怕杨之舟再努力凶悍,到了收官时才发现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全在对方的牵控之下。

  杨之舟收子,笑了笑,道:“不下了。势力悬殊太大,着实无趣。”

  “吹牛啊。”陈璟笑道,“不过赢了我两目半,就说实力悬殊,老爷子耍赖。”

  杨之舟哈哈笑,道:“老朽是说,小友深藏不露,棋艺甚高,老朽甘拜下风啊。”

  陈璟就知道已经被对方看出了端倪。

  他笑笑,也不解释什么。

  他也没打算瞒多久。这位杨老先生有双特别明亮的眼睛,似能把人心看透,被他看出破绽是迟早之事。

  两人从一声“早啊”到现在的下棋,已经一个多月。杨老先生对陈璟的称呼,从最初的“小郎君”,已经上升到了“小友”。

  “小友这棋艺,师从哪位高人?”杨之舟问陈璟。

  陈璟起身,笑道:“家里有棋谱,自己琢磨的。老先生,我要回去了。”顿了顿,陈璟又道,“您称呼我一声小友,我也不该藏掖。我不但研读棋谱,还研读医书。

  您那两臂作痛的毛病,已经有些时日了。从前我不知是否触忌讳,不好冒昧提及。如今再看您的面色,拖下来总是不妥,还是寻个大夫仔细吃几剂药就好。只是小疾,您不必讳疾忌医。”

  说罢,陈璟拎了水桶,脚步如飞回家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