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璟也听说了,啼笑皆非。
他是从惜文哪里听说的。
下了几天的雪,惜文让陈璟陪着她去赏梅,就说及此事,笑称:“原来沈家十三姑娘,是为了你才退亲的。”
“别胡说八道。”陈璟笑起来,“我和她不熟的。”
“你和姑娘家都不熟。”惜文抿唇笑道,“这样最好,只与我相熟。”
陈璟笑起来。
他在那暗香浮动的梅林里,轻轻吻了惜文。残雪还在飘,似漫天的梨花,在他们身后缓缓铺就,展开了一张纯洁的图,浓香四溢,却纯净澄澈。
“央及,下雪天是最好的日子。”回去的时候,惜文依偎在陈璟怀里,低声说了这么句话。
陈璟笑了笑,握住了她的手。
他知道,在惜文心里,能和陈璟相处,都是她最好的日子。
第257章 年礼
邵宁七年,对于陈璟而言是最繁忙的一年,所以,这一年过得特别快。犹记盛夏酷暑烈焰灼烧桐树枝叶,转眼就是寒冬冰霜覆盖虬枝孤木,一切好似转瞬之间。
腊月里,陈璟又开始着手计划制药厂的事。
具体怎么操作,陈璟也要一番深思。他从前没有经商,更没有开办工厂。现在没有成熟的经理人,不能托付给别人,只得自己钻研。
他忙忙碌碌的。
家里人也没有闲着。
先是清筠,这一整年的账,到了年尾需得归总,忙得脚不沾地;刚过腊月二十三,李八郎就借口祭祖,回了姚江县,去和蔡书闲团聚。
陈璟还收到了一封从京里寄过来的书信,竟然是杨之舟写的。
杨之舟已经致仕好几年,如今在京里也是赋闲,并没有官复原职。但是,他在京里的人脉深厚,不亚于在他在宰相之位时。
“老师,杨老的信。”陈璟把信读完,给了王檀瞧。
王檀不准备回望陀山,就在陈家过年。李八郎回了姚江县之后,王檀只剩下教陈文恭功课,比较轻松。
他轻松下来,也会指点陈璟的书法几句,虽然他觉得陈璟的书法已经无可救药,指点也是白费。
他和陈璟的关系,越发亲近起来。陈璟一个人心里没底的时候,也会和王檀说说他生意上的事,让王檀给点建议。
杨之舟的这封信。陈璟有需要王檀帮忙看看。
陈璟把信递给王檀,王檀拿在手里。
首先入目的,自然还是杨之舟那手书法。
“回京之后。他的心情变得急迫。”王檀看完了信,就杨之舟的字,猜测杨之舟的心志,对陈璟道,“他不久之后,就要官复原职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上次他匆匆忙忙的走。京里肯定是发生了大事。”陈璟道,“他还年轻,若是再任原职。也能担任。”
杨之舟不到六十岁。
在这个年代,六十岁已经是古稀之年,但是陈璟在意识里,六十岁正是仕途当年。
王檀却点点头。赞同陈璟的话。觉得杨之舟还年轻。
杨之舟和王檀差不多年纪,王檀大概从来不觉得自己老,所以反推杨之舟。
杨之舟状态的确很好,没有半分老相。他在给陈璟的信里,希望陈璟过完年,可以摘几株玉苑河边新发的柳条,送到京里去给他。
他的信很短,除了问候。就是这么几句话。
新发的柳条,让陈璟千里迢迢送到京里。也枯萎了。
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见见陈璟是真的。
“想让你去京里,只怕是有谁生病了,却不能对人言。”王檀而后又低声对陈璟道,“既然如此忌讳,央及你心里应该清楚。”
对生病如此忌讳的,必然是难言的隐疾,或者皇宫内院的人。
“我明白的。”陈璟颔首,问王檀,“老师,我想去一趟,您意下如何?”
这趟去了,不仅仅是帮杨之舟,也帮陈璟自己。陈璟希望这是个机会,让他可以平步青云,压到宗德堂。
哪怕不能,也可以抢夺了宗德堂的御药供奉。
如若不然,陈璟要做好几年的小生意,才可能勉强和宗德堂一较高下。
他甚至也有了其他心思。
“陈央及,已经不是当初想从医的陈央及了。”陈璟的话,让王檀怔愣了下,而后缓缓笑道。他的语气里,不免有几分失望。
王檀是个看淡风云的人。
陈璟小小年纪,又一身鬼斧神工的医术,能放弃前途,做个药商,王檀还是很佩服他的。如今,他这颗心,似乎不安分了。
他不再是那个看淡一切、唯有医术的陈央及了。
不过,这才像个正常的年轻人。失望之余,王檀也觉得自己苛责了陈璟,心里体谅他,冲他笑了笑。
“老师,我从前是有些稚嫩。”陈璟笑道,没有反驳的王檀,“我以为,人生的很多阶段和经历,可以跳过去,可以从少年直接到老年。
如今想来,到底见识短了些。每个年纪,都应该有它特定的东西,特定的追求。若是硬跳过去,会过得比较艰难,甚是要处处依靠别人。”
王檀微笑。
“没人有资格用少年的资历,去享受老年的清闲。”王檀道,“央及有此顿悟,倒也是好事。打算去京里,就跟你家里人商量商量,早做准备。新发的柳条不用等了,到了京城附近摘几枝给他就是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