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的京师倒也下了鹅毛的大雪,这场雪来得突然,却也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聚宝商行里仍是最热闹的,无论刮风下雨,这里的客商总是往来不断,更有愈来愈多的趋势,这一方面是从商的人越来越多,毕竟现在的商业环境比起从前不知改善了多少倍,从前的商人行商走货都是充满了危险,而现在,自然轻易了许多,商贾的增加,聚宝楼自然是财源广进了。
柳乘风突然在宣府出现,一下子惹得整个聚宝楼议论纷纷起来,都以为廉州侯在家里面壁呢,谁知道却是在宣府现了身,侯爷去宣府做什么自然也是关注的话题,甚至有商贾干脆雇了人去宣府打探消息,用快马来回传报廉州侯的行踪,毕竟廉州侯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起整个京师物价的起伏,若是真能打探出点儿什么,少不得能上大赚一笔。
不过宣府的各种消息很快就传了来,八大姓的抄家,廉州侯督师宣府,巡抚、镇守太监纷纷落马,总兵抄斩,各种稀奇古怪的消息,在商贾们的催化下,居然让整个京师都震动起来。
这事儿已经不再是商人关注,连官员们也不禁吸引了注意,他们现在倒是不在乎什么总兵、巡抚了,毕竟从消息上来看,这些人的证据都已经确凿,既然是铁案,你还想给他们翻案不成?再者说,柳乘风毕竟是奉了密旨去,有临机决断之权,你真要怪,也只能怪授予柳乘风密旨的人,偏偏这个授予柳乘风密旨的人是万万不能责怪的,不然就是大逆不道了。
真正让大家关注的,是柳乘风督师宣府,这可真是破天荒了,一个武官,不过是个千户,虽说挂了个侯爵,却成了宣府至高无上的存在,历来的巡抚、总督,那都是读书人,现在却出了这么档子的事儿。
其实不光是别的官员,就是内阁六部,不高兴的人也是不少,官场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自己制定出来的规矩被人破了,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难道将来朝廷要把这总督、巡抚之职授给那些武夫?
这就是原则上的问题了,各个衙门都在议论,叫骂的还不少,没了规矩,怎么会有方圆?破格二字本就是官场中最避讳的字眼,可是这一次不是破格,而是破了天荒。
☆、第四百零一章:宁王不宁
各种流言蜚语渐渐多了起来,柳乘风的举止本就受人瞩目,而这一次他突然出现在宣府,又节制边镇,针对他的各种流言,自然也就渐多。
当然,流言本没有什么,最令人觉得可怕的却是另一种流言版本在街头巷尾流传。
紧邻着一条河,便是一条小巷,这条河是从宫苑中流出来的,算是紫禁城的护城河,靠着这里,却是一条小巷子,据说因为这儿紫禁城,经常会有太监借机出宫,便是在这里游玩,太监们往往都有银子,而且也有一些会偷偷拿了些东西出来卖,因此,这儿渐渐热闹起来,一条小巷,完全不在当时文皇帝规划燕京城的计划之中,可是偏偏却是拔地而起,成为了京师一景。
往这里向西,就是午门,往东,便是达官贵人的宅子,因此不少官员上朝的时候,都会让轿子往这儿过,算是抄了近道。
巷子的尾处,是一株株杨柳,靠着河堤,河水湍湍流过,又不少妇人便背着竹篓卷起裤脚站在河里浆洗衣衫。如今京师里但凡是有一些气力的妇人大多都去了外城里开设的纺织作坊里做事,毕竟对平头百姓来说,若是一个妇人也能有点儿事做,每个月有个几角银子补贴家业,这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再者说纺织作坊里做事的都是女工,东家就算是男人,也是不许进入作坊的,因为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倒是没有人对这作坊有什么排斥。
从前的时候,站在河里洗衣的妇人什么都有,而如今,只剩下一些老迈的了,而河堤上,则是几个扎这头的孩子拍手围着柳树儿转,一边转一边笑嘻嘻的唱着:“宣府镇,关镇边,柳侯手掌十万兵,宣府莫非是陈桥”
这些孩子们一通大喊,惹来一个上岸的妇人火了姓子,追上去抓住自家的孩子揪住耳朵大骂,孩子们见了,一哄而散。
一时之间,妇人的叫骂声,孩子的哭声响成了一片,此时冬水刚刚融化,站在冰水中浆洗衣衫的妇人们匆匆洗了衣衫,也就提着桶子、竹篓登岸驱着一群屁大的孩子们走了。
靠着这路上,却有一顶青顶小轿子一动不动,两个轿夫笔直的站着,只有那轿子的轿帘子轻轻的掖开一角儿,良久,这轿帘子才轻轻放下。
轿子里的人没有发出任何动静,似乎里头的人睡着了,外头的轿夫却是习以为常,老爷在想事的时候,通常都是如此,因此也没敢吱声,只是一动不动站着。
“走吧,去午门!”轿子里的人终于慢悠悠的说出了一句话。
轿夫立即抬起轿子,健步如飞,飞快穿过这巷子,一路到了午门,午门的侍卫见了这顶轿子,一个个昂首伫立,一个侍卫官小跑过来,到了轿子外头,低声道:“大人今个儿怎么来的这么迟,陛下等急了。”
轿帘子掀开,一个人钻出来,这人只怕朝野上下的人都认识,正是内阁大学士刘健,一年转眼要过去,刘健又显得苍老了几分,却仍是一副老成谋国的样子,他微微一笑,点点头,道:“途中有事耽搁了,陛下在正心殿是吗?”
“方才有个公公来,催问大人来了没有,想必现在还是在正心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