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尼心中剧震,一阵凌乱。只觉得他的话,句句都是有理,根本无法驳斥。似乎他是传佛道者,而自己只是修道者。她不知道,这位陛下在后世虽然不信佛,但是关于佛的言论却也看过许多,而此时的佛教,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她这位年轻的庵主大人也不过一知半解,如何辩得过这位穿越者。
女尼呆呆的问道:“陛下也修佛?”
刘协正色道:“佛在朕心中,师太觉得朕能不能修佛?”
女尼道:“自然可以,人人都可修佛。”
刘协又道:“既然人人皆可修佛,已婚嫁女子也可修佛。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何必执泥于是否婚嫁,是否出家。故今日朕前来,就是想请小白妹妹还俗,嫁给朕,与朕一起在红尘之**修佛法。”
女尼心神一荡,满脸通红,呆了一下,随即决然道:“不可,我已答应师父,要继承她的衣钵,我不能失信于师父。请陛下不必再多言,速离此地,不要影响贫尼的清修。”
刘协笑道:“尊师叫你继承她的衣钵,那么尊师的衣钵是什么?是她的淄衣和钵,还是她的庵主之位?错,尊师的衣钵是传佛宣道,弘扬佛法。你在华山绝顶,一座孤庵,几个女尼,这佛法能传多远。若能贵为皇妃,朕再下旨替你宣扬佛法,又能传多远?哪一种传佛,才能使你师父的衣钵发扬光大?还请三思之。”
女尼全身一震,双眼迷蒙的望着刘协。
刘协道:“还请庵主在两年之内找到一位继承人,朕将在华山顶上建立几座佛堂和斋舍,以便弘扬佛法。朕希望两年之后,庵主能还俗为小白,朕将迎娶小白妹妹为妃,兑现六年前之约。”
人已远去,女尼仍在痴痴发呆。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平关中
兴凉仓——李儒留下的粮仓。
刘协和诸将士站在粮仓前,被眼前的盛况惊呆了。
粮食,一望无际的粮食,金灿灿的一片,如同金子一般诱人。
在这缺衣少粮的年代,这是一种何等的诱惑,何等的财富。
刘协呆了许久才问道:“这有多少粮?”
庞统喜不自胜的答道:“问过粮官了,共有五百万石。另粮官禀报,在堳坞还有三百万石,徐晃将军已派兵马前往攻打堳坞。如今李儒已死,堳坞应不日可攻克下。如此陛下则得了八百万石粮。可供我等十万大军吃上八年,臣贺喜陛下,能得此粮,何愁天下不定。”
汉代一石等于六十斤,八百万石就等于四亿八千万斤。演义中说堳坞之粮号称可供关中士兵吃二十年是有点夸张,但是李儒手中的粮草的确储备惊人。想当年李儒手中有雄兵二十万,粮食千万石,的确有争霸天下的资本,怪不得他临死之前说自己非战之罪,而是天要亡他。
刘协惊问道:“李儒从何处得来如此多之粮?”
庞统道:“关中历来乃盛产粮之地,八百里秦川沃土,当年秦国便是据此富庶之地得了天下。李儒巧取豪夺,刮地三尺,故搜刮了如此多粮。”
刘协望着眼前的粮食叹道:“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关中数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我等却如此多之存粮。实在对不起关中百姓。且粮食放置时间过长,且会朽坏,不如将粮食分批散给百姓。以示朝廷恩德。”
庞统迟疑道:“此处粮官精通储粮之法,倒不易朽坏。而且陛下要征战天下,不可无粮。不如将此粮一半借与百姓,限期三年之内偿还,再免其三年赋税令其休养生息,可使关中得以安定和恢复。也为陛下日后征战储备粮食。“刘协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庞统的意见。毕竟粮草是战争的重要资源,只能委屈关中百姓了。
刘协突然又想起一事,问道:“龙骨水车、曲辕犁、溷肥之法可有传到关中?”
庞统也如梦初醒一般。笑道:“因此地长期由李儒逆贼占据,故未能传至。关中之地,一亩地能产两石粮,若得陛下之诸般妙法。应可再增产一石粮。如此百姓将不虞无粮。”
刘协心头释然,随即又道:“只可惜关中之地并未全部掌握在朝廷手中,看来西凉那边只能辛苦马腾了,朕须平定关中,确保无背后之忧,才可去征讨韩遂逆贼。”
庞统笑道:“陛下英明。臣还担心陛下报仇心切,急欲征讨韩遂,而不顾吕布和张济叔侄之患。如此则可放心了。”
刘协心情一阵舒畅,笑问道:“西凉之地。朕当何以处之?”
庞统道:“陇西冀县县令苏则和主簿游楚,此两人仅凭数千兵马便阻挡了阎行的数万大军,力保陇西不失,且臣查得此两人政令清明,深得地方百姓拥戴,不如迁苏则为陇西郡太守,游楚为陇西郡长史,如此陇西可定也。汉阳郡有庞德将军在,此人不但武艺高强且深谙兵法,汉阳郡应该无虞。如此加上安定郡的马腾,三郡相连,互为犄角,不必担心韩遂南下侵扰,可保西凉暂时安定。而北地郡之梁兴,原本为碌碌之辈,不必担忧。待得陛下平定关中,再挥师奔往西凉,则西面可定,成为陛下的大后方。”
刘协拍掌道:“好,就依军师之言。”
*************
公元197年末。汉帝平定李儒之乱,并诛杀了李儒,喧嚣一时的凉国终于烟消云散。大汉西部的战争也暂时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告停一段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