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圣记_董南乡【完结】(522)

  二太尉听到这话,火气一个劲往上冲。

  “什么,我冤枉那小子?”二太尉大怒。“你又是个什么东西,敢如此妄断案子?我就要去圣上跟前,参你一本!”

  说罢,他就要走,一点面子也不给齐王。

  前几天,二太尉初到京城,对京里这些王公贵胄,多少怀着几分警惕和敬重。这些日子,他已经把多半人的底摸清楚了。

  比如说这位齐王,他祖父是位亲王,是当年一位不太得宠妃子所出,并不受父亲和太子的喜爱。只因他战功显赫,才勉强封了亲王。

  等到了齐王的父亲,接替他祖父执掌军队,却是虎父犬子,从来没有胜利过。最后受了箭伤,早年病亡,只留下齐王这棵独苗。

  应该说,比齐王府功绩大的王府,多不胜数。

  结果,齐王却机缘巧合,得到了太后的喜欢。当今圣上说不上喜欢齐王,不讨厌罢了。又有太后在跟前帮着说话,齐王才得到了京城府尹。

  知道了这些,二太尉就明白,这位齐王的血脉和他们郑王府相比,差得太远了。

  没必要和齐王客气什么!

  齐王眼瞧着二太尉气哄哄走了,也没有追上去。这位二太尉,才说了几句话就暴怒而走,嚣张至极。

  “让他去参吧。到了圣上面前,还有杨国老呢。”齐王心想。

  反正人是放了,不可能再抓回来的。

  齐王已经相信,二太尉的爱妾,真的是自己病死的,而不是被陈璟诅咒而死。

  二太尉果然气哄哄的,冲到了宫里。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

  皇帝最近招郑王回京,为了弥补他们,自然是对郑王府恩宠有加。

  齐王不过是远房的堂兄弟,比二太尉的亲情远多了,自然要帮二太尉的。

  “到底是谁?”皇帝听二太尉说了半天,才问道,“再去抓回来就是了。”

  二太尉只顾上齐王对他不敬,宫人把牢里的人放了,又在他面前说狠话,还是要验尸等不尊重的话语。

  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到陈璟。

  “那厮叫陈璟,乃是从两浙路上京的大夫。”二太尉道。

  皇帝就顿了下。

  而后,皇帝笑道:“二弟,你也太过于粗莽。那位大夫,不是齐王放走的,而是被杨国老接走的。如今,人已经在宫里了。”

  二太尉整个人就呆了。

  他来告状的人,居然在皇宫里。

  这还怎么告?

  再告下去,难道往皇帝把人给送出来,再关到牢里去?

  二太尉这点轻重还是知晓的。

  “齐王也没什么不对。你说大夫害死了你的爱妾,不请仵作检验,怎么知晓?难不成轻信你一面之词?”皇帝又道。

  皇帝已经改了口风。

  方才还给二太尉做主,现在已经在帮齐王了。

  皇帝说来劲了,又“点拨”了二太尉几句。二太尉是进宫告状的,结果却挨了顿好骂,灰溜溜出宫了。

  齐王并不是真的对二太尉没有防备,也不是真的全部指望杨之舟,他还没有这么天真。事后,他也派人去打听,皇帝对二太尉的告状是什么态度,自己好有个准备。

  然后,他就听到了二太尉挨骂的事。

  齐王哈哈大笑。

  回到王府,仍是觉得开心,笑容满面。

  老王妃和王府自然要问他:“今日这般高兴,是所谓何事?”

  齐王未语。先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一阵子,这才把二太尉告状不成反而挨骂的话,说给了老王妃和王妃听。

  两位女人也忍俊不禁。

  “那位陈大夫,进宫去了?”老王妃突然开口,打断了愉悦的气氛,有点严肃问齐王。

  齐王颔首。

  “吾儿说,那位陈神医盛名外,请他进宫必然是治病。宫里到底是谁生病?”老王妃道。

  二月的时候,京里就听到消息,说皇家突然把郑王召回京城。当时。他们都在揣摩原因。也在猜测真假,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郑王回京。当年郑王失势,落井下石者不乏其数。

  是不是太皇太后不行了,临终留下遗言。求皇帝原谅郑王。把郑王召回来?

  结果。三月三的春宴上,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出席,邀请京城达官贵人的女眷进宫迎春。当天。太皇太后和太后直到宴席结束才离席。

  她们面色很好,看不出半点病态。

  皇后更是红润白皙,很健康。

  谣言不攻自破!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点风声也听不到,大家都在猜测。

  这次请江南的名医进宫,自然也是治病。

  是谁生病?

  之前太医院那么多御医,怎么没一个透露点消息?太医院的口,没那么紧的。内宫很多事,都是太医院的人露出来的。

  “这个,至今也不知道。”齐王蹙眉道。

  宫里有人生病,这是真的。

  从始至终,不乏请御医和名医们进宫去诊断。可是到底是谁,大家讳莫如深。

  “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自然不是了。”老王妃道,“我最近见过太后和太皇太后多次,她们都很健朗,凤体祥和。”

  齐王沉思了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